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唱响“爱的主打歌”

2020-08-06丁昌爱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学教育局疫情

丁昌爱

2020,岁在庚子,大疫来袭,十堰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教育怎么做?因疫情陷入贫困境地的学子如何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和一线教师如何“答好这道题”,让“教育灯火”持续照亮偏远、贫困、特殊家庭?非常时期,教育使命在这场疫情防控和教育脱贫的战场上砥砺前行,只有一个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坚持民生至上,让政策“组合拳”更有力 ——控辍保学“工作有思路”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十堰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防流控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市教育局统筹各类扶贫、惠民政策,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的要求,不断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及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家庭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學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非寄宿学生纳入资助范围,按照寄宿生补助标准的50%给予资助,同时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春秋两季开学检查的必检项目,纳入学校和校长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疫情突如其来,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巩固控辍保学工作成果,确保疫后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返校入学,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疫后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制订留守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入学、教学管理、家校共育等实施方案,坚决杜绝因疫情导致新的失学和辍学现象发生;按照“双线控辍保学”机制要求,对留守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返校情况逐一核查,及时了解、掌握其家庭情况和学生思想动态,对未能如期返校的学生要联合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耐心做好劝学复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力度,联合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开展关爱活动,充分利用班(队)会、晨会和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关注其身心变化,关心其学习状况,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环境。

坚持教育公平,让保障机制全面覆盖——网络学习“困难有人管”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任何困难在它面前都变成了“纸老虎”。

十堰市教育局全面整合调集优质资源,依托国家中小学网络云、湖北教育云等学习资源平台,通过网络、电视、移动终端等方式,为全市中小学搭建在线教学“空中课堂”,确保生命成长“不断线、不降质”。据在线教学初期开展的全面排查显示,全市各地各学校参加在线学习比例超过95%以上。面对“最后一公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瞄准目标精准施策、最大努力减小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城镇郊区部分家庭因硬件问题导致的学习差距当作最重要的工作。

3月18日,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心学校获悉,该镇48名学生由于移动设备、网络条件差,无法正常参加网络学习。丹江口市教育局与相关部门协调,共同开展“手拉手”爱心手机、爱心网费捐赠活动,电信部门服务同步跟进,赠卡、赠流量、查网速、保畅通,切实解决困难学生无法上网课的难题。与这48名孩子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竹山县文峰乡轻土坪村9名学生。在竹山县政府的统筹下,县教育局、科经局等部门组成专班,为该村建设无线网络基站,一举解决网络信号不稳定、孩子上课难的问题。

张湾区教育局认真摸排、确定辖区内34名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为他们赠送了平板电脑和免费流量卡。4月28日,市九中、花果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的2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收到了十堰电信公司赠送的平板电脑,并获赠每月40G免费流量和200分钟通话的助学流量卡。

“我们一定尽快将这笔资金下拨到位,让党和国家的温暖惠及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为了确保学生到校后就能享受到营养改善计划,张湾区教育局和财政部门按160天、每生每天4元的补助标准,在复学前将2020年第一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划拨到校。

竹溪县教育局组织校长带头签订劝返“军令状”,动员班主任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因户因人施策,分类劝返复学。依托县职教中心成立控辍保学班,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依据学生的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方案。

“我们理应为孩子们排忧解难,这是职责所在。”为了配合十堰市孤山水电站220KV线路输出工程,郧西县涧池乡石婆沟村5月6日至12日白天停电。职教中心驻村扶贫干部唐龙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建议将村会议室改成临时教室,方便学生上网课,还义务担起这些孩子的管理任务。自4月以来,郧西县教育局共组织4000多名教师开展“清单式”家访,为居家上网课的学生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各地各学校借助电视、网络提供的免费直播、点播课程以及配套的数字资源,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和技术手段,帮助解决在线课堂网络拥堵、学生视力下降、无人监管等问题。据统计,在5月6日和5月20日顺利完成的基础教育阶段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平稳复学的工作中,十堰市无一例因贫困失学。全市415583名学生通过收看教育部、省教育厅推送的课程和学校教师直播等方式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比例近100%,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立德树人,让学生学得好成长快——精准施策“育人有方法”

在凝聚战疫精神的坐标之下,“不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故事越过崇山峻岭,在“空中课堂”中交汇、升华。

自2月中旬至今,神农架林区一处山顶上,经常出现一个独特的由一把雨伞、一把椅子、一部手机组成的“三尺讲台”。家住神农架林区红坪镇高坪村的竹溪县龙坝镇中心学校教师李超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匆匆赶往山顶(网络效果相对稳定的地方)开启他的“主播之旅”。4月2日,一场大雪致使高坪村全村停电,李超花费几百元租用私家车连夜赶往红坪镇,在镇上宾馆连住3天,用行动兑现着教师的承诺。

在车城高中教师杨爱华的班上,有6名学生因备考艺术院校滞留北京、杭州等地。这些孩子大半年没有学习文化课,突然以线上形式回归课堂,节奏跟不上、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听不懂。针对这些情况,杨爱华组织他们线上座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方法指导,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疫情期间,竹山县上庸镇九华教学点58岁的教师周克文,带着闲置10余年的“小黑板”,每天穿梭在九华、大泉山两村之间,为该教学点8名学生“送教上门”。

东风61小学有78名学生家长奔赴抗疫一线,该校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电话沟通、视频连线、网络交流等方式对“逆行者”的子女进行一对一辅导。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许多家长陆续复工,“空窗期”的学习任务如何落实?学习质量如何保障?市五堰小学等多所学校通过“云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他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纳入监管体系,加强课外阅读、强化过程评价,研究解决部分家长复工后出现的失管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方法欠缺,交流不适,亲子矛盾日益突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建立学情台账,主动联系有焦虑情绪的家长,适时提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减少负面情绪带给家庭的次生伤害。张湾区开通心理服务热线,主动关爱和服务贫困、单亲以及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郧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设立心理辅导热线,开展心理辅导752人次,保障线上教学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加试题,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不确定因素。疫情期间,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在全力打好政策资金落地战、控辍保学攻坚战、立德树人行动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我们将借助政策和资金等杠杆的调节作用,充分挖掘‘互联网+教育的潜力和潜能,直面民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让更多贫困地区、困难家庭能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华伦如是说。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保学教育局疫情
江都市教育局
战疫情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