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满足视域下女大学生经期保健微电影创作探析

2020-08-06陈玲赵晓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0期
关键词:微电影女大学生使用

陈玲 赵晓燕

摘  要 月经是每个正常女性都应该经历的过程,很多研究表明,高校中女大学生月经情况不容乐观,这与女大学生的经期保健意识和日常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有关,通过微视频创作传播进行医学科普是有效可行的途径。基于“使用—满足”视角,探讨女大学生经期保健微电影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和宣传等创作过程,并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与展望。通过本次科普微视频的创作研究,希望能为女大学生群体的科普微视频创作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使用—满足;女大学生;月经;经期保健;微电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0-0050-04

Abstract Menstruation is a process that every normal women should go through,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 men-strual menstrual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which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nstrual health awareness and daily bad habits of behavior, through micro-video cre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is a effective and viable wa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se-satisfaction”,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reation process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n-strual health micro film, such as early planning, mid-term shooting, late editing and publicity, and reflects on and prospects for the lack of research.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this popular micro video, this study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popular micro video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use-satisfac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nstruation; menstrual health; micro film

1 創作背景

月经、原发性痛经与影响因素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1]。月经正常与否关系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我国高校的女大学生绝大多数为青年未婚女性,她们的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即为非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多在初潮后一两年内发病,好发于15~25岁[2],女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环境、营养、自我保健行为、精神情志等因素与女大学生月经正常与否有密切的关系[3-5]。孟巧绒等[6]、李芳等[7]、魏碧蓉等[8]多项研究显示,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的变化可增加女大学生痛经的患病率或使症状加重,不同地区高校的经期健康教育应结合本校、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

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来源、经期保健意识与行为现状  我国女大学生的月经知识主要来源于朋友和同伴,其次是家人、网络和书籍,学校教育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即使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也不例外。比如北京某高校397名女大学生月经及相关知识源于学校的比例仅占24.18%[9],而在广州12所高校女生中仅占17.7%[5]。学校健康教育的缺乏,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女大学生对月经的态度和行为。在曾琳娜[10]调查的广州658名女大学生中,有79.64%的女生认为月经给人带来不便、使人厌烦,34.04%的女生因此有“月经不来更好”的认识。在我国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经期吃冷饮冷食、盲目减肥、经常熬夜、缺乏运动、忽视保暖、爱生气等容易造成月经不调甚至痛经的不良健康行为[3-5],个中缘由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外,也有可能是由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如气候环境因素。李芳等[7]的调查显示,在地处亚热带的粤西地区,常年气温较高,女生在经期及其前后凉水浴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痛经的发病率。

95后女大学生经期保健教育的需求与现状  痛经虽然不是严重疾患,却会严重干扰女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痛经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经行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疼痛,或连及腰痛、有坠胀感,有时伴有头晕或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剧痛晕厥[3-5]。牟晓玲等[11]的研究显示,女大学生对于经期健康教育的需求强烈,她们渴望学习痛经预防、合理饮食与注意事项以及发病原因等方面的知识。

近年来,医院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形式传播医院信息和进行医学科普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给科普人员带来更多发挥空间,文章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甚至插入微视频等形式,帮助读者理解掌握。但是由于科普人员的观念、技术水平、编导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局限性依然存在,比如老百姓关注什么,媒体应该传播什么,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相互契合。尤其是一些医学科普影视节目的内容,大多以权威医学专业人员讲解医学知识的形式向大众传授健康信息,缺乏多样性与创造性,而且不同科普主体内容重复雷同,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13]。

我国教育一贯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女大学生经期保健教育缺乏系统性,重视度不够。目前,95后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于微博、微信、微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虽然网络上关于经期保健的资料有很多,但是没有特别针对女大学生群体的,并且多数内容比较说教,吸引不了95后的眼球。此外,由于网络众说纷纭,如月经期间能否洗头、洗澡等问题,女大学生对很多保健内容存在疑问。

2 创作设计

受众对微电影的“使用—满足”  1974年,卡兹在论文《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因果连锁过程(图1),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它的核心假设是受众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选择媒介以满足个人需求。它认为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从中得到满足。它强调受众的作用,不是研究“传媒对人们做了什么”,而是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些什么”。

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受众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对于媒介的接触更加频繁,对于内容的选择更加挑剔,但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依然适用。

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至今为止,学界并没给微电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电影短片似乎都被归于微电影。调查显示,微电影的受众主要是大中学生和目标广告用户[14]。微电影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故事性、感染性的特点,除具有审美、娱乐的功能外,还蕴藏着巨大的健康教育价值。本研究以“使用—满足”理论为依据,在女大学生经期保健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进行设计。

前期策划

1)受众访谈与资料整理。为了更清楚了解女大学生经期情况以及她们对经期保健的看法,本研究团队成员在广东梅州嘉应学院校园里对36位女生进行访谈(图2),通过录音回放和查看微博上经期话题的讨论热度,整理网络上关于经期方面有争议也困惑女大学生的问题,为微电影的创作积累素材。同时,团队成员通过阅读知网上的医学科普研究,了解医学科普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医学科普作品的要求,从而思考新时期医学科普作品该如何创作,才能保证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为微电影的创作奠定基调。

