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匿名小说家

2020-08-06叶清河

福建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稿子梦境文字

叶清河

1

是该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了。十多天前,我在网上突然看到杜小辉发的帖子,帖子里说张渡抄袭了他的小说。杜小辉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作家,跟我同在一座城市,彼此在某些文学活动上见过几回面,他还尊称我为叶老师的。最近这几年,杜小辉写了几个小说,逐渐冒了出来,正是发劲的时候。张渡则是环联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工作特别严谨认真,眼光也很独到甚至毒辣,经他的手出版的几部小说,后来都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奖,作者成了当下文坛著名的作家,他也成了业界著名的编辑人。刚好,我写作有起色的早年,他就成为我的责编,那时候他也刚到出版社工作不久,相识下来已经有二十年了。可是据我所知,张渡虽然对小说具有敏锐的判断力,他本人却从来不写小说的,杜小辉的帖子里也没点出所抄袭的具体小说。我在网上仔细地搜过了,名字叫“张渡”的人倒也有一些,都是律师张渡、公务员张渡、会计张渡、商贩张渡、塔吊工人张渡,对,还有就是编辑张渡,那是他本人,总之就是没有作家张渡、小说家张渡的,更没有作者署名是张渡的小说。我就联系了杜小辉,杜小辉接了电话,刚听我提到张渡的名字,他就骂了起来,说张渡是骗子,是伪君子,过去他还把他看作是有良心有责任的编辑,简直是狗屁!我让他好好说话,他好歹说了事情的经过。大约是半年前,杜小辉向张渡投稿了一个长篇小说,张渡看后觉得还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准,给他退稿了,退稿信里张渡还附了修改建议,足有一万五千多字,原稿上也都作了一些修改批注,个别地方还举例地进行了重写,字里行间都是对一个新作者的拳拳之心。杜小辉说,当初接到这个退稿信,他还给张渡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可是没想到,一个多月前,他在某个并不算出名的文学网站却发现了一篇小说,他仔细地看过了,跟他投给张渡又被退稿的那篇小说高度相仿,有些段落还几乎雷同。那个小说作者署名“水凝然”,杜小辉也注册了那个网站,给“水凝然”发过站内短信,可是几天也不见他回。杜小辉心里认定了,这个“水凝然”就是张渡,当初他可是看过稿子的,除了他很难想象还有另一个作者会写出如此高仿的作品,即使是那些跟初稿不同的地方,很多也就是当时张渡所给的修改建议、批注和重写的部分。他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公然抄袭吗?于是,杜小辉就想直接与张渡对质,可是发他微信不回,打他电话也不接,后来还干脆关了机,他這是敢做不敢认,耍无赖!说到这里,杜小辉把气也撒到我的头上,冲我又骂了一阵。我觉得这事情还不好判断,转而尝试联系张渡,果然是关机。我直接给出版社去了电话,却得到了惊人的消息,一个星期前张渡就离开了出版社,临行前也没有正式请假,只留下一张便条,说他外出走走,没说目的地,没说归期。对方是出版社的副主编,张渡的上司,叹着气又说了一句,他以前可不是这么没交代的。事情到这里就显得蹊跷了,难道张渡真是抄袭了,他这是畏罪潜逃?我心里替张渡可惜,他兢兢业业这么多年,留下那铁打的口碑,却在五十多岁上失节了。我也很替他担心,这些年,我们在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之外,也渐渐成为朋友。张渡为人平和,对待朋友真诚。他会去哪里呢?另外更让我慌张的是,张渡手上还在责编我的一篇小说,已经来回交流修改几个月了,修改意见汇总还在他那里。出版社说他没有对这个事情做过交接,他办公室里没有留下样稿,他用的手提电脑也已全部清空。如果他真的失踪不回了,我们这几个月的修改就耽搁了,稿子也要考虑重新找责任编辑。如此过了几天,突然接到了张渡打来的电话,是从固定电话打来的,我在电话里认出了他,又惊又喜,忍不住也发飙臭骂了他几句。他倒是不恼,告诉我他正在云山市的一个火车站附近,问我是否愿意过去见见面,也把我的那篇小说定稿了。我心里只犹豫一下,就马上答应了他。云山市我曾经去过,跟我们这个城市相距三百多公里,我也查过了,张渡所说的火车站是个过路的小站,只是不知道他怎么到了那里。我请了几天假,当即赶过去见张渡。

到达火车站,已是午后,天气有些灰冷,天空中暗云堆积。那个火车站位于郊区的一个小镇,据说已经使用多年,曾经有过一段繁华,但近年过站的线路已大幅减少,火车站也很少修缮,因此显得有些破败。走出火车站,许多旅客又坐上了公交车赶去云山市内,我在原地左右观望了一会儿,就有几个摩的司机围上来要做生意。我好不容易逃脱了,在街口不远处看见一个闲坐的司机,就上了他的摩的。摩的载着我在街上缓缓穿过,所见的楼房大多老旧,商场里飘出的却又是当下流行的歌曲,沿街也有很多就地摆设的摊档,来往都是些不紧不慢闲逛的行人。过了集市,在某处下了车,就是张渡跟我说的旅店。那是一间民居改建的旅店,中间有天井。在柜台前报了名字,店里的女主人说,张渡出去了,不过他已经帮我订好了房间。女主人把我带上了三楼,进门是一个小厅,张渡的房间与我的房间对门,房门紧闭。我洗过脸,在小厅里喝着茶等。窗外依然暗灰,对门房间里的灯突然亮了起来,门开了,竟是张渡。没等我责问,他就先讨好说,我躲了一个下午,可都是为了专心看你的稿子呢。

于是就聊起了稿子的修改,张渡对那篇小说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有些着急地要告诉我。他如此记挂着我的稿子,我心里很感激,对他也有所放心了。这一回他任性出走,可是他并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个认真负责的编辑,终究还会回去的。聊了个大概,肚子已经饿极,赶紧让店主人上了火锅。炭火在瓦灶里烧得透红,铜盘里的烤鱼吱吱地焖着,伴着的洋葱、木耳、萝卜片、干笋也都融入了汁水里,还有据称是店家自酿的米酒,在这寒冷的冬夜里,在这个遗落于异乡的小镇,倒也有了一番意趣。我们对饮了多杯,蒸气在屋子里缭绕,又有了迷幻之感。

我说,我还是不明白,你怎么会来到了这里?张渡说,我原本也没有想到的,只是经过这里的时候,突然有了想法,也就临时下了车。下来之后,却发现倒是下来得对了,感觉这个地方也是我想要来的。我说,你这一趟出来,是为了躲杜小辉吗?张渡看着我,你这话从何而来?我也盯着他,你真的在写小说吗?他依然是有些无辜的表情,你想说什么呢?我认真地说,杜小辉说你抄袭了他的小说,这是真的吗?张渡脸色骤然冷了,是他跟你说的?我点点头,你是真不知道?杜小辉在网上都发了帖子了,你这一趟出来,不就是为了逃离这件事吗?张渡仰头笑着,我这一趟出来,是因为我想要到这外面来走走。我又盯着他,可是你微信断了,手机关了,也没有正式请假。他自个喝了一杯,眼睛里有了些忧愤,我想要改变一下,尝试用新的方式踏上一趟旅程,包括离开的方式。当然,出版社平时也有一些走访交流的机会,可是行程都是预先安排好的,所见的人、所做的事,也是预先可知的,只需要按照路线按照规程走去就行了。我想要的这一趟旅程是完全没有计划的,甚至我想让自己产生那样一种感觉,就是我跟周围熟识的人们暂时决裂了,我是突然地把他们抛弃在了原地,我可能还犯了点什么罪,我就是要逃离而去的。这样,一路上,见了地里的花草、见了天边的云朵,真的就觉得跟原来所见有所不同了。我又以为有些理解了张渡,因为这样一种想法,在我心里也曾经暗暗涌动过的。张渡叹口气,不过我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出发时还是把你的样稿也带来了,因而到了这里就把你也叫了过来,这是目前我手头上仅存的一个稿子了,把你这个稿子也定稿发回社里去,我这一趟旅程也就真能放下了。

如此说着,就进了房间,对照着笔记,又聊起了稿子。后来,我在翻看样稿时,就发现了桌面上另一份手写的文稿。我拿起文稿,张渡发现了,让我还给他。我问他,这是谁的?他说,是一个作者的来稿,你不认识的。我记了起来,你刚才不是说,你手上只有我的稿子吗?张渡就要来抢,我躲开了。他叹口气,好吧,那稿子其实是我的。我一惊,是小说吗?他摇头,不是小说,是我记录的昨天晚上的一个梦。我说,你有记录梦的习惯?他说,有时候醒来,梦还记得,就记录下来了。我问他,能看吗?他有些无奈,却也点点头,既然你看到了,那就看吧。我展开稿纸,读了下去。

