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构建知行课程
2020-08-06陈健
陈健
【案例背景】
创建于1986的南湖三小是一所不断探索、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学校。在近34年区域变化中南湖第三小学倡导践行教育,建构健康课程,探究悟学课堂,让每个孩子体验幸福的学习生活,拓宽每个孩子的眼界,给每个孩子同样美丽的教育。在保证国家课程规范开展的同时,我们还为三小的孩子们精心设计适合他们的缤纷社团。前期,我们为三小的孩子们量体裁衣,开设了以足球、国际象棋、陶笛等领衔的精品社团,还开设了以“动手操作”为主题的特色课程,以及根据教师特长开设的棋类课程。后期,教导处根据每位教师的课时量、兴趣爱好,孩子的需求、家庭的需要,我校的缤纷社团再升级。既保留体现三小品牌的精品社团,还在每个年级开设了属于他们的年级项目:一年级陶笛、二年级国际象棋、三年級葫芦丝、四年级斗兵乐武术操、五年级书法、六年级趣味学科。不仅如此,为了满足个别特长生的需求,我们更开设了机器人、啦啦操、男子舞团等社团。在三小,很多孩子弥补了童年时期没有享受到的艺术熏陶和文化培育,六年后,每个三小孩子都各怀技艺,相信他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学习之路能走得更远更好。为保证课程开设的有效性,教导处会议决定,每位中层及以上的领导每人参与落实一课程。
[案例叙述]
三小的“践行教育”是知行合一,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具体如下:
一、教师提出课程开发构想与意向,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向教导处递交课程目标、内容简介、课程进度计划、课程评价方案、选报(人数)要求等。最终决定一年级开设陶笛、二年级开设国际象棋、三年级开设葫芦丝、四年级开设斗兵乐武术操、五年级开设书法、六年级开设趣味学科。教导处和德育部门有机整合,开设特色课程——国旗飘飘。之后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学校审核,通过后公示宣布各科目录及参与名单。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出勤作记录,并留意学生参与的实际情况,作记录。教导处成员训课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并作记录或者微调。
二、在每学期结束,参与校本课程的师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课程的成果。如:集体表演、展板评比、竞赛等。教师向教导处提供学生的考勤记录,课程实施过程PPT进行归档。
[问题分析]
南湖三小作为地处南湖片区的老学校,无论在地理方位、生源结构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着特殊之处:地处南湖老城区,周边楼盘被安置房小区和高档新小区所环绕;全校有近一半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同时我们拥有着在全区小学中人数最多的随班就读儿童;由于多年来分校的依次合并直至解散,这几年新教师只有4人次,我校教师平均年龄40多岁,市级骨干教师只有2人。为数众多的成熟型教师,也渐渐进入他们的职业生涯“舒适区”。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部门教导处,我们肩负重责。我们组织了青年教师座谈会、学校的校本研修、师徒结对、校本课程的研发。我们一直在实施中思考,正如葛道凯厅长的话: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适合三小娃?什么样的管理适合三小人?那就是倡导践行教育,建构健康课程,探究悟学课堂,让每个孩子体验幸福的学习生活,做最优的自己。
[策略与建议]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促进国家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又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究竟怎样才能有效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我校教导处多次组织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家长、学生的真正需求,力让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教师及家长。以下是我校近期的做法。
一、以发展学校为本,激发潜能
新学期以来,我校赵光华校长给我们明确一个思想,办家门口满意的学校勿忘初心。要让正能量在校园迷漫。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这与我前期跨界学习得到的精神一致。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发展学生就是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反之亦然。赵校长这是在让每一位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以此激发教师的内驱力。
二、全面了解,实施课程
(一)宣传到人心
在教导处的引领及推广下,我校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结合学校的课务安排及教师年龄层次、学生的爱好、家长的接受度,教导处带领部分教师制定了不同种类的预备课程。前后经历了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预备课程展示会。重点介绍课程的成效与价值。之后我校制定出家长对课程的选择、教师对课程的选择问卷。整个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
