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学引练卡”助推学生自主学习
2020-08-06李文伟
李文伟
“教是为了不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箴言。教什么不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做到不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逐步达到自学自探自练自悟而不用教师教的目的。笔者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標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潜心研究教材、资源、学生、教法、学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设计了“引学引练卡”,作为引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循序渐进,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自学重点提示:主要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思维扩张点、考点等。
自学流程提示: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和提出问题的形式设计出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写清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最后两个环节必须包含拓展内容(如语文:阅读。数学:思维。英语:口语。)以及练习矫正,练习矫正通过完成系统中的网络作业来实现。如语文学科自学流程(简化):1.认真阅读“自学内容”这一栏,明确学习任务;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3.思考课后练习题;4.完成语文园地的学习;5.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6.背诵、默写;7.阅读推荐;8.完成第X单元网络作业。目的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不管哪个学科,学生首先是认真读“自学内容”这一栏,明确学习任务,然后再逐步开展自主学习。以上示例是简化步骤,学习流程尽量富有趣味性一些,要写详细、写具体、可操作。)
助学资源内容提示:为学生推荐用于辅助自主学习的资源链接路径,方便学生快速找到所需资源。链接包括教师提供的网络平台里的资源链接路径,也包括配套微视频(微课)的链接路径。教师要提前查找可用资源,推荐链接路径要准确,要推荐给学生实实在在可用的具体的链接内容,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在庞大的网络体系中去找。
要使“引学引练卡”发挥好“引”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先入为主的原则。(1)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教辅,研究学情及学法指导,进而精心设计“引学引练卡”各板块内容。(2)教师要认真研究单元主题,分析研判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考点、能力训练点、思维扩张点、创新思维点,准确把握教材单元训练重点,合理地制作“引学引练卡”。(3)教师要潜心学习、研究、创造“引学引练卡”的学习资源。要学习、研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官方正式媒体平台推荐的课程资源。厘清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助学资源的使用链接路径。如果没有理想的现成资源,教师就要自己制作、创作相关的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4)教师要发挥学科教师群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共同研讨,优势互补,完善“引学引练卡”。
2.坚持及时检测的原则。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检测,要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交流互动平台,以便实现师生、生生适时互动、交流反馈,及时设计并推送检测练习,适时反馈矫正,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3.坚持由引到放的原则。起步时,特别是低年级教师要手把手地教学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和问题的形式设计出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自学流程部分要写清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当学生已经逐步掌握运用“引学引练卡”这一工具学会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新,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要坚持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
4.坚持灵活运用的原则。“引学引练卡”的使用,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内容灵活运用,切忌机械套用。
5.坚持线上线下相互联动的原则。线上学习时间过长势必对学生身心有不良影响,抛开信息技术支持而学习的话可用资源有限,方法单一,效率低下。因此,线上线下学习应当相互联动。教师在线上用“引学引练卡”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引学引练卡”在线下利用教材、工具书进行初步学习,然后再上线利用教师推荐的助学资源深度学习,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这样线上线下相互联动、相互支持、相互转换学习,必然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教是为了不教”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引学引练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