2

稿子所写,是关于一场战争的。我快速读完,从那厮杀的场景压抑的氛围中跳脱出来,重新回望所在的这屋子,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可是,这真是一个梦吗?文稿里,人物有名有姓,故事线索清晰明了,细节刻画也很到位。故事发生的年代没有明确,但战争中出现的是国王、战马和刀剑,还说到了泥版书,说明年代已经久远。整篇稿子行文有些古味,跟这个古老的故事倒也契合。

那的确是一个梦,张渡茫然坐着,似乎他也刚刚重温了一遍稿子,又重历了一遍他的梦境。最近这几天,我都在反复地做着这个相似的梦。我站在了山野之上,从高处俯视着整个战争的场面,双方的队伍对向冲杀直到混在了一起。然后,突然,我又可以出现在战场之中,在战马和人群拥挤奔突的夹缝里到处蹿。我清晰地看见了头盔下士兵闪动着阳光的睫毛,看见了士兵的大腿蹬马时那矫健刚强的力量之美,我还清晰地看见了砍刀劈下时鲜血的飞溅,看见了那些临死前的狰狞和恐惧。不知道怎么的,我似乎还参与了这场战争,一个士兵斜刺着向我的方向冲来,手上的利剑如雪般发着寒光,我举起手来,却发现手上没有一件兵器,只能惊恐而茫然地站在原地。那士兵一下子就冲到了我面前,那利剑的剑尖已指向了我,直剌剌地刺将而来。我惊叫一声,感到利剑刺进我的心窝,如刺进一条冰柱,那么冰冷,然后又是涌流的烫热,把那冰冷给包裹了。我看见了自己的死,从此将被这个世界剔除,心里寂灭如死灰。然而,我看见那个我又复活了,因为战争在我的所见里还是继续进行。也许被刺的是另一个我,甚至那并非就是我,只是因为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我从他人的被刺里强烈地体会到了被刺的痛楚。就像是,我既落在了这场战争之中,又被什么屏障隔离在了战争之外,我可以既在某处,却又可以无处不在,所有的这些景象都逃不出我的目力。甚至,画面之外还同时有旁白,所见的画面已同时转化成文字,就像是有某个声音,有人居于虚空的背后,悲愤地诵读着,我只需要忠实地按照诵读记述下来。

我抬头看着张渡,他脸上闪过一丝震颤,像是梦境所留下却无法抹去的痕迹。这样的梦,也可以归结为噩梦吧,连续几天里受着如此噩梦的侵扰,当然不好受。张渡却摇着头,不是几天,是几十年了。我一诧,几十年了?张渡略皱了下眉眼,这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断过的,所做的梦又大多是这样一些战争的梦,不同的战争,使用着不同的武器。一边冲锋一边举着步枪的,躲在碉堡里机关枪扫射的。坦克也倾巢而出了,密集地排列着隆隆驶过,坚硬的履带压过所遇的一切障碍。一轮轮的士兵冲上来,又一轮轮地倒下。一颗炮弹突然在身边炸响,断臂和残体随着沙尘血水横飞。头上又传来飞机的轰鸣,乌云般遮蔽了大半个天空。有时候还会是惨烈的海战,五六艘战舰把一艘落单的敌舰堵在中间,粗壮的炮口围猎般扫射,鱼雷在海底深处潜行,敌舰船体顷刻瓦解沉没。有时候还是星球间的战争,巨大的飞船如蝗虫般飞旋疾走,电光的切割已代替了枪火炮弹,被照射击中的飞船瞬间燃烧成为灰烬,飞船中临死前惊恐的叫喊也随即吞没。我还看见过人与动物的战争,被人类活动的踪迹驱赶而困守于山林草地狭窄范围的大象、狮子、狼群,动物园里被关押的猴子、羚羊、斑马,以及被驯养的猪、猫、狗,全都团结了起来,汇入了浩荡的战争之中。我甚至还看见过人与神之间的大战,神灵架着腾云,把大地、山体、河流都发动了起来。我看见了大地震裂、洪水滔天,城市的楼房在倾倒,万千的人们在战争中死去。我看到了这一切,惊恐万状,想要制止,却找不到武器。我想要把它们驱赶远去,可是我无法中途叫醒我的梦境,我甚至无法躲藏起来,无法在其中死去,而必须一直睁眼看着。就像是,我已经成为一个战场,战争随时都会在我这个战场里发生。

如此地说了这一段话,张渡已有些疲乏。这些年来,我们只知道他生活安逸,勤恳工作,见面了也总是平和谨慎,从没想到他原来承受着这般深重的折磨,却又把这折磨藏得那么密实。我有些体谅地向他笑笑,他咽了口口水,似乎想努力地压制,却还是烦躁地又说了起来。不只是在夜里,后来甚至连白天都会做梦,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出神,梦境也就发生了。有时候梦里醒来,发现实际的时间才过了几分钟,但在梦里却已经跨越了许多时空。那就是我的“白日梦”,想来像是幻觉一般,无端地发生了,然后又远离了,只把我留在了原地。可是,那又怎么会只是梦幻呢?所看见的一切就在眼前,当时我还能触摸到它们,那种触摸的感觉跟我现在触摸桌子触摸杯子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梦醒后才又变得虚幻。我因此也发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之外原来还有着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看似与我所在的这个世界各居一处,实际却又紧密相连。日常的日子里,那个世界会隐藏起来,某些时候我会暂时遺忘它的存在,因而可以维持平静,正常地投入工作,与身边的人们无虞地交往。然而,我无法免除那个世界的存在,也无法预知它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入侵到日常的这个世界来。战争在这个梦境里结束了,还会在另一个梦境里滋生,心里想要得到的安宁,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也许,我这次出走,也是为了逃离这些战争吧。可是,我也早已经知道,这样的出走不过是徒劳,我是无法逃离的,因为我无法逃离自己,我自己就是那个战场……张渡说着,眼里已溢着泪水,他压抑得太久了,这一释放几乎就要决堤。我心里戚戚然,却也知道再无话可劝,只是静默相对而已。

回到了这边房间,洗澡后,我又上网随处浏览了一阵。说是随处浏览,但还是有明确意图的,我果然又看到了杜小辉新发的帖子,是直接向张渡质问的语气,充斥着各种的讽刺和谩骂,什么“疯狂的抄书郎”“文学的扒手”,甚至是“被阉割的两腿动物”,就是要逼张渡现身。我替张渡不值,也觉得事情要这样发展下去,可能难以收拾,就拨打了杜小辉的电话,对他好言相劝,不要人身攻击。电话里传来了杜小辉的冷笑,你一次次地替他说话,是要来给他当说客吗?我说,我只是希望你能好好说话。杜小辉说,那你给他传个话,别再缩头乌龟藏着,自己做了什么当面给我说清楚。我说,那你也说个清楚,你说人家张老师抄袭了,能不能明确指出来,到底抄袭了哪一篇?哪些地方抄袭了?杜小辉呵呵笑着,我知道你要做什么了,你是想弄清楚了好替他毁灭证据,不过我告诉你,我的确是在收集证据,所有抄袭的页面我都截图存档了,你就是把原帖全文删除了我也不怕。我还告诉你,又有一个作者联系我了,他说也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抄袭他的小说,而当初这个小说稿也是发给过你所谓的张老师的,还是给了修改意见、原文作了批注,还是一样的套路啊。你放心,还会有更多的作者挺身出来维权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自然会把所有的证据都呈现在世人面前。好吧叶老师,你也算是我写作上的一个引路人,你要站在我们这一边,剽窃可耻,我们要抵制剽窃!可是,如果叶老师你还是坚持要和剽窃者在一起,替他说尽好话,我有理由怀疑你们是不是……听到这里,我差点把电话摔了,杜小辉最终没有说出那个词,但也几乎等同于说了出来,那个词就是“同谋”。这都到哪一步了?我也成抄袭者了?如此想着,对张渡还是有些气的,他如果自认为清白,可以公开回应的,如果真有误会的地方,也可以当面说清楚,干吗要这样含糊不清呢?作为多年的朋友,作为名誉加身的编辑,我心里还是愿意相信他的。

早上起来,窗外灰蒙蒙一片,正下着雨。我独个到楼下,吃了萝卜糕,喝了小米粥,无处可去,又回了楼上,张渡的房门还是关着。我看了一会儿书,终还是聊赖,就坐在厅门口,看天井里雨滴在瓦檐上落下来,又砸在水泥地板经年而成的浅坑上。直到中午,张渡的房门才又开了,看见我,急迫着说,战争终于没有再来了。我不明白,他说,昨天晚上,不是那个战争的梦了,而是另外的一个梦,是跟前面的那个梦接续的梦,建造了新的都城,制定了新的法律,有了新的秩序。原来,整个上午张渡躲在房间里是在写新的稿子。

3

雨越下越大,夹杂着凄风。店家推介的是芋合叶焖鸡,煮成后照样地架着炭盆。对于张渡这个新的稿子,我心中依然无法排解,它真的是又一个梦境吗?梦境也会按照先前的情节继续推演吗?我看这个稿子,有些地方修改过,有些地方写得比较潦草,但总体上还算是整洁的。真的像学生在课堂上听写一样,是另外有一个人藏在梦里诵读,张渡只是按照所听记诵下来吗?

