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低碳城市建设成效与建议
2020-08-06胡方芳陈前利
胡方芳 陈前利
摘要:从克拉玛依市低碳城市建设概况切入,总结了自2016年被列入自治区首批低破试点城市以来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完善联动式低碳城市建设、积极打造绿色金融、融入碳交易市场等改进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新疆其他城市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低碳城市;污染防治;克拉玛依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239-03
1 引言
2013年1月,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新疆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区[1]。2016年被自治区列入首批自治区级低碳试点城市[2]。以此为契机,克拉玛依市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2018(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上,克拉玛依市荣获第一届“气候奖”城市奖,全国仅有镇江市、清远市与克拉玛依市共同获得这一荣誉[3]。克拉玛依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典型性成效,总结自2016年开展试点以来的经验和做法,有助于为新疆其他城市低碳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2 克拉玛依市低碳城市建设成效
(1)规划方案先行。克拉玛依市编制《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编制温室气体清单,制定《新疆克拉玛依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初步实施方案》将低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总体战略,推动高碳产业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
(2)强化政策引导。制定印发了《克拉玛依市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克拉玛依市贯彻落实自治区生态环保大会精神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实施方案》《克拉玛依市“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纳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压实了各区各部门的责任。
(3)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克拉玛依市开展了新能源的产业化壮大和应用,采取了发展绿色碳汇产业,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工程,广泛应用低碳技术等一系列措施。2018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所降低,单位GDP能耗下降11%;地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1.7%。全面推进金融、旅游、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倡导实施绿色清洁生产。
(4)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实施了城市周边外围荒漠生态恢复工程,造林、育林、荒漠生态建设等工程取得成效;在已建成20万亩碳汇林基地基础上,开展新优植物引种驯化工作;开展玛依湖生态保护恢复及利用工作。2018年新增城区绿地1105亩,实施人工造林7560亩,封山育林3万亩。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引入ofo共享单车,LNG公交,鼓励市民低碳出行;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建筑均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5)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空前。2018年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专项考核成绩排名第一。绿化覆盖率43.29%,人均公园绿地11.16m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5.11%,城市空气优良率>90%。深化水污染防治,全市饮用水源地、河流及水库监测指标达到国家m类水质标准。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4%,同比提高5%,位居全疆第三位。加大了土壤污染防治与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加快油区危废规范化处置,实施危废闭环监管;积极开展含油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积极推动“奎独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6)绿色金融试点。2017年6月,克拉玛依市人选全疆绿色金融改革的试点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7]155号>),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绿色金融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全疆绿色金融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3 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
3.1 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在全疆不具优势
2000-2017年间克拉玛依市的人均碳排放始终居于高位,虽然在2015年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全疆人均碳排放的首位。通过综合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3个指标,15个地州中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哈密市和吐鲁番市是全疆碳排放的大户,将是新疆碳排放的重点控制区域。克拉玛依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方面在全疆不具优势,控制碳排放任重道远。
3.2 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尚未发挥实效
奎一独一乌及兵团七师分属于不同的地(州)市和兵团管辖,区域性复合型污染问题给区域的现行环境管理模式带来很大挑战。仅从单个城市的污染防治人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实现。“奎独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运行任重道远。
3.3 产业结构单一,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克拉玛依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增长方式过多依赖能源消耗性产业,石油石化产业是其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占高耗能、高碳产业的绝对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转变。近几年克拉玛依市通过产业提质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能耗等环保指标有所控制,但仍有很大的减排潜力和调减空间。
4 克拉玛依市低碳城市建设改进建议
4.1 完善联动式低碳城市建设
整合奎一独一乌区域内现有监察、监测人员,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机构,作为自治区环保厅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奎一独一乌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以治理重点污染源为突破口,采取联防联控、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4.2 大力推动非油产业发展,减轻节能减排压力
4.2.1 继续大力推动非油产业发展
提高非油经济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大力发展金融、旅游及信息产业。以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为传统产业的发展起带头作用。推动城市功能、体制与经济的转型,使地方与综合经济的发展有所提升。逐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挖掘自身碳減排潜力,合理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实现经济与低碳的协调发展依然是今后一定时期的重要任务。继续落实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生态与文化旅游等具有低碳特征的新兴产业,全力培植低碳装备制造等产业,推进低碳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低碳产业规模,扩大低碳产业竞争优势,逐步打造低碳产业体系。
4.2.2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
继续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壮大新能源产业,切实做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能源开发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化石和非化石能源开发并举转变。以强制性和激励性政策相配合,促使企业实现低碳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通过行政奖励和处罚等手段,对完成和未完成碳排放配额履约的企业进行奖励和高额行政罚款并限期治理。
4.2.3 突出技术进步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
加大各区域技术进步引领绿色减排的步伐,学习东部地区和先进资源型地区前沿性低碳技术,形成区域技术水平发展梯次布局,鼓励企业研发、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更快更高效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造“智慧资源”[4],加强对石油行业的监督管理,改进监测、预警手段和控制方法,达到资源供给均衡目标。
4.2.4 大力发展绿色碳汇产业
强化城市生态建设,发挥植物碳汇作用,继续实施“大绿化工程”,开展新优植物引种驯化工作,增强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继续挖掘减排途径,完善植物种类配置,努力提高城乡园林绿化率,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通过加快林业产业集聚,积极开展碳汇造林,开展林业碳汇研究,加快培育二氧化碳吸收率高的树种和品种,探索二氧化碳清除率高的营造林模式,加强碳汇林固碳能力的计量与监测,为碳汇林的营建提供科技支撑。
4.3 积极打造绿色金融,融入碳交易市场
4.3.1 打造绿色金融
2018年5月24日,昆仑银行通过簿记建档的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将专项用于节能、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今后应考虑建立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项目库标准体系[5~8],以绿色项目库建设为抓手,推动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克拉玛依市投资发展。将绿色金融的发展从抑制和限制污染型投资的政策基础上,逐步向激励政策转移。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产业体系,完善银行服务网点建设及金融市场建设。完善昆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专业人员和制度。对绿色金融涉及的技术、排放、能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开展标准界定,建立环境金融风险评级标准。
4.3.2 积极融入碳交易市场
作为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突出,减排成本高,碳交易市场能有效缓解节能减排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年8月,吐鲁番市在新疆产权交易所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已全面开展配额交易、排污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低碳技术转型服务、培训与服务等各项业务。克拉玛依市应引导企业积极融入碳交易市场,从中获取缓解当前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存在矛盾的机会与资源,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使低碳经济发展体系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符晓波.克拉玛依市建成新疆首个“国家生态区”[N/OL].新华网,2013-03-22.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3322/140337.html
[2]赵悦.我区公布第一批低碳试点市县、社区名单[N/OL].新疆经济报,2016-05-12.http://news.hexun.com/2016-05-12/183821204.html
[3]克拉玛依市上榜第一届“气候奖”[N/OL].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2018-05-15.http://news.sins.com.cn/c/2018-05-15/doc-ihapkuvm3424622.shtml
[4]原磊.智慧石油渐行渐近[J].中国石油企业,2019(3):58.
[5]陶双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经验对河北的启示[J].河北金融,2019(8):33~35,50.
[6]阿卜杜凯尤木.新疆推进绿色金融问题探讨[J].纳税,2018,12(24):195~196.
[7]赵建国,衰井香.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验与启示[J].北方金融,2018(8):42~46,51.
[8]陈蕾.绿色项目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616~620.
收稿日期:2020-02-16
基金项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编号;2014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項目(编号:71563052)
作者简介:胡方芳(1984-),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陈前利(1981-).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