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备考的实践与反思

2020-08-06胡勇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命题课程标准方向

胡勇

在中考备考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忘根基,关注起点”。唯有“不忘根基,关注起点”,备考才会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才会有更高的效率。本文以麒麟区第七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为例,梳理总结中考备考的实践以及实践中的反思,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一、备考的根基

备考的根基究竟在何处?一个关键词“依标据本”。

所谓“依标”,就是依据《课程标准》、《考试标准》、单元目标、课题目标等。《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纲要性的指南,确定了教学的方向、目标及实施建议,其目标的达成是分学段呈螺旋式梯级上升的,教师务必要精读细研,教学中才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考试标准》是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对考试范围的具体界定,对考试方向、命题方式具有一定的引领导向作用。单元目标引领整个单元的目标达成,课题目标引领具体课题内容的目标达成。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务必要注重研读《课程标准》、《考试标准》、单元目标、课题目标等,教育教学才不至于失去目标和方向,备考才会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所谓“据本”,就是不忘回归课本。就初中语文课程而言,课本中的字、词、句、篇、章均要注重回归与落实,在回归与落实中提升素养,应对考试。特别是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61首(篇)必背古诗文更是回归的重点。

许多时候,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忘了《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题目标,甚至会丢开课本。正所谓,我们走得太远,常常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事实上,现在的中考、高考命題方向越来越注重试题的“陌生化”,专家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试题,才能真正检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无论命题方向如何变化,命题依据均是来自《课程标准》,能力培养绝不能抛开《课程标准》、丢下课本。虽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绝不能忽略教材这个“例子”的典型性,这是其他例子难以替代的。

二、备考的起点

众所周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中考备考的起点,自初中入学之日起。备考,绝不仅仅是毕业年级之事,应该是初中三年点滴积累的结晶。教师要牢固树立“每一节课都是备考”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力争每一节课均让学生学有所获,努力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结”“一课一清”,绝对不能“初一松,初二紧,初三才拼命”。真正到了初三才重视备考,一切都会事与愿违。

当然,一切基于学情、终于目标也是备考的起点。

三、备考的策略

从实践看,备考的策略在于落实。具体而言,主要是落实基础、落实训练、落实考风、落实方向、落实教研等,关键是落实。

1. 落实基础

落实基础,就是指力争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力争将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每一个人——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尽管这或许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我们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 落实训练

落实训练,教师首先要注重研究中考试题,不仅要研究本省、市的中考题,还要注重研究外省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中考题。中考命题多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本省、市中考题在于引领当下命题“稳”的原则和方向,而发达地区的中考命题则在于引领“变”的原则和方向。其次,教师要注重精选练习题,在大量既有中考题的基础上进行自选自编。因为中考命题是一个命题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且极少错误和重复。通过“精练”有代表性的题型,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答题框架或模式,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当然,“减负”并非“无负”,而是要努力做到“适负提质”。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适当的训练就难以从容应考。我们主张备考模拟考试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注重审题,不能忽略集体智慧,而且主命题教师最好是本年级的科任教师。因为一切教学或训练的起点均要贴近学情,唯有本年级科任教师命题才会更加注重备考训练的延续性、系统性,能够更加关注到既有训练中易错点的再次融入。

3. 落实考风

教师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理念。在中考备考中尤其不能忽略“考风促育人,考风促进步,考风促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试想,如果能够不劳而获,谁愿意去奋斗、去拼搏?如果教师忽略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因此,教育管理者应时刻牢记:抓德育就是抓管理,抓德育就是抓师生成长,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

4. 落实方向

在中考备考中,教师应不忘关注《课程标准》的方向、时代的方向、合作的方向,并适时分析调整策略和方向。《课程标准》的方向是备考的指南,时代的方向是备考的关键要素,合作的方向是备考的集体智慧。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一群人才可能走得更远。因此,教师在备考中一定不能忽略合作与集体智慧,要基于学情,适时调整策略和方向。

5. 落实教研

落实教研,重在管理和引领,切实做到让教研落地,让教研促教学。一是加强教研组考核与管理,考核重集体、轻个人,考核管理有专人;二是聚焦课堂,以“课堂观察”为主要手段,研讨有方向、有引领、有任务;三是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针对不同层次教师有汇报课、研究课、展示课、推广课等,针对问题凸显的课堂有推门课、准备课等课堂诊断课;四是任务驱动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四、努力的方向

任何教育方法和理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可包打天下。我们深知,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努力的方向尚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效率

通过复习研究课我们发现,在复习中提高效率有以下可供借鉴的方法:知识问题化——激发学生思维,自主解决;问题情境化——尽可能设置情境;习得生成化——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思维深度化——教师备课的思维深度化,才能使知识系统化,有效构建方法化的体系。精练精讲——练不在多而在精,重要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课内完成。

教师应该始终牢记这样的理念:唯有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多思考多研究,真正做到“精练精讲”,学生才能“减负”。换句话说,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减负”,教师自己就要“增负”。教师唯有将研究当作事业,才能找到乐趣,才不会觉得教学研究是给自己“增负”。

2. 效率来源

备考效率源自何处?源自持续不断的钻研、学习。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教师成长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唯有学习,才会有新理念、新方法,才有可能提高效率,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3. 学些什么

教师要适当阅读教育理论著作(包括优秀的教学设计),适当关注教育前沿理念,注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广泛阅览报纸杂志。不读书,不学习,免不了故步自封,很难有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有专家将教师的阅读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核心层面——教育理论相关著作;二是中间层面——与教育相关的著作;三是外围层面——广泛阅读浏览。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才会构成完整的知识链条,才可能使我们底蕴丰厚。

适当放下手机,阅读纸质的书,才是我们教师应当给学生、给我们的孩子树立榜样而最应该做的。每天坚持阅读几十页纸质的书,假以时日,你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你。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第六条(最后一条)规定:“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学习已经上升到师德的高度。换言之,不学习的教师,就是师德有问题。教师唯有在不断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上课,“上好課就是最好的师德”。

4. 学而后思

教师要思考教育:教书育人,是否育人为先?教师要思考教学:是否将每一节课努力做到最好?教师要思考自身:是否努力成为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心目中的好老师?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学,学然后促成长。

5. 思而后写

教师要写教育教学反思,写教育叙事,写教育教学案例,写教育教学论文,适当做些小课题研究(微研究)……唯有读,才可能促使思;唯有思,才可能促使写;唯有写,你才可能会写。

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其专著《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为了激发,为了引导,需要教师做一些改变——教学生知识绝不是往箱子里边装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找到“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之路”更加有效的方式,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命题课程标准方向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改变颜色和方向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位置与方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