张渡说,这可能不只是梦境,也可能是曾经有过的记忆;或者说,那原本就是记忆,是记忆引发的梦。就像是刚刚的这个梦里,战争已经结束了,远离了战争的国王,又重新梦到了战争,国王战争里的梦,也就是他曾经有过的过去。在过去的某个时候,一定也发生过了我梦里的这些经历,如今又重新以梦的形式来显现。多年前,我被这些噩梦纠缠得几乎要崩溃,为了对抗这该死的梦境,我开始艰难地进行自我疗治,尝试着把梦里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不是说恐惧是因为没有看清楚恐惧的对象,看清楚了也就不再恐惧了吗?然而,要记录梦境也并非易事,当醒来之后,记得清晰的可能就是醒来前的那一段,而之前的大部分都已变得模糊。但这是为治愈我自己所作的记录,我必须竭尽全力地去完成,每次醒来后我就马上进行回忆,尽量做到记录详尽。而随着我的努力,对梦境所作的记录确实也越来越完整了。渐渐地,还发生了一些奇异的变化,当我在梦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似乎也是醒着的,是醒着的我走进了自己的梦境,当场看着梦的发生,同时也就在作记录了。那个在梦里诵读着旁白的人,也就是在梦里记录的我,梦境与文字翻译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直至文字与梦境似乎是同时发生的,文字对梦境的翻译在梦境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完成,那些旁白文字也就在为梦醒后再记录到纸上打下了腹稿。因此当醒来的时候,我既是对梦境再记录,也同时是对梦境里的腹稿再进行默写。渐渐地,我觉得还不只是这样,并非是我走进了自己的梦境,而是我本来就在自己的梦境里,梦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我看见过、听闻过甚至亲历过了许多的战争,这些经历一度遗忘了,却又重新被梦境所唤起。甚至,我本来就是一个以记录为业的人,过去我就已经把这些经历记录了下来,只是过去那些记录文字的纸片不知道为何丢失了、风化了、腐烂了,如今的记录也是对曾经有过的记录的重新记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训练了自己记录的能力,对文字有了更深的领悟,这对于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既然说到编辑工作了,我不失时机地又提起了杜小辉,还当场用手机打开了网页,把杜小辉所发的帖子、水凝然在网站的小说都翻了出来。张渡扫了一眼,叹口气,不错,我曾经看过杜小辉的稿子,也给他提了修改意见,还示例地作了部分修改……我打断了他,然后你根据这些修改意见,自己另外写了一篇小说,可是你又不敢在杂志上正式发表出来,就发到了这个冷门的文学网站,“水凝然”就是你的网名,是这样吧?张渡摇头,好吧,我承认我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梦,那个梦要早于杜小辉寄来的稿子,也已经被我记录了下来,可是当收到杜小辉的稿子后,我发现他的小说竟然与我的那个梦有所相似,我当时还无法相信这个巧合,很容易就看出了他稿子里欠缺的部分,因此就按照所记录的梦境给他提了修改意见。甚至,我发现梦境与小说相似这样一件事情,事实上它还是另一个梦境的内容,那另一个梦境里我就依照梦境给某个作者提过修改意见,而后来在现实中,我给杜小辉提修改意见,不过也是重演了这另一个梦境罢了……我赶紧又打断了他,你这么说是在装糊涂了,事情应该是反过来的,你按照梦境给杜小辉提了修改意见,然后你又把提意见这事情当成了梦境,因为你想要掩飾你盗用了修改意见来写成小说这件不光彩的事情。张渡茫然着,你这么说我仿佛又记起来了,如今你这样地批评我,似乎也是在某个梦境里发生过的。我感觉自己也要崩溃了,只喘着粗气,你这样不断地绕下去,是不会穷尽的。作为朋友,我还是希望你能妥善处理这件事情,逃避没有用,如果杜小辉说了谎,你就现身澄清了,不然网络会让这件事情愈演愈烈。张渡略闭了双目,这些年我越来越发现,那个梦境里的世界和所在的这个世界其实是同一个世界,只是处于不同的两面,彼此会向对方投射,并且留下影子。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会在世界的两面不断地反复投射,因而就不断地影子般重演。这样的状态一直折磨着我,每天都过得迷离恍惚,分不清所触碰的是梦幻还是真实。也许,我们是在一个巨大的梦里——包括当下正在发生着的一切——而这个梦不过是我曾经有过的记忆。我终于恼怒起来,我只想再问你一回,你一直在写小说,你所谓的对梦境的记录、对记忆的记录,都不过是你写小说的托词,对吗?张渡呜呜地哭了起来。

好一阵,张渡才停了哭。两个人又对喝了几杯,张渡稍稍平静下来,好吧,我也跟你说了,这些年来我从事编辑工作,我的生活是被电脑、稿纸、稿件、文字、修改符号等所包围的。当不断地收到作者的来稿,我渐渐地发现那些稿子其实也是梦境和记忆的记录,一份稿子也就是一个梦境、一段记忆。就如我对于梦境的记录,那也是作者深藏于他内心里属于秘密的部分,轻易不肯示人的;而他们之所以愿意展示出来,可能又是因为在人的内心里,不但存在着包藏秘密的愿望,同时也存在着倾诉的愿望,这是相互纠结交替的两种愿望。作为编辑,我具有了一种便利,往往是除作者外第一个看到了秘密的人,每当那个时候,我总会诚惶诚恐,像是偷窥了他人的秘密。我又是这个秘密能否放行并向更多人展示的把关人,还具有对这个秘密提出修改的权力,也即具有对于他人的秘密——就是梦境和记忆——进行加工的权力。我是裁判者,而不是被裁判的人。想想吧,我可以干涉他人的梦境和记忆,这是多么疯狂的事情。不能说,这不是我二十多年坚持下来做这份工作的一股动力。当然,这里所谓的加工,还涉及一个中介的问题,那就是文字本身的工具性问题。作者用文字翻译了梦境和记忆,然后传导到作为编辑的我这里,我再通过文字重新建构起梦境和记忆。我很清楚,这个过程一定会存在着信息的失真。也许,作者都想忠实于梦境,忠实于记忆,也就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但记录毕竟不能做到完全的复制,文字也只是对于梦境和记忆的翻译,因而有所歪曲也是在所难免。有时候为了行文的顺畅,或者某种不为人知的私人目的,或者是使用文字者的力有不逮,甚至还须进行一些取舍和文饰,也只能如此。于是这些已经形成作品的文字,当到达我这里,已经不完全是作者原本的那个秘密了,甚至也有可能,已算不上是他个人的秘密,而只是大家都知道的公共的秘密。然而,作为偷窥者,我深谙只有触碰到了内心的秘密,真正地写出属于个人自身独特的梦境和记忆,才会具有偷窥的价值。于是,我想要通过改造作者所提供文本的文字,来帮助他更真实地呈现他身上具有的价值,这也就是我给作者尤其是给刚进入文学这个领域的年轻作者提出修改意见,甚至进行示例修改的原因。对于某些天赋异禀的年轻作者,他们往往能够提供原汁原味的梦境和记忆,却又囿于文字的表达能力而显得粗糙,他们需要的是通达文字的表达意义。但是,如果文字经营过度了,也可能会掩盖作者原本的梦境和记忆,这也是我渐渐深知的,文字具有记录的力量、揭示的力量,同时也具有可恶的遮蔽的力量。就算是我给作者提出意见,也得用到文字,那么我所用的那些文字,又是否完全真实地表达了我的意图呢?是否会给作者以遮蔽的力量呢?是的,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充斥着太多的文字,我们已经被文字所包围,很大的部分已经被文字所遮蔽,我们无法离开文字,无法抹去文字遮蔽的部分,甚至无法逃离遮蔽本身,因为当我们知道了文字的遮蔽后,却还是那样热衷地使用文字。

听了张渡一番话,我倒是有些震惊了,作为一个多年的写作者,我又何尝不是离不开文字又被文字所遮蔽的人?然而,事情到了这一步,我还是无法完全相信张渡的话。我说,今晚我要到你的房间,和你一起睡。张渡抬头,你想做什么?我一笑,你别想多了,我只是想要看着你写稿,那样我就知道你真是在记录梦境。他摆摆手,这可不行,你知道记录文字也是私密的,已经形成的文字还可以示人,记录的过程是断不可示人的。你写作的时候,如果有人在旁,你也能写得出来吗?我想了想,那就这样吧,我们对换房间,你不能带书本,不能带稿子,就带空白的稿纸到我的房间,我不打扰你记录。然后,由不得张渡抗议,我也把自己的房间清理了一番,转到了他的房间。

