APP下载

男人职业中走出的“女焊神”
——记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孙景南

2020-08-07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工会

工会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车车体铝合金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工会

孙景南,女,48岁,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学历,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电焊工,是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首席技师、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大工匠、南京工匠、高铁工匠、南京市特殊贡献高级技师、“感动南京十大人物” 等荣誉,两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计划,是中国中车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能专家。

孙景南是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掌握铝合金、不锈钢、碳钢车体焊接加工技术的全能型专家,是新时代“高铁工人”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和谐号”系列CRH6A、CRH2G、CRH6F、“复兴号”250公里动车组、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A型、B型、C型地铁等30多个品种车辆研发、制造过程中,她以精益求精的匠心、一流的工匠技术和协作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国产化、谱系化和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与企业一起经历了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艰难历程中,孙景南用技术攻关、绝招绝技、带徒传技和近百项创新发明,丰富了“中国创造”深厚的内涵,赢得了“女焊神”的美誉。经她和她的团队之手焊接出来的城轨车辆遍布“长三角”“珠三角”和皖东、滇南、云贵等城市,走向印度、伊朗、新加坡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专注与坚守,成就平凡岗位的女汉子

当好电焊工,就是我的事业。这是孙景南最朴素的职业理想。

入厂第一天,她不听父母的劝告,闯入焊接这个男人的行业。很多人都认为,搞电焊又苦又累,是个“男人的职业”,她坚持自己的选择:男人能干好的,女人也能干好。

为了学好电焊技术,不仅跟着师傅学,跟同行学,还买回焊接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别人都下班回家了,她一个人留在车间,从平焊到仰焊,一次次反复练习各种焊接技术。入职两年的1991年,孙景南就在公司技能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以后数次在各类焊接技术比赛中摘冠夺魁。她相继掌握了铝合金、不锈钢、碳钢等不同材质的关键焊接技术,掌握了MAG焊、MIG焊、TIG焊等不同焊接方法的关键技术,成为了公司焊接技能专家。

2000年,中车浦镇作为国家城市轨道车辆定点制造企业,城轨车辆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掌握成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孙景南作为技能骨干被首批派到法国阿尔斯通学习车体焊接技术。前进中的每一步都面临技术难题的考验,也感受到了肩膀上的沉重压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勤奋苦练,她完美展现中国制造工匠的能力水平。法方焊工不敢焊的难题,她焊的完美程度让法方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吃惊。从那以后“Madam Sun”成了孙景南在法方员工中的称呼,她也成为法方技术专家指定的首席试制技师,只要是她亲手处理的焊接工序从无返工和质量问题。

“神了,我们的女焊神!”职工们开始亲切的这样尊称她了。她用自己行动诠释了引进不是目标、引领才是追求的卓越工匠精神。

创新与求精,缔造国家名片的“女焊神”

工匠精神绝不是保守、没有创新的代名词,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创造力量。

车体作为轨道车辆的骨架承载结构,其制造质量对运输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掌握车体焊接技术的孙景南,敢于超越、攻坚克难,带领自己的团队专研技术,迅速将国外先进技术全盘掌握,并成功攻克18mm铝合金窄间隙焊接极限难题,独创铝合金槽焊摇摆焊接操作法,解决了槽焊缝根部熔深不达标的技术难题;采用0.8mm直径不锈钢焊丝,提炼不锈钢超薄板MAG焊异型接头先进操作法,成功解决0.8mm不锈钢超薄世界焊接难题,产品合格率达100%,并得到国外焊接技术专家的高度称赞,在国际项目上全面推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她独创了铝合金中空型材焊接修复方法,创造焊接修补技艺传奇,成为焊接缺陷修复“良药秘方”,不靠外部设施,不破坏本体结构,凭借“眼工+手法”,完美实现中空型材内腔焊接缺陷修复,“眼察变化知瑕疵、微创手法巧修缮”,被外籍专家称为“No.1”,员工称她为“女神医”。仅仅是焊接修补技术的广泛应用,每年可以节约成本费用300多万元。

作为技能专家,孙景南始终瞄准创新创造的需求,从细处着手,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创新攻关,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动车组等装备的自主化、谱系化、智能化,提供了技术创新支撑。她引领团队开展专项技术攻关,率先打破碳钢焊接固化模式,创新铝合金MIG焊接手法,实现了无垫板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工艺突破,先后完成《铝合金车体底架大横梁裂纹工艺改进》等技术攻关课题30多项,攻克了单边HV接头单面焊双面成型、环焊、环塞等铝合金焊接领域的技术难题,创新焊接工艺89项;主持编写了《不锈钢车体总成焊后侧墙轮廓合格率提升》的QC成果,发明《焊接试板专用夹具》专利技术,撰写《某铝合金车体底架边梁的修补探讨》《浅析轨道交通行业国际焊工的培养》《斜45°的大直径管CO2气保焊焊接工艺》15篇论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这些成果大大加快了我国轨道交通客运装备国产化进程,促进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水平提升,为产品“一带一路”走出去,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普及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责任与引领,传承匠心成为新使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孙景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了公司生产一线焊接员工技能提升工作大课堂,也是公司焊接技术攻关、重大项目执行的重要基地。她将自己总结编写的《打磨规范》《铝合金焊接手法》《城际动车组焊接培训教材》《城际动车组打磨培训教材》等培训教材进行无私传授,她参与编写的《焊接结构生产》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指定教材。她亲自带徒24人,4人取得高级技师证书,12人取得技师证书,其中2名“中车技能专家”,3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有3人在2014年、2016年“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取得3个单项的第一名。

她作为劳模工匠代表积极开展宣讲活动,用切实经历、鲜活的案例讲述自身成长的过程,先后走进机关、企业、学校,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和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引导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她立足一线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先后完成培训63批次,授课2875课时,2973人次,她已成为中国中车高级讲师,多次在中车大学公开授课,先后完成集团公司级高技能人才培训11次,培训焊接技能人才332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高铁工人”责任和使命。

承担了公司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工艺试验工艺评定工作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主持完成80多项技术攻关项目、参与完成中车级项目4项,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2015年,孙景南被评为“中国南车模范技能人才工作室”,2014年获“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获“南京市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获“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这就是孙景南,一个从事焊接专业30年的女焊工,始终秉承中车人“连接世界,造福人类”的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生动诠释了“高铁工匠”的责任担当。她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装备优先“走出去”贡献力量;她爱岗敬业、追求极致,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擘画蓝图。

猜你喜欢

中车车体铝合金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常州中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铝合金模板在建筑施工中应用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KAMAGWIESEL可交换车体运输车探秘及模型赏析
铝合金板件损伤修复
简析地铁车辆—铝合金车体
铝合金表面氧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