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整合为“线上教学”增添魅力

2020-08-06张海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帐篷线上教学古诗

张海

特殊时期让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教师、学生不能“面对面”,电脑、电视、手机成了师生交流、教学的主要媒介。我们知道教师带给学生的教育里,一定还有肯定的眼神和鼓励的微笑。而现在学生与教师只能“隔空”相望。怎样让这份爱不缺失?应在我们给学生的“课”上下功夫,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树立生活大课程”思维,各科之间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在这段与众不同的教学时段中,为足不出户的学生搭建课程与生活、 实践与育人的成长平台。

一、作业里的“盛情相约”

学生在家久了,未免有烦躁的情绪。如何让学生觉得课上的知识有趣,有实践性?如何多角度地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作业就要有内容、有梯度、有思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时,课程资源里有“我是小导游”一课,让学生在领略了美丽风光的同时,巩固学科知识。怎样借此契机进行学科整合达到实践中育人呢?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也绘制这样的导游图。图下写一段话,用简洁的语言对家乡的景物或建筑物加以说明。同时,说说在这个疫情期间,你了解到家乡的哪些人做出什么努力,你又是怎样做的,疫情结束你要邀请谁来我们美丽的“鸡西”做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期待优秀的你们来完成这个盛情的相约吧!作业一布置完,学生兴趣盎然,查阅鸡西地区的地图,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家乡最美的湖光山色。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推荐的景点,景观。对从事医护、警务等职业的同学的爸爸、妈妈进行电话采访,关注鸡西的疫情还有没有增长。邀请他们心中的英雄在疫情結束后来家乡游玩。这次“相约”把数学课的知识融在了生活里,把美术课的绘画融在了数学的知识里,把语文课的写作融在了综合实践中,把感恩和责任教育融在了对“心中英雄”句句话语中。“小作业”,同样有广阔的育人天地。

二、数学思维构建“爱心帐篷”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征,有的学生了解,有的不了解。把数学应用于生活,是培养小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最好的途径。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节动手实践课。

课始。

师:我们都知道,武汉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建起了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这样的“中国速度”也只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会有的奇迹。可奇迹的背后是充满信念不知疲倦的叔叔阿姨们的忘我牺牲。他们太累了。还有战斗在一线的各行各业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为他们设计休息的“爱心帐篷”,培养我们动手动脑的本领,长大之后也去保卫人民,报效祖国。

1.介绍准备材料:小木棍,橡皮筋,正方形白色纸 。LED灯、彩色笔。

2.分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研究阶段、展示制作。

在固定捆绑小木棍和添加帐篷篷布的时候,学生发现用三角形固定非常牢固,同时把篷衣剪成三角形也很美观。各个学习小组视频会开得热火朝天,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非常的兴奋。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美好、有趣。在各小组视频会展示制作的环节里,学生用彩笔在帐篷上写着:武汉必胜,叔叔阿姨歇一歇,我们一起战斗,等等。隔着屏幕,我们看到了学生用智慧和爱心构建了他们心中的“爱心帐篷”。学科之间的融和给学生的思维开了一扇窗。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学生懂得作为一名中国人,国家有难,不能置身世外。为武汉加油,祈盼疫情过去。在任何时候,教学和育人是分不开的。

三、思维导图描绘“诗中美景”

语文课堂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交融的课堂。古诗的简洁和文字背后意蕴之美可以用思维导图来体现。让文字和绘画结合,是一种高效轻松的学习方式。教学《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笔者就用了思维导图来教学。让学生用图画和简洁的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四句古诗绘制出来。每句的重点词由学生去选择,自己设计出记忆点的词。画卷不统一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思考两个问题:1.我怎样用图来背诗?  2.我选择哪个字或词留在文字里,成为记忆点。在想象和整合的空间里,一幅幅江南美景跃然纸上。思维和实践碰撞出的火花,对于学生说异常美妙。学生在思考如何用图来表示文字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古诗并有所理解。文字和图画的整合,让古诗教学更为丰满。教学古诗后,学生学会了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去绘制一幅疫情过后的‘武汉春呢。在这幅图画里,你期望看到的什么?我们不要忘记在这场战役里的英雄们,就用你们的画笔描绘出我们心中的春天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心中盼望和感悟写成一首诗。”这样的学科整合彰显了语文课的人文性。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帐篷线上教学古诗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搭在水上的帐篷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