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传统与特色学校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2020-08-06潘同福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人重视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提倡从初中学生的体育教育着手,改变多年来面临的健康问题,大力推动阳光体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于是体育传统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应运而生。文章结合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体育传统与特色学校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中学生;身体素质
伴随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在多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我国教育部、体育总局也出台了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等文件,全力支持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保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地初中院校纷纷以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学校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力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却存在如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均衡发展。对体育传统学校和特色学校学生素质培养成效进行对比和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体育传统学校与体育特色学校简述
体育传统学校指的是中学体育课程中,在其常规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两个体育项目基础上,以提高技术水平为目的,营造一定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形成体育意识。体育特色学校则是指结合学校的特色,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与特色有关的独特、稳定且个性化风格的体系,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多年,越來越多人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技能的增强。身体素质是中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在各个器官综合功能发挥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其内涵包括有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以及柔韧性等等,能够评价学生的体质,反映其运动机能水平与锻炼水平。在面向初中生开展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是要坚持安全、科学和有效的原则,对学生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度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培训,得以提高。
二、 对初中生身体素质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成为关乎社会发展、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发展的指标。影响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因素。初中生受到家庭的影响巨大,家庭作为教育学生的第一所学校,本应成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当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水平提高,部分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导致学生在营养摄入与应有运动方面的比例不对等,上肢力量、下肢力量甚至核心力量严重不足,不但会影响学生骨骼与器官的发展,还会降低学生的身体素质。2. 学校因素。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初中学校在学生培育工作中过度重视文化科目的教学,忽略体育锻炼。有研究结果显示,14~15岁的学生处于抑制转换和兴奋转换最好的发展阶段,也是灵敏素质提高最显著的阶段,是养成终身运动意识的重要时期,但纵观当前我国初中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设置的课程单一、开展的活动古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3. 国家因素。有报告指出,我国近些年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均呈现持续下降的总趋势,尽管国家出台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体育制度,但具体的落实却不尽如人意,部分体育教学工作得不到重视,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些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体育器材很少,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校园内毫无体育运动生机,学生没能养成锻炼的意识,必然无法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三、 体育传统与特色学校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
(一)组内调查比较
以某一校七~九年级学生的实测成绩,从男女生平均值对比、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对比进行组内的调查分析和比较总结。
在上述实测的数据中发现,初中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与其具体的发育期有一定关系,该校七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年龄阶段在14~16岁范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且有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力量是反映人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学生的力量大,加速度也更快,运动加快,学生神经系统抑制转换和兴奋转换的持续时间会发生变化,如果神经冲动传递速度快,那么肌肉的舒张与收缩的转换也会加快。鉴于初中学生软骨偏后,韧带有着较强的伸展性,关节的运动幅度比成人还要大,所以在这个阶段发展学生的柔韧性,课堂上设置充分拉伸活动的环节非常重要。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通常情况下各个素质都即将进入或正式进入增长高峰期,其中速度素质中男女生的黄金发展阶段都是在初中时期,这个阶段要增加速度和肌肉收缩的程度,这个阶段学生最大力量值和相对力量值都会增加,适合进行力量训练。骨骼系统也进入快速增长的环节,上肢与下肢管状骨发育特别快,其含有的有机物高于成年人,不容易出现骨折变形的问题。而骨骼的柔性、弹性和可塑性非常强,需要抓住这阶段学生的柔韧性训练良期,发展柔韧性能力。
就该调查学校的实情来看,该学校由于环境和资金资源上受限制,属于体育传统学校,但学校也秉承“一切发展为了学生”的理念,为初中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长达20年的合校发展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较为重视。学校有篮球、绳类的器材可供学生选择,每日早间与课间都安排做操活动,且每年均举行校运会。体育课程的安排上,每周设置三堂体育课,安排两名以上体育教师代课,避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严格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合理开展教学工作。课堂上为了释放学生的本性,组建两三种运动项目的队伍,确保学生尽情玩耍,寓教于乐。操场多以跑步运动为主,也开展跳绳或篮球比赛的辅助性活动,形成一种多能的运动氛围。
(二)组间调查比较
该校与A学校七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实测值比较
从上表的对比可知,A学校在握力、立定跳远、仰卧起坐、20m节奏往返跑项目上七年级学生的成绩明显好于所调查研究的学校,也就是上肢、腰腹肌的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成绩更好。鉴于A学校为特色学校,对比两者实测值差异的区别和因素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与该校对比,A学校在锻炼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明显的区别,体现了特色学校的特征,如每周设置四节体育课程,学生放学后根据爱好选择一小时以上的专项训练,如蹲跳、跳绳等针对下肢的训练、立卧撑等针对上肢的训练以及柔韧素质训练,课间操增设了跳绳操。课间十分钟学生可自行进行活动,以球类、跳绳为主。调查发现,A学校学生最喜欢的项目中排列前三的分别为跑步、跳绳和乒乓球。而自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后,学校将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强制性增加到一小时以上。
四、 總结
综上所述,体育传统学校与特色学校在办学理念、体育教育重视程度和实施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效果也有所不同。传统体育学校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趋势呈现山峰式,而特色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则建立在学校特色和学生兴趣爱好基础上,整合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通常呈现阶梯式的提升趋势。体育传统学校多以“一专”或“两专”为主进行学习训练,而特色学校则遵循“多能”原则,均有各自的长处,也因此学生体现于锻炼强度、锻炼形式、选择项目、身体素质的情况各有不同,产生差异,但多能则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另外,一专训练也能强调学生不同身体部位的锻炼,侧重静力性训练,特色学校则更合理安排时间与强度,强调多样化与多变化,能够促进学生各肌肉群均衡性发展,还能及时调整,结合学生较弱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
参考文献:
[1]徐斌.浅析初中体育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思考[J].速读旬刊,2018(11):56-57.
[2]吕军超.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浅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8,7(20):91-92.
[3]唐宜峰.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159-160.
[4]毕晓光.浅谈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J].神州:上旬刊,2019(16):103.
[5]冯凉.开展快乐教学,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浅析小学体育快乐教育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15):131-133.
作者简介:
潘同福,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太平店镇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