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住居形态研究
2020-08-06商艳云
商艳云
摘要: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作为土家族传统民居,因其精湛的建筑构造技艺与内部空间营建,以及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充分适应与巧妙利用颇具研究价值。本文以恩施咸丰地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一地区吊脚楼的建筑特色以及住居形态进行研究并根据实地调研总结鄂西吊脚楼的建筑类型,分析其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造型特色及其住居形态表现,并结合鄂西地区的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对其居住文化进行解析,最后探讨鄂西吊脚楼建筑在当代环境的演变中所遭遇的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对该区域居住文化保护、发展、可持续做相应的规划。围绕吊脚楼居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推演适应性的住居营建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特色;住居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042-02
一、引言
“少占地,隔湿瘴,驱虫蛇,蓄猪牛”的鄂西土家吊脚楼建筑以其“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独特风格,鲜明的建筑特色,丰富的人文内涵被誉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无论是建筑的选址、布局、营造,还是建筑的结构与造型、空间分隔、细节装饰等都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神学的居住观和土家人建造智慧。鄂西士家族吊脚楼的形成,满足了当地人居住的物质需要,带有鲜明的本土意识,不仅为土家人的居住环境提供生活保障,建筑的造型结构以及住居形式也映射出当地的生产方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
二、土家吊脚楼居住类型与形制
(一)土家吊脚楼居住类型
土家族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其重要特色就是“坐山”。土家族吊脚楼的形态结构在长期的营造中不仅顺山就势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式样,而又根据家族人口变化及生活需要又具有“生長”性的丰富变化。最基本的是“一字座”,也称为单吊式,在围成井院时成为““正屋”“座子屋”。正屋是相对于厢房而言,原则上不起吊。但也有一字座吊一头的情况,常出现在宣恩南部。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和人口增加,必定要建一正一横,即“钥匙头”形式的吊脚楼,这是土家吊脚楼用的最多的定型。一正就是“一”字型平面的正屋,一横就是正屋的一边厢房的尽端,伸出加1到2间厢房。较为富裕的人家,总是争取做一正两横,或称之为“撮箕口”,“一正两厢”,“三合水”。平面形成凹字形,既有围合又半开敞的形式。吊脚楼的生长性,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撮箕口形式,富裕宽绰,则通常要在撮箕口上加“朝门”,形成“四合水”。“四合水”受汉文化影响其建筑空间布局采用的是中轴线对称式,从四面将庭院围合起来将正屋两侧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其庭院内的建构特色之处在于围合成一片的屋面如同一个漏斗,下雨天雨水自动滑落到院内正中间的石缸里,收集雨水的方式称作四水归堂,有集四方之财的含义,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然而土家人的居住愿景不仅仅在四合水就止步,冲天楼”则是土家人在四合水的基础上,在庭院中起高楼的另一种升级的居住形式。由于财力限制,冲天楼式吊脚楼几乎没有出现在普通民居中。不过也较好的反应了土家人对吊脚楼更美好的居住向往。
(二)土家吊脚楼居住形制
由于地基条件的差异和住家需求不同,土家吊脚楼中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吊脚楼。土家吊脚楼的居住形制根据地形与经济条件差别也较大。土家吊脚楼多为三柱二骑,三柱四骑,三柱六骑,五柱二骑,五柱四骑,五柱六骑,七柱六骑,七柱八骑,其中以三柱四骑,三柱六骑最为常见。一栋四排扇三开间的三柱四骑一字座是吊脚楼最基本的居住形制,其开间按一字形横向陈列,通常有三,五、七间,多为单数开间,外型朴素,简约适用,也会根据柱子的个数称谓,如:三柱四棋三间,咸丰大路霸常见三间一座,正屋两头加披屋,形成明三暗五。五开间的钥匙头与撮箕口居住形制的吊脚楼建筑也较多,如咸丰麻柳溪村王家。七开间的撮箕口居住形制的吊脚楼建筑体量更大,如恩施白果霸赵宅,利川老屋基某宅。九开间则较少见,主家财力需更加雄厚,如咸丰蒋家花园。在这些居住形制中,以五开间以下最为常见。
三、居住空间划分及特征
鄂西土家吊脚楼服务于居住要求,功能明确,同时,每户人家在吊脚楼的各层空间布置又富于变化,没有机械的划分。再者土家吊脚楼的空间设置十分讲究吉利与对神灵的尊敬。
(一)堂屋
堂屋是全宅的中心,具有象征意义,是家庭最神圣的地方。堂屋正中后壁设神龛,逢年过节和重要活动要进行祭祀。土家人对居住空间十分讲究吉利与对神灵的敬畏,堂屋中,神龛壁要比大门高八分以示对祖先与神灵至高无上的敬畏,神壁必须在堂屋的中心线上。堂屋中除了祭祀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接人待客等都在此进行。在土家族,家里老人过世,将其灵柩停放在堂屋中间,亲戚朋友和村民都来参加悼念。堂屋开间大,大门上方可做打门锤,常出现在朝阳、大路霸、唐涯等地区,很多人家堂屋不设大门与打门锤,使堂屋与退堂空间连成一片。堂屋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兼做家务和生产活动的场所。堂屋是住宅的“交通枢纽”,由堂屋可以进入到各个房间,还可利用搬梯至阁楼储物层。
