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道桥类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2020-08-06高昕王余鹏李肇锋

对外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高昕 王余鹏 李肇锋

[摘 要]高职院校的理工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可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工程法律法规课程为例,充分挖掘可被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立德樹人理念,探求道桥专业的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协同并行切入点,实现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适时适量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之间进行结合,达到功能互补,协同并行。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元素;课程思政;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7-0125-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Road and Bridg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 Engineer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An Example

Gao Xin      Wang Yupeng    Li Zaofeng

( Fujian Forest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Nanping Fujian 353000)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tains a lot of philosophical beauty of Xi Jinping's new era China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ough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ngineer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course as an example, fully excavating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idea of Lide people, and explores the parallel entry poi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and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road and Bridge specialty, so as to realize the reality of specialized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integrate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timely and appropriate way, so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lossom and bear fruit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El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ofessional Courses

立德树人应作为主线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的教育,高职院校的教育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书育人为导向,把握学生成长动向,充分利用思政工作进行引导,努力实现以“三全”育人为主要思想的工作理念,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推动“课程思政”,同时尽可能地发掘和梳理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教师这个媒介将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授课中将思政内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和吸收。

一、工程法律法规课程简介

工程法律法规是高等职业学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工程法律法规意识,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工程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各阶段有关法律规定,开拓视野,为今后的创业、立业创造更大的空间,使其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本课程是在学习和掌握道路勘测设计、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隧道施工技术等道桥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工程中具有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必须的基本法律知识,主要涉及工程建设各阶段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如许可法规、发包与承包法规、招标投标法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质量管理法规等。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建设活动中所发生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各项能力。

二、工程法律法规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建筑法规体系的构成、建筑法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2.了解建筑工程许可法规。

3.了解国家有关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建设程序、招标与投标、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4.了解应用建筑工程合同和工程索赔法律制度。

(二)方法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将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

2.具备法律意识,同时有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3.了解建设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程建设程序、工程建设招标与投标、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三)社会能力目標

1.具有自我学习、理解与表达能力。

2.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思政目标

1.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课教学内容结合工程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观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

2.能严格遵守日常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3.能树立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三、工程法律法规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向[3],坚持不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价值取向的引领,选用合适的题材与内容,使其能够从理想、信念、价值、信仰、责任等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影响,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融合,达到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明理诚信、辨别是非的能力[4]。高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两者在教学层面上相互支撑,同向而行,形成互帮互助的趋势,帮助思政课程在专业课中发挥作用,同时推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活动中,专业课教师应把课程作为主要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贯彻此教学理念和育人的要求,不在机械化、公式化地仅仅将教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尽可能地发掘隐藏在教授内容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紧密结合,形成有机载体,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将思政元素通过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四、工程法律法规课程对思政教育元素的挖崛

充分贯彻“三全育人”的教学思想,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之间进行结合,达到功能互补,协同并行,运用思政教育其中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方法,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细致化、形象化的有机教学载体,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学到的知识融入,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理想信念[5]。

一方面,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从业人员也要有良好的情操、优秀的品质以及职业道德规范,这和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是一致的。结合思政要求内容,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互联互通,融入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抓住切入点,让思政与才育同时进行,相互促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用之有益,在工程法律法规实践中切实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具体见表1)。

五、工程法律法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一)案例主题: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二)结合任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

(三)案例意义

安全,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事实证明,事故从来不信“漂亮话”。安全发展,要用实践和行动来作答。通过本案例的实施,让学生学会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同时,通过思政内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安全工作的责任心。

(四)案例描述

1.本案例的教学内容设计

工程法律法规课程中以情境、任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为主要知识点: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设工程各参与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主要目标为:了解安全管理法规概述、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掌握建设工程各参与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掌握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撰写分析报告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能力训练项目为:书写调查处理事故报告。

2.本案例的教学内容实施

引例:某建筑工程公司因企业长期亏损造成效益不好,其建筑工程公司领导层做出决定:进行改革,减负增效,将公司的安全部人员全部撤销,安全人员10人中,5人采取下岗方式,5人采取转岗方式,原安全部承担的工作,而由公司工会中的两无关人员负责。由于公司领导层采取撤销安全部门的决定,整个公司的安全工作仅仅由两名负责工会工作的人兼任,导致建筑工程公司全体人员对安全生产的工作完全不放在心上,安全生产管理极其紊乱,经常出现人员伤亡事故。该公司领导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分析:该公司领导的做法不合法,《安全生产法》第19条第1款明确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引例中,某建筑公司领导未按照《安全生产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违法撤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思政内容:近年来,大桥断裂、道路沉陷,隧道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众所周知,安全无小事,事关人民幸福,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大局。近年来,国家、省、市的层面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条例,因此,在整个建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单位等几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进行生产调查处理事故报告的书写,让学生在思想和理论两方面同步提高。

(五)案例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利用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利用思政内容强化主题,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讲。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表现良好,反映出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在讲授的过程中,结合课程思政的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同时可以增加社会责任感。

六、结语和展望

学生通过对建筑法、合同法、工程许可法规、招标投标法、监理规范、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用信息媒介、参观体验、课堂讨论、考核方式等教学方式,从理论学习到自己的实践操作到现场的观摩,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中去学习。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品格[7],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灌输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使学生意识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培养尊重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诚信精神。

道桥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不但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班级辅导员的职责。尤其对道桥专业的学生,思政教育显得极其重要和急迫。为了达成课程思政的预期效果,首要的工作是使专业课授课教师树立课堂上进行思政教育的理念,从专业课的学科设计出发,在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将对毕业生的培养要求落实到培养方案中,并一同落实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进而不断激发课程教师去挖掘教学内容,不断从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中寻找可溶物、易溶物,积累相关的思政素材,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环节中开展多姿多彩、绘声绘色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的理念从提出到实践,在具体的实施中会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也需要做出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也需要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经验,不断修正,不断调整,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建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11):48-52.

[2]高梦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探讨[J].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坛,2018(11):40-45.

[3]杨明.浅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J].科学导刊,2018(11)145.

[4]赵庆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格局[N].文汇报,2017-04-14.

[5]陈洪尧.“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7-09-12.

[6]焦彦昭.政府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7]何祖坤.在学习上下功夫在研究上有作为[J].社会主义论坛,2019(8):12,31.

(责任编辑:张彤彤 梁宏伟)

猜你喜欢

专业课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