第二天,张渡还是再次给出了新稿子。

4

雨还在下,只是变成了小雨。我读过稿子,轻轻放下,默默走回房间。在那一刻里,我似乎也因偷窥了稿子里文字的隐秘,而不敢直面于张渡。或许还是,稿子上的文字已生出了藤蔓,丝丝缕缕地向着我缠绕,我只得赶紧逃离了。关在房间里,偏又在桌上看到了我那篇小说的样稿,那是张渡提过修改意见又传回到我这里的。我想着要躲开这些文字,却还是被下了咒语般拿起了自己的小说稿,随手翻开来,快读了几段,心里有隐隐的灼伤,不相信这文字竟是我所写下的。这是我的第八部小说了,从最初写作起,跨度近三十年,合起来从我这手上也落下两百多万字的文字了。刚刚读到的那几个段落,似乎在我以往的某部小说里就有过的,只是又记不清是哪部小说了。也许这只是一个错觉?就比如我也常常有种恍惚,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曾经发生过的。作为一个多年劳动的作者,我自问对于小说还是有追求的,就是想着最终要写出属于我自己的作品,那一定是带着我个人的鲜明特色、独特趣味的,只是多多少少写了那么多年,有个别的重复也是难免的吧?最近这几年,我心里也常常在想,是不是可以不写了?可是,似乎已经由不得我了,“写”已经成为本能一般依附在我的身上,又如虫子般埋在这双手掌里,过一段时间就要作怪发痒。我再看那小说稿件,上面密密麻麻填满了文字,没有丝毫的空隙,我感到满眼里都是文字了。移开目光,墙壁上也都是文字,挨挨挤挤地铺满了。恼恨地躺到床上,床上也都是文字,整个房间里充满的都文字。走到窗前,窗外所下的也不是雨了,而是漫天飘飞的文字。那些商铺、雨棚、货物,都变成文字,街上走过的人们,也是由文字所组成。我跌坐在墙根,闭上双眼,可文字还是游荡在周身,它们包围着我,压制着我。我已无法动弹,文字还钻进了我的身体里,随着血液流向全身……

电话响了起来,是杜小辉。杜小辉这回倒还算客气,上来就跟我叙了师生情谊,还说,我之所以打这个电话,就是看在叶老师你的面子上,想要通过你转告张渡,我已经在着手做准备,要是他还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就要到法院告他了。我赶紧止住了他,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杜小辉冷笑,如今发现他抄袭的作者,已经增加到六七个了,他们也都给张渡投过稿的,你说怎么就那么巧合了?我对杜小辉所说的事难辨真假,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杜小辉说,我再给他三天的期限。我似乎想起了什么,说如今那么多人在写小说,彼此间某个地方有些相似,也是难免的吧?杜小辉的声音就高起来,叶老师你的意思是默许抄袭?我说,如果真是抄袭,我也看不起的。但我还是那句话,总得先确认是否存在你所说的抄袭行为。这样说吧,如今那么多人在写小说,我们除了写,也会阅读别人的小说,有时候相互间难免有所影响……杜小辉喊着,难免难免,又是难免,有了“难免”这个挡箭牌,就可以赦免一切了吗?我有些气短,也劝他先听我说完,如果这样的影响是在阅读之后,跟自身已有的底子发生融合,并非照搬照抄,就属于正常的影响。杜小辉哈哈笑了几声,叶老师一直为抄袭辩护,是不是说,你本人也有过这样的行为?我心里气恼,却又发不出来,只能继续耐着性子,我这话要表明的,只是说我们得承认,我们无处不在他人作品的影响之中。这个“他人”,也包括作者本人之前写下的作品。你又敢肯定,你的作品没有受过他人的影响,而完全属于你个人全新的独创?杜小辉那边沉静了一会儿,才又说,你这是狡辩,是偷换概念;不过,已经无可救药了。作为前辈,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写作这事情,你退让了一步,就会退让两步,你今天口口声声于正常的影响,明天就可以来点不正常的影响,然后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抄袭了。杜小辉哼哼着,反正谁也逃不了,这官司我是打定了!收了电话,我揣摩着杜小辉最后那句话,“谁也逃不了”,他这是要把我也一起告了吗?他还真把我也杠上了?心里愤愤着,忍不住还是上了网,发现的确多了不少新署名的帖子,都是说张渡抄袭的,同样都是原作者投稿后发现被抄。而所揭发的那些小说,发表的文学网站也各不相同,甚至所发小说的作者署名都不一样,又都被原作者指认为是张渡在网站的注册用名。

我本想再忍忍,但还是冲进了张渡的房间,说杜小辉要到法院告你了。张渡还有些无辜的样子,我就把杜小辉的话大致复述了,张渡脸上才有了些慌张。片刻后,他舒了口气,我承认,我是在写小说。他终于主动坦白了,但这样的结果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只不过这回他终于亲口说出而已。我再紧追一句,那么就是说,你承认抄袭了杜小辉他们的小说了?张渡摇着头,不,我不认为这是抄袭。我看着他,摆出愿听其详的姿态。张渡说,听了我接下来的话,你会觉得更加离奇。我越来越发现,梦境里的所见,并不只是记忆;或者更准确地说,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记忆,而是有很多他人的记忆搭载在我的记忆里。甚至,我与这些他人的记忆之间,似乎还隐约有着接续的关系,可以沿着记忆一直往上追溯,直至追溯到远古的某个时代。那是记忆的源头,也仿佛是战争的开端,而我似乎就是远古时代陷入战争中的某个族类的后人。关于梦境中战争后新建的都城中出现的图书馆,也多次在已经有过的许多战争的梦境之后出现,在梦境里,我发现自己就尾随着国王的脚步,徐徐地在图书馆里巡走,当国王停留下来,翻开藏于其间的一本图书,我同时也能清晰地看见上面所记载的内容。那书里所写的又是另外的那些梦境,一本图书也就是记录的一个梦境,或者是某些梦境的系列,也包含了更久远的祖先的梦境。既是梦境,也是记忆,那应该就是我的先祖们曾经有过的历史。是的,这就是我想要说的,所谓梦境,也是历史,我的族类曾经存在过的整个历史,所有关于活着和活过的隐秘,都藏在了图书里。得以窥见这些绵密和巨大的隐秘,我内心感到了惊喜也感到了惶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疯狂地流连于图书馆,疯狂地收集书籍,我希望能够走进历史的长河,重新潜入前人的梦境,重新翻阅他们有过的全部记忆。这些年来,我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买书藏书看书,也搜罗到了很多古书,线装本、竹简、草莎纸、泥版书等。书本之间也是有亲缘关系的,一本书常常会牵连出另一本书,然后再牵连出另外一本,渐渐地就会发现它们连成了一个整体。为了亲眼见到梦境中的泥版书——梦境既然是历史,或者可以说是重见吧——我多次去到埃及、希腊以及古罗马遗址,也一遍遍地走在尼罗河的两岸,在博物馆里重新看到那些风化的泥版图书。我感觉重又潜入了先祖的梦境,又回到了活着的他们当中。或者,他们一直都在那里,所有活过的都会归入梦境,然后永生不灭……听到这里,我总感觉哪里有不妥的,打断了他,你是说你是这些创造了泥版书的族人的后代?张渡说,这是梦境给我的昭示……我再次打断他,不是这样的,并没有这样的梦境,这些所谓的梦境,其实都是你创造的,你以写小说的方法,把它们虚构了出来,是这样吗?张渡躲开了我的目光,不,它们是梦境,我只是记录了下来。我一笑,据我的阅读所知,在古罗马的历史上,有一个叫巴尼拔的国王,他建造了一座泥版图书馆,它在你如今所述的这个梦境中,对,就是你所写的这篇小说中,你不过是把那段历史截取了过来,再嫁接到你的小说罢了。张渡脸上起了浅青色,却轻笑,如果说所记录的梦境,也像一篇小说,倒也无妨。我并不打算就此放过,紧追着说,并非梦境像小说,而是你本来就想写一篇小说,可是你为了免受截取历史的指责,就假托这是梦境。在你所截取的历史片段中,所使用的并非我们这个民族的甲骨文,却舍近求远,用的是古罗马的泥版书,主要也是为了障眼法,不是吗?张渡双手掩面,喊着,你并不理解。我缓了口气,是的,我也许不理解,难道承认写小说就那么可耻吗?你为什么一直掩盖写作这件事情?张渡头靠在墙壁,我知道他难受,拍了下他的肩膀,还是继续说了,这些天我又重读了你正在帮我校对的那篇小说,发现那并没有我当初以为的那么好,甚至可以说有些糟糕,我内心中写作的激情似乎在消退了。当然,包括我这些年所写下的,如今重看也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好,也许我不应该再写了。可是,从刚读过的你这几个稿子来看,我发现你是个写小说的好手,天知道你在背后还写了些什么,也许你才是天生的小说家,只是你却一直不肯露面,我是替你可惜。张渡抬起头,眼睛已经红了,可是你不觉得,這些文字像是抄袭了哪一个人的吗?我又是一惊,你是说,你真的抄袭了?是抄袭了杜小辉吗?张渡摇头,不是,当然不会是杜小辉的,我是说前人的。我似有醒悟,如果这么说,那就有些像了,博尔赫斯的小说里,就多次说到了图书馆。刚读到这个稿子时,我就似乎有这个感觉了,只是又不敢确定。难道,你真的抄袭他了?张渡说,或者,不说是抄袭,就说有模仿的痕迹吧。我说,受到前人作品的影响,那也是无法避免的。张渡说,可是,我觉得难以忍受,前人的作品如影子般跟随着我,我根本就无法摆脱,我想要写出完全属于我的作品。我说,真正地完全属于一个人的作品,这恐怕是很难的,每个人都在传承的链条之中,前人必然是先于我们之前的存在,总不能因为他们写过了,就都不写了吧。张渡叹息一声,可是当我看到,杜小辉他们的稿子里都充斥着这种影响,都是这种对于前人作品模仿的痕迹,有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变相的抄袭,我几乎感到了绝望,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在前人的阴影笼罩之下吗?难道我们就真的无法逃离了吗?听到这里,我对于杜小辉所谓的抄袭事件,大致有点明白了,只是真要完全脱离前人,也许就唯有完全否定,推倒重来。张渡眼里露出了决绝,推倒重来,那又有何不可?我没有搭话,心里却自答,谈何容易呢?

