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打造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的策略探索
2020-08-06杨金鑫
杨金鑫
摘 要:基于建设有难度、有深度、有挑战度“金课”的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发展目标,结合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际,文章首先从课程地位、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模式、授课情况等分析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的必要性。然后,从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学习目标方面论述如何通过内因驱动奠定学生应用文写作“金课”思想基础;从学校机制建设、资源配置、师资建设方面论述如何营造应用文写作“金课”最佳外部环境;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方面论述如何建构应用文写作“金课”特色教学体系,以期为打造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提供可行性策略参考。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2-006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goal of building "golden course" with difficulty, depth and challeng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creating "golden course" of practical wri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status, students' learning, teaching mode and class size. Secondly,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lay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golden course" for practical writing through internal motiv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 students' needs, stimulat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setting up correct learning goals, and how to create the best external environ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school management mechanism, supporting resources and teachers' ability. 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teaching system featuring "golden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feasible strategy reference for the "golden course"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golden course; strategy
2018年8月教育部發布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金课”这一概念,文件中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从外延式到内涵式发展转折的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如何打造“金课”成为广大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和努力方向。为助力高等职业院校深化综合改革,聚焦“金课”建设,切实提高课程质量,本文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探究打造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的可行策略。
一、为什么要打造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更看重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书写能力。高职院校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学生学习、掌握职业写作知识,培养、掌握职业写作技能的主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特征。作为一门基础技能课程,是连接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纽带,是沟通社会各行各业的桥梁。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人才需求的变化,现行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亟待改进。基于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受重视,定位不明确
各高职院校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中写作课程的延伸,普遍认为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写作能力,不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所以,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也是将其定位为公共基础课,并且有时还会因为客观因素减少课时,或被其他专业课程占用。
(二)学生自身认识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课非常重视,会用大量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而不会花时间学习应用文写作此类的公共基础课。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对未来的工作、生活用处不大,甚至会利用应用文写作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应用文写作课程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需要大量练笔,高职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弱,在知识维度方面基础薄弱;在技能维度方面不能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呈现“不会学习”的状态。
(三)教学模式传统、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多以封闭式课堂讲授为主。常见的教学模式为“理论灌输+写作练习+课堂点评”,此种模式不仅程式化严重,而且禁锢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流于教师疏于教、学生困于学的状态。教师不愿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去思考如何与市场接轨,不能灵活接纳直接经验和弹性教学内容并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致使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固步自封,教学内容陈旧,困囿于既有资源,知识更新频率低,教学技术未能与时俱进。总体上,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仍处于固有模式和封闭的圈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浓重的传统色彩。这样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很难做到生动有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点。
(四)教学班级过大,无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为公共基础课,因覆盖学生人数多、涵盖专业广,通常采取大班授课,师生比严重失调。在大班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沦为口号,小班化教学成为很多教师的奢望,此种情况主要归因于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在现实教学中,有限的课堂教学限制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以致用”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二、打造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的措施和建议
如何理解“金课”?吴岩司长在《建设中国“金课”》中明确指出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那么,结合高职教学实际,如何才能打造出应用文写作“金课”?