2)文字稿本设计。科普微视频对作品内容有一定的科学性要求,笔者在创作之前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总结和访谈,了解女大学生的月经情况和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收集她们想要了解的知识,从而明确科普的重点(月经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什么会出现经期问题,怎么有效进行缓解)和目的(受众通过观看能对经期有更多的认识,意识到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对经期造成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经期保健),通过手稿理清创作思路,整理好科普的内容,设定解说词,再补充画面,最终将具体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现,从而完成文字稿本的编写,为整个创作打下基础。部分文字稿本如图3所示。

3)分镜头稿本创作。本次微视频创作包含采访画面,拍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镜头具体时长需要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结合影片需求决定,所以在本次分镜头稿本创作中没有设置具体时间。分镜头稿本部分内容如表1所示。

3 创作过程

中期拍摄  本次科普微视频最开始想法是直接在校园内选定对象,通过长期真实记录,之后通过剪辑呈现女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其月经状况,揭示女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对月经造成的影响,再结合月经的相关知识进行经期方面的医学科普,以期引起女大学生的共鸣,进而让她们明白经期科普的重要性,重视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克制。后来通过交流和尝试,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话题而不太愿意出镜,加上时间限制,笔者将原来的想法进行了调整,将真实发生的事情进行画面重现,通过演员表现将其展示在观众眼前。笔者希望本次微视频创作可以引起受众共鸣,所以在拍摄过程中也有加入女大学生的采访,希望这个过程可以引起女大学生的共同感受,用平等的视角引起她们的思考。

另外,为了保证科普微视频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笔者联系到梅州田家炳医院妇产科陈主任,她作为被采访者解答困惑有一定的权威性,帮助笔者和受众解答网络上的不确定性问题,也更能保证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

经过综合考虑,本次拍摄需要演员和被采访者(女大学生和医生),好的演员可以让影片加分。本次拍摄演员主要是还原生活中部分女大学生真实存在的情况(如月经期间痛经画面等),由于选题的特殊性,拍摄过程中主要以背影和侧面进行拍摄,拍摄前需要和演员就拍摄画面进行討论,向演员解释说明想要的拍摄效果,同时听取演员的建议进行合理改动。为了保证采访的真实性,拍摄到采访者的真实反应,笔者在拍摄过程中随机在校园内对女大学生进行采访,拍摄前她们并不知道具体的问题,拍摄画面都是她们的真实感受。医生的采访主要是咨询之前音频访谈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后期剪辑  制作过程需要图片或动画则先下载采集好,动画需要自己制作也先准备好,采集拍摄好的素材,对所有素材进行管理和备份;所有素材准备好之后开始进行剪辑,粗剪时要反复观看素材,根据分镜头稿本,选择最好的镜头画面,将动画和图片也按照镜头号进行插入,初步完成作品;精剪时进行再次创作,合理调整视频结构,充分考虑字幕和后期配音等问题,确定视频流程,精剪成片;字幕和后期配音合理运用可以增加影片的观赏度,增加趣味性,可以选用多种效果对比后选择最佳方案。

4 创作总结

作品推广  根据“受众存在的特定社会心理需求”“受众基于以往媒介使用情况,对于这些媒介能否满足自身社会需求形成认知评判”这些“使用—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笔者在完成剪辑、配音、字幕设计等后期工作后,渲染输出成片。笔者在格式上选择H.246编码,即MP4格式,具有压缩质量高、压缩比大、文件占用空间小的优势,而且特别适用于网络上发布。在发布时考虑大学生群体受众的喜好程度,积极运用这一群体喜好的各种平台,如优酷、爱奇艺、微博、微信、B站等,进行投放宣传,以期达到很好的科普效果。

研究展望  本研究以“使用—满足”理论为指导,借鉴网络上点击率较高的科普微视频,结合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女大学生经期保健微电影的设计和制作。虽然作品顺利完成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

针对本研究,希望在之后有时间可以记录更多真实画面,更真实展示校园中女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在动画制作上进行加强,同时增强故事性,创作更完善的作品科普经期知识;希望校园题材能更多关注知识科普这方面,特别是医学保健,创作更多的科普微视频。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扩大研究,创建一个针对女大学生保健的公众号,推送包括经期保健、健康减肥等关乎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保健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除了视频,还可以是文字、图片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

[2]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0.

[3]孙艳明,王玲,李戈.1800名女大学生痛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天津中医药,2009(5):367-369.

[4]杨媚,王红静,胡丽娟,等.成都市1205名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19):3642-3644.

[5]汪保国,陈思东,周卫平.等.广州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的现况研究[J].中国校医,2008(2):162-163.

[6]孟巧绒,冶省娟,党红梅.等.内地藏族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4(7):1086-1088.

[7]李芳,汪坤秀,陈光英.粤西某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与防治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9(3):276.

[8]魏碧蓉,林朝芹,薛海燕.女大学生月经情况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1):1417-1419.

[9]张燕翔,王雪秋.397名女大学生的月经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7):3876-3878.

[10]曾琳娜.廣州市658名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8):720-721.

[11]牟晓玲,陈丽娟,郑艳萍.女大学生痛经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3(19):1803-1804.

[12]郑颖璠.国内医院用微信公众号做科普的现状及成因[J].新媒体研究,2016(12):64-65,87.

[13]赵军,王丽.关于微时代科普模式创新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5(4):91-96.

[14]石美霞,李亚琴,孙玉梅.微电影健康教育价值探析[J].护理研究,2015(34):4232-4234.

猜你喜欢

微电影女大学生使用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