当天晚上,狂风再次大作,雨哗啦啦下个不停。我并没有睡好,半夜里醒了几回。后来,干脆爬起身写稿,可是久坐到天明,电脑屏幕上还是空白,感觉自己真的失去写作的能力了。第二天,张渡还是给了我他新写下的稿子。那已不仅是一个梦境,而同时是一个小说的片段。

5

放下新的稿子,我说,这篇小说中的国王,是现实中作为编辑者的你的镜像吗?张渡看着我,我又说,国王在图书馆里收集图书,接受学者创作的图书,不正像是你接受作者的投稿吗?张渡说,我倒没有想到这些,更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设计。我说,你没有刻意设计,也不能说就不是出自你潜藏心底的想法,只是你没有意识到。你端坐于编辑者的位置,作为作者投稿的把关人,为杂志、图书筛选出过关的作品,保持所呈现作品的水准,一直受着作者的敬仰。可是,渐渐地你的内心里也滋生出了另外一种想法,你把自己当成了这里一方领地的“国王”,你感觉自己手握权柄,杀伐决断。张渡严肃起来,你想说,我以一己的喜好,去决定作品的去留?我笑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好,谁也免不了俗。我是由此担心,会不会就是因为这样,你招致了某个作者的恨。又或者说,只要是像编辑与作者这样的关系,彼此总有潜藏的恨意,所谓相生相杀,大概如是。张渡也笑笑,不要忘记,除了杜小辉,你也是我的作者。这些年你心里是不是也恨我恨得牙痒痒了?其实嘛,你业已成名,在文坛也熬到了一席之地,我就是想杀你,也杀不了的。我摇头,也许正因为略有名声,你顾忌于我的面子,不像当初我作为新作者时那样对我直说了。就比如这几个月里在校对的我那个小说样稿,在里面就有一些我过去作品的重复,难道你会看不出来吗?也许你早看出来了,却一直不肯说透,这就是你的另一种杀意。张渡叹息一声,这些年来,处于编辑这个位置,我一直感到焦虑。投稿过来的作品总是很多,可是最终能用的总是很少,注定要有作者被挡在门外。可是,他们又总是那么热忱,他们用尽了自己的心血,到了我这里却似乎轻易就被否决了,这对于他们会是多么大的打击。在这个位置上处久了,我会感觉自己两手沾满了鲜血,是个刽子手,渐渐地已是难以承受。但是,我又知道自己的这种愧疚很廉价很软弱,写作这件事情,并不是用尽心血就行了,要写出一个好的作品,牵扯到太多的因素,我起码要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守好这扇门。一个作品经过编辑的手,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就会成为既成的事实,无法收回,也不可更改,那也将成为组成你编辑生命的一部分,光是想想这些,我就不由得让自己苛刻起来。因此,我又常常地感觉自己是冷酷的,不管你是心血还是热泪都无法让我动容,我只管看你作品呈现的样子。所以我总是焦躁不安,当看到那么多的稿件,已有了一种趋向于雷同的势头甚至彼此模仿,也看到有些作者那样随意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不要说心血,连汗水都不会轻洒一滴,我就会替他们着急。我一直在等待,等待在我的手上,会出来那样一部作品,是足可以面对这个时代的,先不要贪图超越前人,起码也是足以与前人站在同一个高度的。似乎,也曾经出来过那么三五个作品,一度让我感到了惊喜,可是过不了多久,我就发现那根本还够不上,又只能继续地寄望。甚至,我对于自己的判断力也起了疑虑,是不是曾经有过最好的作品,却因为我的浅陋而在我的手上错过了?继而,我也只能与这个时代妥协,之所以只能呈现如今大家所看到的那些作品,那是因为给我的选择就只有这些,经我之手所呈现的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优了。有时候我也想,是不是我太严苛了?然后,我对于编辑这个工作,似乎也开始感到了厌倦,既厌倦于这项工作的循环往复,也厌倦于只能作为守门员,而不是在前面带球冲锋的那个人。那样的时候,我就恨不得把作者的稿件推倒了重写……张渡停了下来,我接上了,因此,你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开始进行写作,只是我们都没想到,这些年你一直把自己隐藏得那么深。张渡说,其实,我年轻时也是一个写作者,不过最早写的是诗歌。说起来不知道你是否有些印象,我那时候用的笔名是“末了子”。我一惊,那些年写诗盛行,校园里很多学生就在写诗,“末了子”是当时全国都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只是后来却完全销声匿迹了,不想原来他化身成了面前这个认识多年的张渡,他到底还有什么事情是我这个所谓的朋友不知道的?张渡叹息,要说起来,也是个故事吧。

