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推动城市文化转型的路径探析

2020-08-06张莹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纪录片

张莹月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时空、跨文化的媒介形态,既丰富与活跃着城市人文领域、为文化教育提供新鲜活力,又承载着一个城市形象输出功能,提升着市民大众的参与度和文化自信。本文探讨纪录片在广州创新驱动与文化转型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纪录片;城市文化;文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09-02

一、引言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单一指标的呈现,而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因素的有机体,其发展更是一种协调式的有机发展一从人与文化的角度来建设空间,从而促进城市的整合发展。城市间的竞争也逐步由人口及经济要素为主导,转向以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要素的深度融合为导向。@纪录片恰好与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特性,纪录片亦是一种融合了政治、经济、技术、人文、精神理念等多因素的有机体,二者在内涵精神方面有着融合之处。

二、纪录片推动城市文化转型的西方实践

西方自1980年代以后,意识到“城市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城市确保自身特色的途径,也是振兴经济的有力措施”,并开展了大量以文化主导城市更新与复兴的探索与实践。@其中纪录片在城市文化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有以班夫山地纪录片节和班夫艺术中心为核心的加拿大班夫、以自然荧幕电影节和BBC的纪录片制作、传播为核心的英國布里斯托尔镇,以及以热点纪录片节和纪录片院线化为核心的加拿大多伦多市。

(一)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

1976年,班夫山地电影节诞生于加拿大班夫山地文化中心,由几位登山、探险、极限运动爱好者共同发起。如今它已成为班夫国家公园最为显著文化标签,甚至很多人是通过电影节知道了班夫国家公园这个探险旅行目的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班夫山地电影节逐步开始走向世界。截止2010年,全球巡回展映的国家达到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电影类型也由探险类不断的扩张到了极限运动、自然探索和人文纪录等。班夫山地电影节对于世界的户外爱好者、极限运动爱好者、探险家和环保者来说,是一次嘉年华的盛会,人们也把这场精彩的纪录片电影节誉为“户外电影的奥斯卡”。③

(二)英国纪录片小镇布里斯托尔镇

布里斯托尔这个英国小城因野生动物电影制片和环境行动主义而世界闻名,被誉为“自然生态影视基地”。其中贡献最突出的要数以主持BBC自然生态纪录片闻名的爵士大卫.艾登堡。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环球旅行和野外拍摄,在《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系列片中向观众们展示了精彩的野生世界。

布里斯托尔也是“自然银幕电影节”的大本营,此电影节是由被称为“世界自然保护之父”的彼得.斯科特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分部联合创办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和环境类题材专业电影节,被称为“绿色奥斯卡”,因致力于环境保护行动和野生动物电影制片而闻名于世。

布里斯托尔小镇凭借BBC的纪录片制作和传播力量,和“自然荧幕电影节”发展纪录片制作、传播、和人才培养等纪实内容全产业,已经通过纪录片这个核心资源,建立了纪录片制作、节展、交流、人才培养、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的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欧州最具权性和典型性的纪录片圣地。

(三)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

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HOTDOCS)是北美地区一年一度规模最大的纪录片节,它于1993年由加拿大独立制片协会创立,在1996年注册成立公司独立运作。热门纪录片节的举办者期望通过纪录片业界的沟通交流,支持加拿大和国际优秀纪录片制作,为纪录片的生产提供一整套专业推广、发展的机会。优秀的片源、成功的市场运作使热门纪录片节从加拿大国内的一项纪录片文化活动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片节。

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以各种方式拓宽节展的领域,不将目光锁定在征片和评奖的单一环节上,而是打开视野,将纪录片展映、纪录片论坛、纪录片沙龙、纪录片交易、纪录片培训计划等等集于一身,使得节展的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更为多样,纪录片行业内部人员得以进行实时和有效的沟通,纪录片行业和外部市场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使得整个纪录片行业得以处在良性的循环之中,并持续、高效、快速发展。

以上三个城市与纪录片文化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为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而纪录片也为城市带来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让一个像布里斯托尔这样的小城市因为纪录片节而家喻户晓,形成了良性循环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广州纪录片产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质的本土纪录片作品量少,题材雷同度高

南派纪录片单元力图培育广东本土纪录片生产的土壤,但品牌影响力还没有形成。岭南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往往取材于

人文历史、山水风光、饮食文化等,作品题材雷同度高。同时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不够平衡

广州纪录片产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多元化的制作机构远未协调发展,也缺乏一个专门的有影响力的纪录片播出平台。国内大多的卫视频道在栏目编播中,纪录片往往被安排在凌晨或早晨等非黄金时段播出。加上纪录片创作拍摄周期长、投入成本高、耗费人力资源大,常常是收入与产出不符,这更容易导致纪录片制作粗糙,题材乏味,从而也使得纪录片品牌延伸及其衍生品开发不足。

(三)本地纪录片市场汇聚人才力度弱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广州纪录片文化发展经过十几年积淀,在业内已经具备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但在纪录片人才汇聚、项目落地方面仍显不足。当前国内的影视人才资源主要还是北方占据优势,中影、中戏、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学府坐落北京,国内主要的影视公司、院线总部、制作团队、投资人也大都聚集在北京,由于纪实影视资源的相对薄弱,导致落广州的纪实人才不多。

(四)城市与节展的契合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广州现有纪录片节展的重心仍然在专业交流和产业融合上,与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以及市民生活关联度仍需紧密融合,广泛产生共鸣。根据广州社科联成果要报显示,在广州城市形象传播中,还没有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予以凸显。

