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对于情绪化初中学生管理方法的实践研究

2020-08-06方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8期
关键词:情绪化实践研究班主任

方红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少年成长时期,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的第一线,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情绪起伏过于激动或者低沉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科学、合理的情绪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主任;情绪化;实践研究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中,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相对满足。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情感的需求,不少中学生难以真正地融入和感受集群生活。上中学后,学习难度明显加大,父母不再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甚至,由于身心不断走向成熟,中学生开始有意摆脱父母保护的倾向。但当他们尝试独立地面对学生生活等事务时,心智的不成熟往往导致无所适从,有时还会产生挫折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问题。

在内容繁杂的班主任工作中,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地开展情绪管理,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中学生健康自信的人格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结合2例具体实例,探讨在情绪化学生管理方法的实践研究。

案例1:

学生A初中刚入学就出现发火大喊大叫,骂人,掀桌子等情绪失控问题。一开始我的处理方法是与学生严肃说理教育,家长老师学生共同监督。但是,我的教育并未起到作用,学生A依旧经常在班级控制不住情绪,其他学生们很快产生惧怕感。随着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我打听到学生有过和班级学生打赌做好一件事经历,这让我意识到这位学生可能更适合激励教育。于是我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让学生A管理班级绿植文化一角,经常公开表扬他的进步。在经过上述两轮不同方法教育后,我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和眉目。我所做的教育中,至始至终没有放弃过学生,反而在学生众多缺点中努力发现或创造闪光点鼓励学生。学生A长时间的放任自己情绪惯了,难以一时改变,但是他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格外关爱和宽容,渐渐愿意吐露心声,告诉老师他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情绪上,学生A自身的行为会导致家长和朋友对他存在一定偏见长此以往影响他的情绪化严重,我鼓励学生用行动证明自己,情绪放缓,消除同学对他的偏见,争取多结交朋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多表扬,及时肯定正确处事行为,宽容小错误。班级中,不断和学生们讲君子之交,创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等的好处,学生们在这种环境下,也愿意去帮助他改变。经过一年持续的情绪管理,这位学生的情绪已经平缓很多,这是很大的进步。

案例2:

学生B是位玩手机上瘾,学生脾气倔强叛逆易激动,在家中和家长常起尖锐冲突,不听管教,以至于家长担心其危险的学生。分析学生这种情况,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时,需要家校密切沟通联系起来,共同协商,寻求解决的办法。首先与家长沟通,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原则问题不可妥协,要及时制止无节度玩手机,不能溺爱,否则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家长要多建立温和的家长,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经常发脾气,不当孩子面一直玩手机。其次,对于学生,因为家长已经比较溺爱的原因,老师要做到比较严肃,严厉告诉学生不可再放纵自己脾气在家经常起冲突,不要单独把自己关起来让家人担心,手机问题慢慢改正,逐渐减少玩的时间,多注意学生学习,让其产生压力感,有事可做,也让其意识到老师不同于家长,不会任其放任情绪。在一开始纠正时,学生虽然能够听进去道理,但经常因为自控力差,经常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会与家人产生更尖锐的冲突试图让家人妥协。家长在寻求老师的帮助时,老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不断鼓励家长、学生,原则问题不可妥协,小毛病一定可以纠正过来。学生在家感受到父母的改变,老师的关爱与严厉,发现她现在发脾气得不到老师、家长的退让,也逐渐缓和改善了情绪。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结合上述实例和教育经验,本文认为,在面对情绪化学生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1.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以爱感心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包括:班级成员构成,学生学业状况,班级群体发展状况,班级日常行为,学生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个性倾向,学生社会关系如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学生的学习等。只有多方面充分了解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所需所想,才能化解问题对症下药。对于不同问题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教育方法,确保及时有效。要上述两个案例,教师在解決学生问题时都是多方面多角度不断去了解学生,针对性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学生后,对于情绪化学生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关爱学生、以爱感心。让学生明白,老师永远是他们温暖的港湾。而不是把自己封闭或者想象成对立面,学生才能和老师一起去解决问题。

2.班主任要管理好自身的情绪,“教、学、做”统一

面对情绪化学生及其产生的较多问题,班主任切不可产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想法。班主任要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不要对学生的言行动怒,教师以平静温和的心态对待学生,能够间接的影响学生心态和拉近亲近感。教师要做到“教、学、做”统一,以身作则,用自我的言行作为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认为,老师是理智的,是永不言弃的,是可以模仿的,值得信赖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民主

良好的班级气氛会给学生带来健康的情绪和积极学习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见、不短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有助于纾解他们的心境。我所带的班级,情绪化学生不止上述两位学生,但经过合理的情绪管理后,班级气氛明显有所改善,同学们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友爱,整个班集体也呈现健康向上发展的趋势。

看起来,初中生虽身为青少年,却已然长大萌动,不在年幼无知。这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我将作为班主任用心陪伴他们成长,也期待着他们的成人成材。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要做到“以爱感心”“教、学、做统一”“发挥民主”,尝试多种方法,让心灵迷失的孩子不再孤单,让老师提供一处孩子内心温暖的港湾。

参考文献:

[1]李丹.“信息茧房”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方法论创新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情绪化实践研究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如何避免情绪化进食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