那真是一个狂热的诗歌的年代,校园里到处都是写诗吟诗的人们,诗群和诗群之间彼此往来唱和。到了寒暑假,就相互见面以诗会友,约定或者不约定,坐上同一趟列车,各自带上自己的食品和诗作,就是一趟满怀诗情的浪漫的旅程,去各地参加朗诵会、改稿会。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安怡,她不写诗,但热爱诗人。热闹呀,癫狂呀,潇洒呀。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畏惧,也以为诗歌是世界的唯一。刚毕业那阵,还不忙于找工作,不少人还认“末了子”这个招牌,因而得以继续地以诗歌的名义放浪人生。可是,没过几年,仿佛一夜之间这个世界就全变了,诗歌变成了狗屁,人们蜂拥而去的是要发财要当老板,身边的那些诗友也大多散了,仅剩的几个勉强凑在一起,相对都是惶恐迷离的神色,很快地还是各自奔逃了。我不甘心,回到家里,还坚持着每天写诗,想着就算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还是要把诗写下去。但终究还是坚持不下来,周围认识的人都把我当作怪物看,连父母也渐渐地厌弃。我只能离开了家,去到了很远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在学校时就把学业荒废了,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用不上,我只能到工地打工,后来又进过工厂,当过民办教师。短短的几年里,我换过了十几份工作,长的不过半年,短的也就七八天。那时候,每天都在担惊受怕,總感觉身世飘荡,无所依靠,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里,战争的梦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夜里噩梦频发,渐渐地也影响到了我白天的工作,甚至无法正常地工作了,因此新的工作又更容易丢掉。那时候,安怡跟在我身边,是靠她支撑着我。但是,我没有退路了,看着各种兴起的创业潮,大了胆子,开了作文补习班,专门招收中小学校的学生。接着,看到市场上有些书卖得不错,也跟着做过盗版书。后来又干脆自己写了一阵,哈哈,就是那些两个人小情小调要生要死,或者是作为性教育地下科普之类的,如今再看只能脸红。到了那个时候,再回想写诗的经历,已感觉是上一辈子,在心里也认可了写作也就是一件狗屁的事情。再后来,遇上了一个当年的诗友,他转型后发了点小财,与人合伙开了个印刷公司,当起了老板,就让我去他的公司。我心里其实挺落寞的,当年他还算是我的崇拜者,但我已经饿着肚子,硬着头皮只能去了。我对印刷不通晓,让我当个印刷工,他又不愿意,就让我当了一个主管,但厂里真正管理的又是他,我只是个闲职。那段时间里,为了表示自己也在工作,我时常也会到印刷线上走动,久久地看着那些机器运转,雪白的纸张经过机器出来之后就变成了印满文字的书本,心里有一种似乎是惊讶又夹杂着难受的滋味。这样一个机器源源不断地吐出文字的画面,会在我往后的日子里反复出现。也许是闲得让人发疯,也许是内心中一股无法压制的力量,有一根绳子总在悄悄地牵扯着我,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我读了一些书,又重新关注起了文学,关注起当时新出的一些作品,也渐渐对当代的文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我因此知道,文学虽然不再疯狂,但还是有人在继续写,文学并没有彻底消失。没过多久,我还是把印刷厂的工作丢了,因为我的那个诗友,只是合伙中的小头,他被合作伙伴排挤了出来,他自己都保不住了。不过这对我也算是一种解脱。当走出了印刷厂,流落在街头,我还是有一种深深的惶恐,我感觉自己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连一件武器都没有。那些处于战争中的噩梦,更加频繁地生发,我遗落在战场上,只能任由四处射来箭镞,还有抢到身前骑在马上砍下来的刀斧。也是庆幸,半年后得知一个出版社招聘编辑,我抱着试试的心思去了,竟然就被录用了。就那样,我得以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说到这里,张渡松了一口气,似乎也终于重新从那段动荡的日子里走了过来。我不觉一阵唏嘘,你也吃过了不少苦。张渡马上又眉头紧皱,可是并没有苦尽甘来,或者说,我的生活安稳了,身体安逸了,时常地还能吃香喝辣,人们看我似乎也活成个样子了。毕竟又回到了文学这条路,接触的还是这方面的人,某些时候似乎也能回味到当年写诗的那段日子。可是,我依然感到了不满意,内心中总有什么在挖洞。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以編辑的工作我还能勉强支撑起一个外壳的世界,但只要离开工作我立刻就会陷入恐慌,有时候为了对付这种恐慌,不免又荒唐地浪荡放纵一番。也许我这样的人,总是容易满怀忧戚难得安生,那种赤手空拳地面对这个世界的惶恐,注定时刻跟随着我。那段日子里,我总是想着要找到一件什么样的武器,牢牢地抓在这双手上。后来,我受邀去了一个城市参加改稿,逛了当地的一个旧货市场,发现了一把仿古的铜剑。那剑柄上雕有虎头,剑身粗壮,约一米长,我一眼就看上了。把剑带回来后,每天早上起来我就会磨剑,晚上下班回来,也会长久地与铜剑相对,细细地摩挲,与它说话。似乎是那样,我真的能够武装了自己,而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得以仗剑自护。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麻醉自己,即使蜗居于房屋内,端坐在杂志社的编辑室,那些刀剑也会幻变成无形般四处袭来,我拿起铜剑,既难以招架,更无从回攻。有一个夜晚,我编辑一份新的来稿,批注出当中的一些错漏,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克制,但渐渐却改动得越来越多,直至脱离了原稿,另外写成了自己的。我突然才发现,藏在我灵魂中那曾死的写作欲望并没有完全死灭,想起来那时候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写了,重新写开了,不灭的火焰却又越烧越旺,然后就那样没有停歇地写了下来。可是,就算写了,却又一直怀疑自己,羞于把作品示人,只能偷偷地藏匿着。这些年,在我的把关下展示了那么多别人的作品,我对自己作品的把关却依然战战兢兢,真是有些讽刺的。当然,也有过强烈地想要展示出来的愿望,最先的那几年,我也曾经把作品用了化名投稿出去,可是要么退稿,要么石沉无声,就更加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有一回,我还把作品寄给了同在出版社的同事,那些天我看那个同事,感觉都有些不同了,似乎他就是我人生的把关人。那一回,那稿子倒是过审了,这让我感到了惊喜,却又害怕,总觉得这事情是会露馅的,化名在自己供职的刊物上发表作品,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因此我又谎称一稿多投,已经另有刊物要发,把那稿子撤了回来。但回头细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实我对于那个作品也并不满意,总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好,如果就那样展示出来会让我羞愧的。也许,从事编辑工作多年,已经拔高了我对于文字的感觉的阈值,因而对自己的作品也特别地严格谨慎了。我渐渐地还明白到,我的作品的把关人,并不是我的那个同事,也不是某个具体的编辑,他居于空灵之上,没有具象的形体,却有着绝对的标准,就是他牢牢地守在门口,把我的作品置于文学的安检机之下,一直拒绝着我的作品过关。

陷入了沉默,近距离坐着的两个人,彼此都有些不安了。很久了吧,率先打破沉默的是我,那时候我说话,除了要表达话里的内容,似乎还是因为必须说话。我说,在你小说的梦境里,你依然没有成为一个写作者。可是梦境,却是做梦者内在意愿的投射,你在梦里还隐匿自己的写作者身份,难道你要一直隐匿下去吗?张渡侧身看了看窗外,还在下着大雨,舒了口气,才说,也许在新的章节里,写作者的身份终会被揭示吧。

6

一大早,我就看到杜小辉发来的手机短信,时间显示是凌晨四点发来的。短信里说:快上网!我赶紧上了网,才发现网上揭发张渡抄袭的帖子已是铺天盖地,更多新署名的作者站出来表示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遭遇,他们都团结一致地发誓要把抄袭者张渡揪出来,也都统一口径地要求出版社开除编辑中的败类张渡。甚至还有多家影视公司、出版集团发布联合声明,表示他们原本已对某些作品进行了改编,有些甚至已经开拍,突然间发现被抄袭使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为此将联合更多被侵权的公司进行集体起诉。这事情是弄大了,我赶紧又给杜小辉打电话,杜小辉哈哈笑着,你们害怕了吧?我说,确实让人害怕,如果事情无法收拾了,你必须承担这个罪责。杜小辉冷笑,我揭发罪行,反而有罪了?我说,那些新署名的帖子里,有多少是真有其人,你自己很清楚。杜小辉那边有些噎住了,好一阵没说话。我又说,恐怕那些什么影视公司、出版集团的,差不多也都是你编排的吧,你这是网络造假煽动舆论呀。杜小辉喊着,他张渡能变着许多个化名在网上发出小说,我怎么就不能分出许多个分身来揭发了?我紧追一句,既然是化名,你怎么知道那是他?杜小辉说,反正我知道。我说,你还是适可而止,如果网络舆论继续闹大,就怕最后你想止也止不住。杜小辉又喊起来,可是,张渡抄袭,是确凿无疑的。我也明确告诉你,过了这最后一天的期限,我一定会起诉他的。我说,你非要这么做,那就由你了。杜小辉说,只怕到那时,接受审判的就不只是一个人。我还是那句话,谁也逃脱不了。我心里一下就炸了,杜小辉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把话说清楚!杜小辉呵呵着,这可让我糊涂了,叶老师你倒是给我指明了,我还有什么话没说清楚嘛。

吃午饭的时候,我本想把网络上的形势跟张渡说了,想想还是忍了。丢下碗筷,张渡却说,我们出去走走吧。我看着天井,雨水依然哗哗下着,这个时候出去?张渡已经起身往外走,谁说下雨就不可以外出的?我只好跟着,在楼下,问店家借了两把伞。街上一片雨帘,张渡不时地把玩着路过的屋檐的雨滴,或者是踩着地面的水坑。后来,张渡还把伞收了起来,回头还要收我的伞,我不让,他生硬地夺去了。我们淋着雨在走,街上有人奇怪地看我们。一直走到了一处旧学校,校园里没人,我们拐了进去。操场上都长满了荒草,似乎是荒废许久了。突然,张渡回身推了我一把,我四仰八叉摔在草丛上,他站着哈哈大笑。我骂他,你搞什么鬼?他依然笑个不止,似有疯癫的样子。我恼了,爬起来冲向他,也把他撞倒在地上,我们就翻滚着扭打在一起,滚出了草地,滚成了两个泥人。有一阵子,他骑在我身上,掐着我的脖子,手上下了死劲。我呼吸几乎要窒息,他才幡然醒来,松了手。我心里又燃起了对他的痛恨,感到自己也失去了理智,翻过身来,把他的整张脸按在了泥巴里……直到我们都累了,我们才相互搀扶着站了起来,任雨水冲去身上的泥巴。

良久,张渡叹息一声,现在你可以跟我说出你心里想说的话了。我说,杜小辉又打来电话,说过了今天的最后期限,就要起诉你了,他还说,谁都逃脱不了审判。张渡说,他要起诉就由他。我说,我也知道他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是你到网上看看,那么多帖子都在说你,你就不怕吗?张渡说,也许我们真正害怕的,是内心中给自己的审判。我一沉,我得跟你说一件事。张渡只看向天空,那漫天的雨水,织成了雨网,也如天网。艰难地,我还是说了出来,杜小辉的架势,似乎也抓住我的什么把柄了。我顿了一顿,那时候我心里存了侥幸,过去我曾经看过一篇小说,那作者并不热门,那小说也并不出名,甚至可以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可是当我看过那小说之后,却深深地为它所折服。我一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总是想着,那怎么就不是我所写的小说呢?于是,当我在构思一篇新的小说时,就对它的结构,或者还有语言方面,进行了借鉴。我也想过要避开,但完全避开是不可能的,最后就用了比较隐晦的方式。书出来之后,外界反响不错,但我心中始终明白,我那小说能成,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所看到的那篇小说。如今看来,那篇小说杜小辉一定也看过了……我转过去看张渡,又强调说,那的确是我仅有的一次侥幸。可是张渡还是没有回应,我只好继续说,如果真要算上,也许还有最近你在帮忙校对的我那部小说,也是一次侥幸。想起来,我当初动笔写时,并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也并不觉得是非写不可,但是我已经停笔几年了,再不拿出一部新的作品来,就要被读者遗忘了。这一次,我所模仿的是我自己前期的小说,不同的部分模仿不同的小说。稿子完成后,我还安慰自己说,这只是我写作多年技巧圆熟的结果。张渡终于说,那你打算怎么办?我说,目前杜小辉也没有明确说我抄袭,那篇小说已发表多年,之前也没有听到过非议,因此也有可能,这回他只是在恐吓我而已。张渡呵呵笑着,我是说正在校对的这部小说,你会怎么处理?我一惊,还是辩解说,不错,这部小说是有模仿的嫌疑,可是那模仿的毕竟是我自己呀。张渡说,你要这么认为,似乎也没有全错。只是你心里又放不下,因为你自己知道,你对此有所不满。我几乎有些哭腔了,我也想要避开自己已有的作品,可是当我构思的时候,那些我熟识的已经成为文字的情节,却又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我甚至无法逃脱过去的我,你说我能怎么办?张渡有些冷冷的,也许,可以不写了吧。我惊恐地看着他,不写了?张渡说,如果一直不能摆脱,不写了,又何妨?我说,写了这么些年,真的就不再写了?张渡没有再回应,这最后的问话,就像丢失于雨幕中,被雨水所吞没。