(二)落实到人心
教导处组织的学生家长问卷数据显示,综合考虑我校最终开设了一年级陶笛、二年级国际象棋、三年级葫芦丝、四年级斗兵乐、五年级书法、六年级小朗读者课程,其中专业性强的课程,我们采用的是“双师课堂”。外聘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走进课堂,一个是专家进行专业授课,一个是助教让学生有效学习,每一节课后,专家与助教及时沟通课后需要加强练习的地方。每门学科我们都建一个QQ群,有助于教师每周与家长及时汇报教学内容及课后巩固要求。助教也收集家长反馈建议,及时与专家沟通,使我校的校本课程有效落实。
(三)目标到人心
教导处牵头,由专家引领教师每周进行至少一次的教研,让助教全面了解课程,在不断的实施碰撞过程中制定出课程目标。一般低年级要制定出三年目标,高年级要制定出两年实施目标。因为有专家在,学校非常的支持配合,教师的底气十足,信心满满,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
三、实效研讨,反思显成效
我校的改革后校本课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从教导处训课中,我们看到教师与专家互讨课堂教法,教师也能及时地与家长沟通。教师每次遇到一些问题,也能及时与专家研讨,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有一年级的陶笛家长提出如何控制气流让声音更流畅?就这一问题,专家与我校老师就研究了两节课,老师把专家指导要领录制成视频,在QQ群里展示,有效地解决了家长的疑虑。从侧面我们欣喜地发现,家长逐渐参与到我们课程中来了。如:国际象棋组虽都是校内教师组建的,但我们每周一节,相互切磋技能。每周我们组还会分享一个国际象棋史上的小故事,丰富自己见识就是丰富学生的见识。通过故事来让学生了解国际象棋的历史。还有一处改变就是在群里晒孩子照片的家长越来越多,教师也喜欢晒各自学科的照片,喜欢炫耀班级孩子每一节课的成长变化。如:一年级谁谁陶笛吹得有模有样,底气十足。国际象棋中哪个班级的孩子确实厉害,能坐得住,出棋有想法,与家长沟通先参加校级联赛,后备省级赛。这里不同的“晒”反映我校的校本课程初显成效。每一次教研活动结束,进行教研组的研讨碰撞与反思,校园网站教师博客栏里记录了每一位教师学习的最深体会,每位教师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思路,老师撰写的反思、教学案例一篇篇捷报频传。
四、学校助推,人人展风采
让每一个成长个体被大家认可,是每位教师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被认可的需求。为此学校与教导处会议决定通过微信平台、新闻报道、媒体报刊等积极为教师搭建各种展示平台,让老师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绽放自己成长的美丽。
我校校长极力寻找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每一位孩子未来成长的可能。在校搭建平台让孩子展示,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校外与各学科专家联系平台,让孩子有更多外出表现的机会。学生的展示就是教师的展示。在展示的平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这些凝聚着团队合作精神的课例无一不向外界传递着教师个人快速成长的讯息,个人的成长带动团队的成长、个人的成长绽放独特的美丽。而为教师搭建的平台也正以更大的推动力促进着教师个体与团队的成长。
九月的清风送来了崭新的学期。新学期,我校制定了 “安全第一、规范有序、稳步推进、内涵提升”的基本思路,瞄准了“秉承践行教育,建构知行课程,探究悟学课堂”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奠定“课间安全、文明礼仪”两个底色,努力提升“教学、学业”两个水平,积极夯实“有效集体备课、真实校本研究”两个基础,着力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全力拓展“舞蹈、小朗读者、葫芦丝演奏、斗兵乐武术操”四项技艺,力求办一所让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
校本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师生能力与水平的最有力的证明,一所学校必须要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当的课程内容,才能成为课程建设中的“弄潮儿”。只过一个月,南湖三小正在悄然地变化,曾经的按部就班,到现在的积极出动,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老师还是那老师,学生还是那学生,只因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鼓励,多了一份担当。这样的校本课程“一切皆课程,处处皆教育。作为学校,要做的就是办出自身的特色,让校园成为每一个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教育场所。”可以预见,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帶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小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天空。我们教导处将在“践行教育”这条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