(一)内因驱动,排除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的思想障碍
经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心目中的应用文写作“金课”是作业少、考试轻松、容易得高分、课堂轻松活泼,前三项与“金课”要求的高阶性和有挑战度明显相悖,如何转变学生对“金课”的认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变思想认识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主觀能动性,只有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应用文写作“金课”建设找到观念内化的切入点。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有的放矢进行个性化教育。通过谈心、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真实学习需求进行调研,并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获得了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第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厌学情绪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可通过心理学方法分析解决对策,从物质追求、求知进取、社会取向、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和害怕失败[2]等方面总结归纳,为具有相同原因的学生建立学情档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学习动机,使其能主动学习,并乐在其中。同时,教师通过多元的授课形式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最好方式。
第三,启发学生认识课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不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或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没有很大作用。针对此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目标和期望,帮助学生重拾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信心。在日常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校内实训,使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引导促成学生在应用文写作学习中获得成功感[3]。
(二)外部助推,营造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的最佳环境
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模式与规律,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发挥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在学校机制、资源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方面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建设,为打造“金课”助力。
在学校机制建设方面,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金课”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校内成立“金课”建设专项小组,出台相应文件规定,搭建“金课”建设平台,设立等级标准,并聘请专家指导辅助。在全校师生中充分宣传建设“金课”的意义,出台相应奖励政策,对精品“金课”课程和专业建设团队进行奖励,形成全校师生爱“金课”、创“金课”的良好氛围。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地位远不及专业课程,但其因覆盖面广、跨学科融合度高更符合建设“金课”的条件,在现有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应给予应用文写作课程更多信心与支持。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是打造“金课”的重要支持。高职院校更注重技能培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是高职教育一贯秉持的理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信息化建设将此理念变为现实。在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的实践中,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经,数字化平台、多媒体资源建设是纬,经纬结合可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网,既能满足应用文写作慕课、微课、网络开放课程等线上课程的建设,也可实现智慧课堂等线下课程的全覆盖,又有实训、实习提供真实工作环境贯穿教学始终,为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提供资源上的充分保障。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打造“金课”的人才支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重要角色,是将教学要素转化为教学成果的纽带,是打造“金课”的关键因素。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自身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开放、外向、友善、尽责耐心的教师可以使学生下意识地认可课程的教学水平,这是个人魅力的作用,心理学上称为“晕轮效应”[4]。在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表现出富有学识、循循善诱、能更好的为学生解答问题、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则会更多地关注这门课程,并对它产生兴趣,这也是应用文写作成为“金课”的吸引力之一。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长期、系统、全面的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可行方式。结合高职院校特色,应用文写作教师可通过企业实践、科研应用、大赛指导等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外培训、研讨会等提高教学技能,还可借助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来”模式与企业、行业、专业学科带头人、专家等研讨、学习,使自身具备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的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完善教学,构建打造应用文写作“金课”的特色体系
1. 改进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应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应用文写作课程应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寻求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建构信息化智慧教学[5]。“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多家慕课平台上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在选择优秀线上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学重难点部分进行分解,将教学内容切割划分为小的知识点,所有的小知识点都可以让学生在线上学习,教学内容碎片化可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碎片化的生活学习方式,而线下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课程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集中讲授,让学生得到加强巩固。
2. 优化教学内容
现代教学设计理念认为,“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选择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时要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根本原则。高职院校学生更偏爱实践性课程,普遍对理论性课程学习兴致不高。对于理论性强、知识点多且杂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拘囿于教材,照本宣科,应多增加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课外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选择与实际工作场景切合的教学内容,并与校企单位合作,为学生营造真实运用应用文写作的工作氛围。此外,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所选内容的广度、深度及创新性,要符合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原则,又要使学生不失新鲜感。只有教学内容更有“含金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第一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根据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特点,通过丰富的媒体资源、情境设计、产教融合和校企实践,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做到理解知识并能迁移知识,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第二要促进有效交流互动,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不同交互策略,线下交流互动的重点是查缺补漏、重点突破,线上交流要与课堂交流相结合。第三要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教师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学生数据统计信息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通过这些反馈让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
4. 善用教学技术
传统的黑板手书和PPT演讲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使用智能化教学技术是当下教学活动的主流趋势。雨课堂、慕课堂、课堂派、蓝墨云等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满足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不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并能有效地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教师可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PowerPoint、微信相融合,在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课前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慕课视频、课件、习题、项目任务等预习内容;课上师生互动形式更为丰富,抢答、计时答题、随机提问、调查问卷、互动测试、弹幕、成绩实时反馈等手段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后作业提交、数据实时保存等为教学评价提供有力参考。在运用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都可在讨论师生可及时沟通、反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通过智能教学软件可实现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全覆盖,为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
5. 改革教学评价
结合“金课”建设要求,教学评价应以能调动全员更高层次思考为目的,不仅注重投入导向评价——老师教得怎么样,更要重视产出导向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樣。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教学评价应取决于学得怎么样,即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可综合运用布鲁姆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全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形成教师用心教、学生全力学的良性氛围。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运用能力,还要评价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过渡性。在评价方式方面,除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还应加入与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相切和的企业评价、社会评价[6],并可增加“宽严相济、因课制宜”的弹性评价方式。
三、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金课”建设已成为高校广泛关注的课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在建设“金课”过程中,只有在学校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切实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能力,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方面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进行优化、改进,才能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才能真正打造出高职应用文写作“金课”。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李小元,周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2):1-4.
[3]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马浚锋,罗志敏.什么是大学“金课”:学生如是说[J].江苏高教,2019(5):60-66.
[5]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6]张新启.打造高职“金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