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策略研究

2020-08-06谢茂勇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提升策略

谢茂勇

摘 要:目前,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不仅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影响初中生的身体健康。基于此,主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情况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提升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提升策略

自我国有关部门推出新课改后,如今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专业成绩逐渐不再是权衡专业水平的标准,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健康状况与综合素养。而初中是所有学生身体与心理等多方面飞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此阶段中的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就会使其的身体健康与整体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如今在开展体育教学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的主要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性。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相关问题

1.内容过于枯燥乏味

自从新课改被推出之后,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已经变得更加丰富,但体育这门学科却难以变得更加丰富,甚至在教学过程中越发枯燥无味,这主要是因为教学器材与场所都会对教学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与限制。而且体育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就是在于各式各样的项目与形式,例如:排球、田径等,从而为人们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但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都会针对几种运动项目反复讲述,在练习过程中也只是针对一种项目展开不断练习,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性逐渐降低,最终失去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与兴趣。

2.主动参与情况较差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参与情况逐渐降低,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导致的:(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有很多教师都不够关注新课改的相关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模式与方式都十分单一,这些单一模式不仅无法紧跟如今时代的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最终影响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情况。(2)学生自身的压力较大。当学生步入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涯时,需要面对的人、事、物开始增多,需要学习的学科与知识也有所增加,这时学生自身需要承受的压力就会较大,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不能有效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性,就会使其在初中阶段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对体育活动产生主动参与性。(3)缺少深入的互动合作,如今在个别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会布置很多强制性的作业或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某种动作,也不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缺少合作精神,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了解,最终影响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1]。

3.忽略学生的主导位置

如今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学都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讲述此次需要学习的体育知识和项目,以及练习项目的准备动作,但一节体育课短短45分钟,这样讲述知识就会占据大部分时间,所有学生都会保持在一个被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不仅缺少大量时间展开亲身实践,在整个课堂中也会没有任何互动与参与,从而导致所有学生都失去相应的时间自由活动。由于整节课堂上学生都处于被动情况,教师也逐渐忽略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位置,最终导致学生不会再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1.适当增加多元化教学内容

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一旦枯燥就会对学生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需要适当增加多元化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理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内容,在根本上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例如:通常在体育课上教师都会让学生跑步,但仅是单纯跑步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改变这种传统形式,按照竞赛形式促使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相互追赶,这样不仅能够直接激发学生对跑步的参与兴趣,学生还能够在愉悦自我的同时强身健体,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性[2]。

2.全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如果想要全面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性,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转变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挑选学生热爱的体育项目展开教学,在体育课堂中需要通过自由锻炼法展开项目练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和学生之间深入研究体育项目的相关技巧,在学生练习出现错误时体育教师还能够及时指正,让学生通过最为准确的技巧方法练习体育动作。第二,缓解学生所承担的压力,在学生的成长阶段中,压力属于一种不利于学生茁壮成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比赛活动。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篮球时,就可以将所有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再由教师作为比赛裁判开展篮球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之间就会更加团结,在比赛之后教师再给予所有学生相应的鼓舞,这样就能够发挥出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性。

3.明确学生自身的主导位置

忽略学生主导位置这一问题,不仅导致学生在被动位置上抗拒体育教学,还会限制初中体育的教学效率,如果教师想要彻底转变这一问题,就一定要明确学生自身的主导位置,从而使其可以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针对所有学生展开全面观察,按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条件,把所有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再按照各不相同的特点特征,对学生展开有所针对的体育教學。例如:体育教师在训练学生展开俯卧撑的体育训练时,就可以按照所有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各不相同的完成标准,针对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将标准定的稍高一点,但如果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较差的话,就可以适当降低完成标准,在日后的体育教学中,逐渐加强这类学生俯卧撑的完成标准,从而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身体更加健康,还能够明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位置,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3]。

4.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喜欢做的事,他们肯定会主动地参与,因此,学生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不只是学生个人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没到位,需要我们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体育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创新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技法,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比如队列练习就是体育教学中比较枯燥乏味的一个教学内容。平时一到队列练习的时候,不少同学就借故离开或是不参加。后来我把队列常规的练习方法改成游戏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方法是:

先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开始游戏的时候,我指定其中一个学生从逆时针开始进行游戏。首先进行游戏的学生在喊口令“立正”的同时,他马上做“稍息”姿势,第二位同学喊口令“稍息”的同时,他自己做出“立正”的姿势,到第三位同学喊号令“向左转”时,他自己要做出“向右转”的姿势。第四位同学再喊口令“向右转”,同时他做的动作是“向左转”……依此类推,做动作或是喊口令出错的学生出列,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不会的表演一套完成的队列动作。

规则:(1)喊口令与动作表演时间必须足够短。

(2)前后两位学生表演的时间不能停顿太长,否则为失败。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一定使用游戏方法,如果把比赛引入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

通过建议评价制度,采取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励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学业成绩来衡量,平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也能引进评价制度,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量,对1米1的学生与1米九的学生的评价标准如果都一样的话,那就不合适了。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根据学生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还要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对各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能力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制定針对性的评价体系,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做到评价公平公正,让学生信服,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体育在整个初中时期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如果想要为学生身体的健康情况打好基础,就一定要全面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性。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所有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情况展开深入了解,从而找出其中隐藏的相关问题,通过适当增加多元化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等策略,使学生可以在真正意义上主动参与到初中体育的教学之中,并以此来确保所有学生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曾秋生.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23):186-187.

[2]袁爱民.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134-135.

[3]欧阳兴.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13):215-216.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策略
如何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