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20-08-06荀超琦李映江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

荀超琦 李映江

【摘  要】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如火如荼,社会需要大量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人才,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完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效果,以达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成为了新时代的教育难题。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之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更先进、更符合时代要求,教学效果更加出色,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实施等作出探究。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改革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认知习惯、培养各项素养、掌握学习方式的关键时期,能否在小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成为决定学生以后能否应对各种问题的关键,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也能独立解决问题,成为各项素质均衡、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在社会文化的更新下,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学习者重新构建内部心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不应该是教师给学生灌输信息,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和主导者,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对新接收的信息作出选择、加工和处理,添加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必要性

时代在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日益提高,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人的各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素质应从小开始培养,小学时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人才素质培养环节中的关键。众所周知,小学是一个人形成对社会认知、养成思维方式的关键阶段,如果小学生养成积极、独立的自学习惯,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会受益终生,而行动导向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反映出色,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快速增强,从而为培养小學生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基础,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实际应用

1.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从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注重“学生如何学”,以学为主,以学生为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多选取与实际生活内容贴切的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关联点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选教学内容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使学生能够抓住该类内容的核心;教学内容难度要适中,教学内容过难会出现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情况,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太简单则无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从中多总结学习技巧,使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达到“会学习”的效果,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当前所教授的内容,还掌握了学习的技巧,未来再碰到这一类问题时,也能使用掌握的学习技巧多方向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培养学生硬笔书法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要书写的内容,增强他们练习中的个人体验。在养成写字姿势的时候,与同桌合作,互相监督对方,发现对方练字姿势有错误的时候,及时指出,并让对方进行改正;还可以为他们编一首练字姿势歌,让他们以唱歌的形式牢记练字姿势要领。在具体开始练字的时候,教导他们先从简单的笔画开始,这样他们能较快掌握硬笔书法入门技巧,增强他们对接下来内容的学习信心;掌握基本的笔画技巧,再从结构简单的汉字开始练习,逐步增加练习难度,让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升对练习硬笔书法的兴趣。

2.教学过程的多层次递进。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将实践行动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通过逐步递进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理念。教学时,先制定一个明确的导向,让学生明白当前要进行的教学是为了掌握哪些知识、增强哪些能力,只有目标清晰明确,小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提升上去。围绕导向制订学习计划,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制订好学习计划可以有效避免小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头绪、做无用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节约时间。制订好学习计划后,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学习,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负责答疑解惑,为学生做好后备保障工作。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后,由教师负责检验学习成果,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对于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帮助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学习方式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检查完小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后,师生共同对学习情况进行探讨,总结本次学习的成果进行巩固,反思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

例如:在教授学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时,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他们对简单几何体的认知;师生共同围绕这个目的,制定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他们遇到难点无法继续向下学习时,及时向他们讲解面积、体积的公式,让他们能继续进行学习;最后对他们今天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以此为依据制订下一次的教学计划。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颠覆了传教学模式,以独特的教学理念赢得了众多教师的青睐,扭转了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性差、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人际交流、团队合作能力,使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取得了全面加强,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芳.颜明忠德国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53-56.

[2]苗刚.欧盟学校教师能力结构标准的新进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l):80-83,94.

[3]吴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4]齐宏卓.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50-152.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