过了很久了吧,张渡重新说起了话。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一块盾牌。那是我在博物馆里见到的,据说它出土于战国时代,边缘处有个缺口,总体还算保持完好。当时我就喜欢上了,想着跟我的那把铜剑,正好可以成为一对。那时候,我常常去博物馆,在盾牌的柜台前久久伫立,想象着把它拿在手上,那样我就可以挡住周遭射来的冷箭。然而,冷箭是没有的,或者是看不见,但我总是有被击中的伤痛感。渐渐地我才明白,我要挡住的是那些发射而来的文字。阅读、书写、传播的方式已经改变了,未经审核的文字在网上大量出现,甚至被发表、印刷,这是一个文字过剩的时代。写作已没有了门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连投稿都变得容易,不再需要仔细誊写装入信封,不再有当年纸质投稿那种沉甸甸的敬意,只要复制粘贴就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而作为编辑,我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箭靶,所有那些稿件都带着文字的箭镞向我射来,有时候我感到了被冒犯。我多么想对着投稿的作者们喊一声“停”,既有的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写了!可是,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再写了,真的不再有投稿了,那编辑这个工作也可以撤销了。那些时间以来,一方面我要继续接受刀箭加身,耐心地审核所有发来的文字,一方面我对于这个工作的厌恶又在加剧,反过来又更加痛恨了文字。不知道这是否也是我从事了多年的编辑工作后,又重拾起了写作的原因里存有的那么一点恶意,就是既然我无法阻挡他人制造文字,那我就让自己也成为制造文字的人。我像是一个受了挫败的赌气的孩子,不断地为这已经成为泡沫的文字世界继续吹入泡沫,似乎那样才能让我心里好受些。然而,从重拾写作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年轻时总觉得自己写下了世界上最好的文字的那种豪气,我已深深怀疑自己所制造的文字可以有别于他人。因为我很明白,我跟大家都一样生活于这个时代,每天见大致相同的人、吃大致相同的饭、看大致相同的书,甚至弥漫在周身的那些气息般的观点、信息、符号都是相似的,我们所有人都被挤在了同一个巨大又密实的胶囊里。因此,如果我要把稿子投出去,总要化用另一个名字,那样别人就看不到我,也就免去了他人对于真实作者的我的评判。渐渐地,我对于这种匿名的方式着迷了,不断地变换着署名,新的署名也是对上一个署名的匿名,我始终隐藏在每个署名背后,从不形成一贯的整体,一直地逃脱着他人的追认。到了后来,每个署名似乎就真成了一个尘世中存在的人,我为他们分别杜撰出不同的履历,让他们各自获得自己存在的依据。这已是一幕大戏,我创造了不同署名的作者,他们又反过来超越了创造者的我,拥有了他们独立的生命。我以为,我已经彻底地完成了脱身,没想到还是在作品里留下了痕迹,以致终于被杜小辉所发现。

雨水突然又急骤起来,还打了一阵雷。我心里还是有疑问的,难道你就这样地一直匿名下去吗?你就没有想过哪篇作品用回你的本名吗?张渡说,我想过的,或者说,我一直都想重新成为那些小说的作者,以此来传颂我自己。有那么一回,某个网站组织线下笔会,我的一篇小说获了奖,我很想去参加颁奖礼,可是后来还是没有去。在我的内心里,我想过戏弄文字,但也一直留存着早年有过的写作理想。那就是,我也想写出属于我的代表作,写出一部足以无憾于这个时代的小说,或者狂妄地说,在我的想法里,我想要写出的是这个世界里最后的一部小说。已经有那么多的小说了,可是新的小说每天还是汹涌而至,谁都无法读得过来,文字的体系正在崩裂。也许,文字秩序的丧失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秩序的丧失。是应该有一部小说来做个终结,用不变来应对过快的变化,也作为立法的存在,重建文字的秩序。这是最后一部小说,它当然会不同于其他小说,那将是无限的小说,它是小说的母体,所有小说的可能性都包藏其中。有了这样一部小说,再写其他新的小说,都会显得多余。我觉得这想法有些意思了,不过这似乎也并非张渡首创,在卡尔维诺的设想里,也曾经有过类似无限小说的尝试。只是,卡尔维诺离我太远了,在我面前的是这个张渡,他最终会写出这个无限的小说吗?张渡说,这几年,我做过很多准备,大量地阅读前人的小说,写了五六本创作笔记,有几回也动笔了,都只开了头又停了下来,总感觉还是没有准备充分。这样地拖延下来,重新动笔似乎又变得更难了,要准备的反而越来越多,到现在这部小说也还只是构想。我笑笑,这样的失败当然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这样无限的小说根本就无法写下来;如果写下来了,它就会赋形,然后它就会被所属的形式所奴役,因此变得有限了。张渡却严肃起来,不,我觉得它是存在的,或者,它已经存在了。在我们每个人的内里,都先天地存有一种机制,那就是对于无限性的储存。那无限的小说,也就藏在了我的记忆里,就像这些年我所做的梦,它们也许会在某些时候隐藏,却总是绵延不绝……我对此又有些哀伤,并非我事后诸葛亮,在曾经的某些时候,我的确也有过对于无限小说的设想,同样明白它的不可能却又期待着它的可能。也许对于写作者,大体都会有过这样类似的想法。而这个无限小说,一直在张渡的构思里,那就是对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不受纸张的污染而得以继续存在着可能性。我不觉又想起了杜小辉所说的审判,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审判,这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作者的审判,这是悬在所有作者头上的注定無法逃离的审判,在无限的小说之下,所有的小说都显得那么局限,所有的作者都显得那么可笑。

7

回来后的第二天,张渡还是给出了小说新的章节。这是我见到的张渡最后一篇稿子,若把这几天来的全部稿子合拢,已似乎是一個完整的篇章了。至于后面是否有续篇,也如开头是否有前篇一样,我并不知晓。我也没有了跟张渡详细聊聊的心思,刚好杜小辉打来了电话,我便趁着接电话离开了他的房间。

电话里杜小辉先就哭了起来,呜呜地,显得有些凄婉。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似乎失去了节制,哭得更大声了。等到他停了哭,突然又问,我写不出来了,怎么办?我只是沉默着,这个问题也是我对自己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杜小辉又说,我承认我想过要走捷径,也有过对张渡发难的想法,就是要借这件事把话题炒起来。顿了顿,杜小辉继续说,难道我所有的文字,都要经过他的审核才能呈现?我厌倦这样的壁垒,既然无法越过,那就绕开来。当我在网站上发表了那些作品,或者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来,依然能够获得一些读者的点评叫好,这不也是我写作的价值吗?历史所给予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境遇,很多可能性都已被前人尝试过,能写的似乎已经被写尽了。可是,对于每个时代每个作者,在他自己的基础上开始写作,对于他这个个体来说,不依然可以被认为是新的吗?这些问题,我不想回答。当然,如果一定要回答,我也可以勉强凑成。但是我知道,当我回答之后,杜小辉还会继续发问,如此就总要把我逼入墙角。杜小辉的语气缓了些,我一直无法理解,张渡给我的小说的评语是“粗糙”,但是从我读的当下那些小说里,我觉得难以忍受的恰恰是“不粗糙”,重重的设计,看似完满,却是过于完满。得罪了,叶老师的某些小说也是如此。我这边只能笑笑,心里想着,其实你早就“得罪”了。又想到我那部正在校对的小说,也是得了同样的毛病吧,在那一刻里,我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是该取消那部小说的出版了。杜小辉说,为什么小说就不允许粗糙?为什么就不允许写得残缺?为什么就不允许拼凑而成?我觉得该说些什么了,这些不允许是张渡跟你说的?杜小辉说,不一直都这么说吗?大家不都默认这样的说法吗?我舒口气,那就是你无形中给自己画了框线。杜小辉说,你是说,我可以不管这些说法?我还可以写下去?我是真心给他鼓励,当然要写下去!杜小辉那边就变得高兴了,似乎困扰他的,不过是“写或者不写”这么一个问题而已。我又说,那你还起诉张渡吗?杜小辉说,当然要起诉的。我又笑笑。杜小辉说,张渡还在删除罪证呢,他网上发的那些小说又删掉许多了。我心里有了不祥,嘴上只说,既然删掉了,那不就结了吗?你为什么还要揪着人家不放?杜小辉说,可是他无法删掉有过的痕迹,他也无法把发过的小说全都删掉。

