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我们的“树课程”

2020-08-06张丽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校本民族特色

张丽

一、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建设“树课程”

允景洪小学所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聚居着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民族特色鲜明,民族文化深厚。这里拥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氣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

允景洪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占54%,少数民族教职员工占51.22%,是一所现代城市中的民族学校,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基于这样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允景洪小学把学校的校本课程主题命名为“树课程”,这既体现了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及允景洪小学树的文化象征、文化特质,也体现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课程内涵,更体现了允景洪小学从校长到教师到家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文化愿景。这样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就是“树课程”的根,我们吸收、输送、合成国家的和地区的文化,为学生的教育提供养分。

学校教育的全部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教育部指出:要把党的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这也是允景洪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根本目的。

允景洪小学树课程在开发、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五性”为基本原则,即民族性、现代性、校本性、开放性、整合性。

1.民族性。树课程立足、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傣族文化,是善的文化,是包容、开放的文化。允景洪小学一入校门,就是笔直宽阔的阳光大道和道路两旁又高又大的油棕树,这是学校的文化象征。在学校的校标中,有两棵树的形象,象征着树与树互相依存,人与人互相依存,象征着包容与合作。

2.现代性。学校里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每天都沐浴在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学校文化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树课程体系依托于现代文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怀,同时也依托于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自信。

3.校本性。从师生角度讲,学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归纳、提炼,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堂,学生的活动也具有学校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从课程资源角度讲,学校重视本土的文化,有自己的课程资源。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曼听公园、总佛寺、傣族村寨,具有地域特色的澜沧江、茶山、原始森林、博物馆等,这些地区的特色资源,在学校的努力下逐渐转化为学校的课程资源。

4.开放性。在多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校本课程体系。课程资源也是开放的,包括社区资源、自然资源、社会各界资源等。更为可贵的是,学校有一个开放的原则与心态,学校对家长保持开放态度,重视家长、家庭教育资源,积极调动家长参与课程。

5.整合性。在开发和建设树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德智体美劳,把孩子的认知和行为,作为整体进行考虑。把课程看作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经历,既包含学生情感体验,社会经验,还包括人格养成过程,人生的成长过程。既和国家课程整合,又和育人(德育)整合。国家课程做核心,树课程是校本课程。树课程充分体现课程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树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学校教育与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课程。良好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我校的校本课程包括:核心课程、特色课程、社团课程,社团课程也可以看作兴趣课程。

1.课程既代表国家意志,又体现校本特色。鉴于允景洪小学特殊的区位条件,我们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同时,完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树课程。树课程既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区域文化特色,也来自校园文化特色。寓意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努力坚持和实现校本课程系列化建设。如,艺术课程,引入了民族绘画。特别是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红土地文化和民族文化传人,开设了傣陶课程,建设陶艺馆、陶艺陈列室、文化长廊、红土地广场等作为我校校园文化特色。再如,民族体育课程。学校探索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特色运动会,融入民族体育项目,做成课题并大力推广,形成了以弘扬家乡民族体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月。再如,音乐课程,融入傣族歌舞,教学傣族歌曲、舞蹈、乐器,创编和推广民族舞课间操。

3.允景洪小学系列化校本课程的分类和建构。如下表:

允景洪小学将校本课程体系看作是“3+4+N”的课程。其中3是3种核心课程,4是4种特色课程,N是N种可选择的兴趣课程。

社团课程:每个星期五下午,学生参加学校、班级的社团活动课程。有多种课程内容和形式,即“3+4+N”课程体系中的N种课程。

校园文化节日与社会实践课程:学校根据学校情况,围绕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成长纪念日,挖掘社会资源,逐渐形成校园内的系列活动,也是校园课程资源。

4.课程的实施途径和运行机制。

(1)核心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直接与国家课程联系,进入课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课程。例如阳光体育课,利用其中一节体育课开展民族体育课程。

(2)特色课程。时间相对稳定,具有持续性,长期性,进入课表,也列入课程计划。傣陶课,面向四年级学生,每周一次,两节美术课合并为一节上。全体学生利用每天中午课前准备时间,练字十分钟。全体学生,每周一节阅读课。

(3)社团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有校级社团面向部分学生,班级社团面向全体学生。时间固定在每星期五下午,例如足球、篮球、茶艺、章哈、象脚鼓、傣语、手工、棋艺等,两节课时间,有一些课程根据需要课外延伸。

三、树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思考

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提升,现在树课程运行有序,效益日益突显。

1.国家课程与部分校本课程打通连接,各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如生命阅读课程,我校开展每天练字十分钟,与写字课相结合,学生书写更加工整,对书法更感兴趣。每周一节阅读课,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与语文课相呼应,探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阳光体育课程中,渗透民族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传承民族运动,既有趣味性,又使学生得到锻炼。

2.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艺术课程得到开发。树课程开设了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学习民族绘画,学说民族语言,学做傣族陶器,学习民族乐器等艺术课程,民族文化进课堂,让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极大地推进了全州民族艺术课程的发展。尤其是开设的傣陶课程、章哈课程、民族舞课间操等在全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让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树课程的实施,赢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许多有能力、有特长的家长受邀参与课程建设,开设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趣味课程,如武术、户外探险、医疗保健、民族美食、小交通员、亲子阅读等。家长的参与,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学习空间。

近几年,学校在多种活动和比赛中屡获佳绩。如: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古老的生态智慧——傣家菩提树》科技实践活动荣获州级二等奖,《西双版纳州仙草——石斛》科技实践活动荣获州级一等奖,西双版纳州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在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展示活动中,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服饰等项目均荣获一等奖……

4.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全校教师都是树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因此树课程开发与建设,切实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潜力被充分挖掘了出来,因为表现优异,有几位老师还被邀请参与州级课程建设,这既锻炼、提升了他们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极大地提振了全校师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允景洪小学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总结以往的经验,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勾画树课程未来的美好蓝图,允景洪小学的师生一天都没有停歇。把根扎在西双版纳美丽的土地上,把根扎在学校近百年发展的基础上,把根扎在允景洪小学浓郁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怀着一切为了孩子更好发展的初心,允景洪小学的树课程一定会更加完善,更有成效。

猜你喜欢

校本民族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MINORITY REPORT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