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舞蹈《鸡毛信》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思想
2020-08-06冷爽
冷爽
摘要:舞蹈《鸡毛信》不再是单一的描述一件事或一个人而是让舞蹈语汇多元化,如何让一个单一的舞蹈动机不段横向发展,不再固定一个舞蹈的表现方式,让一个舞蹈作品有更多的自由的空间。
关键词:表现形式;审美思想;舞蹈动机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077-01
原创舞蹈《鸡毛信》是近几年出现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性舞蹈作品,但也区别于我们以往印象中的叙事性舞蹈作品,区别在于是以一件道具和一个主题动作,引发的若千个在固定的时空中所出现的无数个可能。不再是单一的讲故事,而是由一种观念引起一些列复合性舞蹈语汇的多元化,让一个作品的叙事方式有了一个相对的自由空间。这就是我看过舞蹈《鸡毛信》之后所感悟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碰撞出了一些个人主观意识下的审美思想。
作品创作的灵感源于同名电影《鸡毛信》,鸡毛信是抗战时期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体。在战争中,有无数情报员用鲜血汇成河流,承载者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流向胜利的彼岸,他们辗转在生命与书信的斗争中,人在情报在,人亡情报转,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暗处涌动着。要说初看舞蹈《鸡毛信》时所带来的震撼多半来自作品的主题以及内容,当我带着震撼多次观看时才细细品味出编导对舞蹈队形的运用更为巧妙,那么“传递”就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所在。
就像大学时代学习编舞技法时学到的舞蹈动机,舞蹈动机是最基础的动作结构单位,是舞蹈形象的基因,是统一舞蹈动作的中坚要素,也是发展舞蹈语言的主导因素。舞蹈动机的发展可以是单一动机向复合动机发展。多次重复、变化重复、调整动机动作顺序、改变完成动机节奏的身体部位、改变动机情态、改变原型动机的时值等。鸡毛信正是巧妙的运用了最基础行的编舞技法来为整个“传递”而服务了。
那么在到处都是敌人的监视下如何传递呢,编导继续在这“抱团”的演员中变化,不变的是缓缓横移的脚步变化的是公转的动作方向。在继续表达艰难的生存下,队形内圈的舞蹈演员做出掩护的舞蹈语汇,从高度上下降跟外圈演员形成鲜明对比,左顾右盼但内心坚定的继续移动着。这时队形散开所有演员背朝观众,唯独一名演员站在队伍最前面,无比坚定地从怀中掏出了一封鸡毛信,这一幕的表达就说明了之前的所有铺垫都是完全成立了。如果说“传递”这个动作而言可以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单一向复合性发展,多次重复以及变化重复的一系列关于“传递”的表达都在慢慢的把舞蹈推向高潮而做准备。
关于舞蹈《鸡毛信》的审美思想,我认为编导和观众都有定程度的感知和设想,编导想要表达或者说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一种审美上的视觉刺激和观众所接收到的作品思想也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审美差异。
这就要提到舞蹈《鸡毛信》当中的双人舞部分的设计。编导运用了一对正值青春年华的恋人来加深这部作品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当队形再次散开时,两个系着红围巾的年轻男女在舞台两侧颤抖着匍匐在地面上艰难的向彼此靠近,历尽了艰难险阻受尽了敌人的折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把鸡毛信继续传递下去。但最巧妙的是在这一段表达上编导运用了倒叙的手法,简单说就是埋下一个伏笔,在这过程中其余的所有舞蹈演员仿佛又变成了他们俩的“道具”,两人的境遇和内心的话语都由这些演员表达,当女孩笑着围上红围巾开始,群舞演员把她高高举起的同时挥舞着离别的手臂仿佛已经预示着结局。与此同时画面中的男孩嘴里含着女孩传递给他的鸡毛信悲伤的目视着前方跪在舞台另一侧,与女孩的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再让观众知道他们是如何在战火中相知相恋的,最后又回到这个队形和画面上,群舞演员再次挥舞着离别的手臂,男孩痛苦挣扎着思念自己的爱人但女孩已经牺牲了,只留下了他俩爱情的信物——红围巾。
最后的最后,整个舞蹈的点睛之笔是在一群舞蹈演员密集的中间一只鲜血淋淋手颤抖着拿着一封鸡毛信,其巧妙之处就是这一幕只有这一只血淋淋手臂却不见这是谁的手,这个简单的画面也在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人的牺牲,这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个小伙子接过这封血淋淋的鸡毛信痛苦过后是革命坚定地信念,要继续不断地不停的把这封象征着胜利和自由的“鸡毛信”传递下去。
舞蹈结束的画面没有静止,我认为这是传递这个单一性动作的延续,小伙子在舞臺一侧拿着血淋淋的承载着牺牲和希望的鸡毛信不停的奔跑,其余的所有舞蹈演员举起“投降”姿势的双手慢慢转身,人群中系着红围巾的男孩,手里拿着恋人留下的信物——那条同自己拥有的一样的红围巾回看观众之后也默默转身继续走着,在人群中渐行渐远。仿佛这一群人又如来时一般走进了观众们的记忆深处。
通过思考舞蹈《鸡毛信》的表现形式又刷新了我对舞蹈审美的深一步理解,舞蹈艺术不断地深入生活,越来越多的舞蹈表现形式告诉我们,有一天舞蹈也会像电视、电影或者一档综艺节目一样让人们引发深思或津津乐道。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现代舞单人舞编舞技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