(二)退堂
退堂是由堂屋退进一两步与挑檐形成的一个半户外空间。是从室内到台阶入口的过渡空间。土家吊脚楼利用退堂使室内空间扩大延伸,与室外空间相融合。退堂处于住宅的最佳位置,光线充足,可眺望远方,人们多在此休息与做家务。
(三)火塘
火塘在吊脚楼中占有重要地位,多位于堂屋左侧房间,过去居住的形式中火塘一般二尺见方,在楼面上开洞,深半尺许,周围栏以边石。火塘上方悬挂铁钩,术架,用以熏制腊肉和烘烤物品。火塘上部与屋顶空间相通,烟雾向上排出。以温暖的火塘为中心,四周摆设座凳,全家人围火取暖,宴饮会客,只有较为亲密的客人才能进入火塘一起聊天休闲。现在,挖坑式的火塘逐渐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炉子的桌子,也是生火取暖,相对干净和防火。
(四)厨房
厨房与火塘紧密相连,在过去火塘其实也兼具厨房的功能,在生活中逐渐分离出来,功能也更加细化,因此厨房一般也在火塘附近的空间,往往设置在吊脚楼的转角位置。厨房的空间位置分布除了与火塘彼此紧邻之外,也有分局堂屋左右,形式在后期也比较灵活。
(五)厢房
吊脚楼中较为浪漫的住居空间就是厢房了。独特的结构设计造就了鲜明的特征,正屋一般落地,厢房一般会起吊,通常根据不同地势高差由吊脚支撑楼板、垂柱支撑走栏架空而成。厢房与正屋相连但又独立分开,私密性更强,因而多做儿女卧房。厢房能够通风驱湿、隔离虫害,四周有走廊,走廊视野较好,通风凉快,因此土家儿女也经常在厢房走廊上进行织锦和对歌,
四、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住居建构探讨
吊脚楼是鄂西地区居民主流的住宅形式,但由于当今快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鄂西地区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加之现代建筑方式的冲击,使得民族瑰宝吊脚楼面临严峻挑战,不合理的规划和村寨建设,也改变了村寨的原生态面貌和肌理。如何传承与活化吊脚楼是我们待以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客观的分析鄂西吊脚楼问题,试从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住居建构上进行探讨,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物态保护——建筑维旧,自居型住居优化
鄂西吊脚楼的保护与传承,首先必须得保护,保护吊脚楼原来建筑结构,建筑形态,建筑材料等。在建筑维旧保护的前提下,结合地理环境、现代精神需求、家庭成员人数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创造合理、适用并充满人情味的新的吊脚楼住居空间与场所。首先,适应新时代的住居空间与场所(生活/生产)的功能适应性。家庭人口构成与家庭生产、生活模式以及新时代审美与精神追求是住居设计的重要依据,须依此来确定空间大小和形状;合理组织交通,功能空间分布。厨卫是改善住居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核心场所,也是居住文明时代的体现,应注重细部设计;其次是私密空间。在不改变吊脚楼原有特色结构的基础上,对内部空间的结构构造加以优化,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弥补原有功能上的不足。
(二)业态发展——经营型住居的优化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鄂西吊脚楼村寨产业类型正在从单一化转向复合化发展,但旅游经营模式粗放、落后,功能空间单一。经营性的农家乐,目前普遍在原居住功能性的吊脚楼空间内进行农家乐,导致功能尺度不合理、缺少必要功能用房、缺少配套设施等,急需专业人员参与指导。住居单体在保持原吊脚楼建筑特征基础上以传统平面布局模式为原型做出适应性优化,结合原型提出新型住居平面布局适应当代生产、生活,而非直接移植城市化住居模式。半经营型住居营建应根据经营规模,有效利用住居輔助空间,用来经营特色家庭旅馆、手工作坊、咖啡厅、小酒吧、小商店等,在保证功能齐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空间组合的灵活可变性与多元复合性。
五、结语
建筑源于生活,也来自于生活,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形成,满足了当地人居住的物质需要,带有鲜明的本土意识,不仅为土家人的居住环境提供生活保障,建筑的造型结构以及住居形式也映射出当地的生产方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本调研研究在对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其住居形态,弥补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空缺并围绕吊脚楼居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推演适应性的住居营建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M0]上海:三联书店,1996.
[2]袁祖社.“现代性社会”价值本体确立与认同的困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姚蜀平.现代化与文化变迁[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5]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