四、广州纪录片推动城市文化转型定位与内涵

(一)广州城市文化名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纪录片专业性节展,承担着文化传播和商业交易两大职能,引进方案预售(Pitch)国际模式,搭建国际融资、制作、发行的产业平台。纪录片商店、发行商大会等销售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纪录片市场国内外版权交易流通。2019年“纪录片商店”共征集667部/集影片,入驻200多家国际发行商,比去年的497部/集影片和170多家发行商增加了170多部影片和30多家发行商。“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更是收到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216个方案,以纪录片为载体,带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商务交流。

如何在国际专业纪录片节中塑造自己的个性,打造行业地位,将纪录片的影响力扩展到全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品牌、产业基地和传播平台,这是下一步需要面对的课题。

(二)广州/广东文化品牌基地——“南派纪录片”

岭南文化重商务实,开拓进取,“南派纪录片”偏重表现现实生活,视野开阔,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成为本土化纪录片的代表现象,并有潜力成为广东文化名片。近年来,以旷东电视台为龙头,广州、中山、佛山等纪录片创作团队陆续成立,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征、题材类型于一身的创作集群。10年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58项,国家级奖项近百项,国际级奖项十余项,涌现了以马志丹等为代表的一批领军人物,制作推出了《大抗战》《信仰的力量》《我们的青春》《海丝寻梦录》等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的精品,在纪录片领域影响力上升的趋势相对明显。

不过,从全国纪录片格局看,“南派纪录片”文化价值与美学特色尚待提升,与文化品牌尚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借重岭南文化优势,提炼岭南文化精神,传播岭南文化内涵,仍是需要探讨的课题。

(三)海上丝路文化传播中心——海上丝路纪录片传播联盟

作为国家战略,“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经济文化焦点。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长、港口最多、航线最广的省份,历来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应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海上丝路纪录片传播联盟,集合国际媒体、制作机构、纪录片基金等,形成开放、共享的纪录片生产、传播合作机制,实现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四)中国纪录片产业中心——纪录片产业园

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纪录片产业园通过政策导向和资本推动,构建中国纪录片制作与交易平台,进而吸引知名品牌进驻,形成中国纪录片核心品牌集群和“纪录片+”业态集群,带动产业系统升级。

广州是新闻出版、广告、动漫等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将园区的品牌产品、服务和这些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资源进行嫁接融合,构建起以数字内容生产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动漫游戏等集聚的真实文化产品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真实文化产品体验,也是纪录片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成熟的主要标志。

五、广州纪录片推动城市文化转型发展路径及资源配置

(一)资源配置

以纪录片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特征进行建设是一项重大决策,其中,政府支持、市场驱动、文化融合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第一,政府资源配置。政府作为城市建设发展宏观调控部门,依据发展理念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土地分配上进行资源配置倾斜和规划,推动纪录片发展与城市文化转型。一是政策扶持。广东省相关职能部门可根据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相关政策,如土地政策、管理模式、税收政策、上市激励、金融政策等,以确保广东在全国取得优势地位,具有行业竞争力。二是资金扶持。中国纪录片介于公共体系与市场体系之间,既有政府资金,又有市场运营。但二者关系尚未理顺,可借鉴英法等国公共体制,强化财政支持与政策扶植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纪录片市场,培育优质纪录片品牌,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三是空间支持,建立纪录片产业园,集节展、生产、市场和文化研究于一体,强化纪录片品牌的辐射效应,打造中国乃至亚洲纪录片产业中心,并以此为基地,将纪录片建设成广州文化特色。

第二,市场资源配置。利用品牌效应,引入国际纪录片品牌,如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BBC等,以及国内纪录片知名机构,以品牌效应吸引纪录片生产开發机构及其相关下游企业入驻,打造国家级纪录片产业园,汇聚中外纪录片资源。

(二)发展步骤

1.奠基:科学论证,产业布局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广东省“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将纪录片推动城市文化转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东省文化发展规划,使之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和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2.发展:整合资源,构建平台

产业发展阶段遵循市场逻辑,整合园区内生产要素,构建共享服务、人力资源、生产交易、国际传播四个平台。第一,通过构建共享服务平台齐备的公共设施、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系统的服务体系;第二,通过人力资源平台,建立专业培训和市场化人才合作机制;第三,建立内容生产交易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快速提升行业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第四,构建海上丝路纪录片传播联盟,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和话语权。

3.成熟:工业化生产,全产业链构建

首先,社会化投资,形成工业化制作模式。在政策、资本运营和影视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纪录片产量及投资稳步增加。此时要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结合,使资本投入更加活跃。以面向大众市场的商业纪录片为产品主流,适应国际纪录片市场格局的组织模式和生产体制,让纪录片真正成为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其次,合理布局,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遵循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主动对接国际纪录片市场,建立大产业链观念。再次,全平台播出,多终端打造纪录片品牌。新媒体发展和纪录电影的复归,逐渐构建起“电视-互联网-影院”多维度纪录片传播体系。最后,对品牌发展作出基础构建与发展规划,作为国家级纪录片产业基地,其品牌的设计要结合纪录片产业特征和岭南文化特色,体现纪录片产城融合的的产业价值、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

六、结语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单一指标的呈现,而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因素的有机体,其发展更是一种协调式的有机发展。从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将纪录片作为推动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旗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者,通过旗舰项目的综合运作文化演绎和资源开发,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从更深层的角度使城市焕发生命力,打造文化之城、创新之城和开放之城。注释:

①魏伟,刘畅,张帅权,等,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例[DB/OL].国际城市规划:1-17[2020-03-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583.TU.20200222.1403.002.html.

②曹康.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简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47-248.

③班夫中国官网[DB/OL].http://www.banffchina.com/.

④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官网[DB/OL].http://www.gzdoc.cn/.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