当我又来到张渡的房间,他正在烧纸片,却是我看过的那些天里他写的那些稿子。我在一旁坐下,心里觉得可惜,却也没有劝阻他。我想起了卡夫卡,他在世时就曾经多次要毁掉自己的作品,去世前又交代朋友要全部销毁。可是,他的文字最终并没有销毁。张渡的文字就算销毁了,却也已经在我心里记录下来了。张渡看着最后的纸片烧完,火星也熄灭殆尽,才站了起来。他说,你的意思,是我在模仿卡夫卡?我不作声,只等他自己说。张渡惨然一笑,前人在我们的面前,已经设置了太多的陷阱,你每走一步,虽然用的是自己的脚,却又都可能踩到前人的脚印。如果我说,我未必想到了要模仿谁,你会相信吗?我说,这就好比——当然现在只是假设——当我满心地写了一篇小说,那是我灵光乍现长夜挥就的,可是小说发表出来后,却有读者指出,其实这篇小说,十年前就有人写出来了,但我事前确实没有看过那篇小说,甚至不知道那篇小说的存在,那又能辩解得清楚吗?我们两人便相视而笑。一会儿后,张渡复又变得严肃,到底还是我们自身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才华,不然就可以完全打破,重新创造,而不至于落下模仿的话柄。我不会给后人的诘难留下一丝可能的,我要收回我曾经发出的所有文字。我说,你也知道,已经发出的,是无法完全收回的。我猛然想起,他那个小说篇章的最后,写到了“国王的死亡”,难道张渡是想到这一步了?也许,死亡的确是摆脱这一局面最决绝有效的办法,可是现实毕竟不同于小说,小说里这一办法可用,现实中却难以让人苟同。张渡摆摆手,难道除了死亡,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不解,张渡说,如果重新创造一种文字呢?我一惊,重新创造文字?张渡说,把现有的这套文字连同整个体系全部放弃,彻底离开目前这种文字交流的环境,创造一套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文字。前些年,我就在学习甲骨文、楔形文字、印章文字,深入了解到很多文字的演变。几年前,我开始创造那套新文字,已经造出了近百个单字,它们之间可以组成上千个词语,形成一些简单的句子。我想是时候离开,去到一个可以让那套文字生长的地方了。我留意着张渡的表情,可是他脸上很平静。重新创造一套文字?想想就够疯狂了。可是真能做到吗?真能有那样一个地方,可以让全新的文字生长吗?我说,你会跟谁使用这套文字呢?张渡说,没有别人,那将是只有我一个人使用的文字。我说,文字使用的目的,不是交流吗?张渡说,文字最初的需求,也是为了记录。我说,如果不进行交流,这种文字真能活得下来吗?张渡说,为什么要让它活下来呢?它会由我所创造,也会随着我的死亡而消灭。我突然想到,如果只是为了记录,那也可以用现有的文字呀,只要记录之后不公开就可以了。张渡说,可是现有的文字,它的意义已经固化,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同时也异变成表达的牢狱,它依然会阻碍、禁锢我的表达,从而规定了我,这是我难以忍受的。

窗外的雨水,在一阵急骤之后缓了下来。张渡继续说,这些年来,我已经受够了现有文字的苦。所有文字,当呈现出来,经过别人的解读,都注定要成为对我的误解。文字一旦落成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力量,反过来规定了背后执笔的那个人。小说就是一个人内心最深的隐秘,呈现出来也就是把自己的隐秘示人,也是把自己毫无掩藏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呈现的文字越多,暴露的隐秘也就越多。甚至,文字的泛滥已经把每个场所都纳入了公共广场的范围,依循文字就能轻易地把一个人揪出来,即使写下文字的我与读到文字的人从未见面,文字也将成为飘浮于我身体之上无所不在的透镜,从而让我被读到文字的他人所看见。文字是更真实的我、内在的我,深刻地携带着我的印记,文字的暴露比身体的暴露更甚,将会僵化他人对我的印象,这让我感到了恐慌。张渡变得激动,脸色涨红,话速却更快了。我该说说安怡,我这一辈子的女伴,的确是的,你一直以为她是我的妻子,但我们一直没有办证,就像在小说的稿子里,她只是“国王的一个妃子”,终不是“皇后”。这些年来,我一直潜藏在文字的海底,她一直与我做伴,我感觉自己就是依靠她,才得以与外界取得联系,让缺乏现世能力的我不至于枯萎。可是,我们之间却又是隔离的,是文字成为我与她之间隔开的那堵墙。这也许只是一个缩影,文字似乎让我与这个世界沟通,也让我与这个世界相互屏蔽。因此,是时候离开她,也离开这个世界。最初,我选择了匿名。匿名,也就是隐身、逃遁,在文字的背后溜掉,逃脱他人的目光对我的审视。然而,匿名并不能保证完全的隐匿,总会有人尝试着寻找到你,入侵你的据点。每当想到这里,我就感到了恐慌,即使你离世,还会留下来文字,而这些文字将被在世者读出,也将成为审判你的证据。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原有的文字,重新创造一套文字。那将是真正属于我的符号,那些符号的意义由我赋予、由我解释。那样的文字将从我出发,又最终回到我自己,而得以砍去了传播和翻译的中介,不至于被外在力量所扭曲。他已变得狂乱,手上不断比画着,话语潮涌般从他的嘴里流出。你可能怀疑,我是否真有那样的文字,如果有就拿给你看看。可是,连你也不能看的,你若看了那文字,它就不再是唯一。我将带着我的文字,离开现有的环境,在新的世界里,我就是源头,一切从我开始,就不会存在模仿他人的嫌疑。那就是我解释我自己的密码,那才是我最后的武器,有了这套文字,我将实现完全的隐身,就算在我身后不小心留下了只言片语,别人看到也是无解的。曾经,我多么渴望被人们所记住,可是我渐渐发现,通过文字所记住的,并不是原来的我。是在某个时候,我才发现我真正想要的,不是被这个世界记住,反而是被遗忘。然而,我又无法完全抑制记录的欲望,重新创造文字,让我在记录的同时,不会被记住。因此,我已羞于展示自己,羞于自己是文字中所形成的那样一个人,我要抹去曾经有过的经历,取消文字对我的规定,消失于人群之外。也就是完全地从这个世界抽离,就像从未出生、从未到来。张渡笑了几声,在新的世界里,我还将创造许多人物,就像当初我为小说使用的许多署名,他们也会各自获得自己的履历,他们将运用新的文字进行交流,从而让新的文字得到生长的力量,也让新的世界获得不断的生长。那将是更高意义上的创造……

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外的雨停了,张渡已经在收拾行李。我说,我送一下你吧。他不置可否。我也就收拾了行李,跟着他离开了旅店。室外依然阴冷,天上还是散落的厚云,想起几天前到达,已恍若隔世。居家的人们都赶了出来,街上人声热闹。我们并不急着走,在商店门前停停看看,更像是闲人。到了车站,已是中午了。这些天来,待在这个小镇,几乎忘记了这个车站的存在,它的墙壁依然破败,椅子也是老旧。我知道,这一趟张渡离去,跟那些来往的旅人是不一样的,我似乎该替他高兴,却又有些隐隐的担忧。我本来想,当我们买了车票,在车站等待的那段时间,我还可以再跟他谈谈。可是,他原来早已在网上订了车票,很快他的车就来了。我随着他来到检票口,他回过头来,说把我在你这里所留的文字,也全部销毁了吧。我想要拒绝,却又只能点头。我与他相拥,泪水长流下来。之后,他松开了我,走了过去,再没有回头,直至在闸口的门后消失。真的是消失了。我去买了车票,还得在车站等几个小时,只能找一个角落,不让别人看见我的泪水。在这里最后,我还要说明的是,我不舍张渡在我的人生里完全抹去,也难以把他所留的文字悉数销毁,但是我又必须对他信守承诺,也知他的本意是成全他的隐匿,因此在这篇小说里,我把他那几天所写的那些稿子完全隐去,而我如今这篇小说中所有用到的名字,包括人名、地名,当然也包括“张渡”这个名字,统统只是我杜撰的化名。

责任编辑杨静南

猜你喜欢

稿子梦境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梦境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
苦难中的梦境写作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