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TI数据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结构网络

2020-08-06胡绮莉王湘彬李芸菲宋英杰孟凡华张思斯赵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白质受试者大脑

胡绮莉,王湘彬,李芸菲,宋英杰,孟凡华,张思斯,赵小虎*

(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40;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6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 AD)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治疗措施[1]。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被认为是AD临床前期,已成为衰老和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重点[2]。基于脑网络角度研究MCI可为探索其发病机制提供新视角。人脑网络可分为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既往研究[3-4]多关注于MCI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变化,对其脑结构网络相关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5-7]。本研究基于DTI数据构建脑结构网络,探索MCI患者脑结构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属性及其特征性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26例MCI患者(MCI组),男18例,女8例,年龄60~83岁,平均(73.8±7.4)岁;同时收集27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NC组),男19名,女8名,年龄61~85岁,平均(74.3±6.4)岁。MCI组纳入标准:①主诉或代诉记忆减退,病程超过3个月;②认知能力评价:根据不同受教育程度,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对患者进行评分,文盲17分、小学≥21分、中学及以上≥24分;③存在记忆受损客观证据;④日常活动能力无显著缺损或轻微受损;⑤未达痴呆标准。排除标准:①其他痴呆核心症状或显著特征,如帕金森病、额颞叶痴呆等;②明确卒中史;③头颅MRI提示存在广泛或多发脑梗死、严重白质病变、肿瘤、脑出血等器质性病变;④其他引起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疾病或药物过量或滥用;⑤重大系统性疾病或不稳定医疗状况;⑥抑郁症;⑦MRI禁忌证。本研究经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LL(H)0-12-36],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eimens Verio 3.0T超导型MRI系统行颅脑MR检查,配备标准头部线圈,以泡沫垫固定头部;扫描参数:轴位DTI,TR 13 100 ms,TE 92 mm,层厚2 mm,层间距 0 mm,矩阵128×128,层数70,Direction 30,激励次数NEX 2,b值0、1 000 s/mm2。

图1 构建二值化脑结构网络示意图 A~B.MCI组(A)及NC组(B)全脑白质纤维束图; C.大脑结构网络节点图; D~E.MCI组(D)及NC组(E)结构网络90×90加权矩阵图

1.3 认知能力评估 由2名具有10年精神科工作经验的经过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MSE测试及Mattis痴呆评定量表(Dementia rating scale, DRS)中文版测试,评价其认知能力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年龄、MMSE评分及不同T值脑结构网络特征参数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受试者认知能力 2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83)。MCI组DRS评分(132.30±5.00)显著大于NC组(112.00±4.90,t=14.93,P<0.01),MMSE分数(27.35±1.55)显著低于NC组(28.33±1.33,t=2.47,P=0.02)。见图2。

图2 2组DRS(A)和MMSE(B)分值柱状图

2.2 2组受试者大脑结构网络小世界性差异 1≤T≤5时,MCI组γ=4.41±0.60,λ=1.13±0.02,σ=3.87±0.47;NC组γ=4.31±0.65,λ=1.13±0.01,σ=3.80±0.53;2组受试者大脑结构网络均同时满足γ>1和λ≈1且σ=γ/λ>1(图3),即大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性。

图3 不同T值时MCI组与NC组的γ、λ、σ值线图 A.γ值; B.λ值; C.σ值

MCI组Cp=0.41±0.03,Lp=2.62±0.25,Elocal=0.58±0.07,Eglobal=0.39±0.04;NC组Cp=0.41±0.03,Lp=2.50±0.23,Elocal=0.60±0.06,Eglobal=0.40±0.04。T=1、2、3、4、5时,MCI组Cp与N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5、0.82、1.03、0.04、1.15,P均>0.05);MCI组Lp均显著大于NC组(t=2.12、2.06、2.56、2.29、2.43,P均<0.05);T=2时,MCI组Elocal低于NC组(t=2.32,P<0.05),T=1、2、3、4时,MCI组Eglobal均低于NC组(t=2.06、2.43、2.32、2.29,P均<0.05)。见图4。

图4 不同T值时MCI组与NC组小世界参数CP、LP、Elocal、Eglobal的线图 A.Cp值; B.Lp值; C.Elocal值; D.Elocal值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人脑网络大致可分为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基于MRI研究发现人脑结构网络主要与脑区体积、皮层厚度、白质FN等相关[10-11]。ZHANG等[6]测量遗忘型MCI(amnesia-MCI,a-MCI)患者脑区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并构建皮层网络,发现其脑结构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BAI等[5]基于DTI数据以FN为阈值构建aMCI患者的脑结构网络,发现其存在小世界属性。本研究结果显示MCI组及NC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前期研究[2]还发现MCI患者的大脑fMRI网络同样具有小世界特性,且较正常老年人增强,为MCI患者大脑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提供了支持。

本研究比较MCI组与NC组大脑结构网络小世界参数变化,发现MCI组的小世界属性本质相比NC组未见改变,但其内部网络特征发生了改变,MCI组LP高于NC组,而Eglobal、Elocal降低,提示MCI患者脑结构网络局部信息传递能力和脑区之间信息整合能力受损,这对从网络角度研究MCI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Lp和Eglobal度量全局网络信息传输能力;Lp越短,Eglobal越高,远距离脑区间信息传输效率越高[12]。SHU等[7]发现多领域型aMCI患者脑结构网络Lp显著增加。DAIANU 等[13]认为MCI患者Eglobal相比正常受试者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可能由于MCI患者白质纤维束受损,远距离脑区间信息整合、传递能力下降。Elocal反映网络局部信息传递及处理能力[14]。BAI 等[5]基于DTI观察MCI患者脑结构网络,发现其额顶叶内部分区域Elocal显著下降,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MCI患者脑功能网络Elocal较正常老年人显著增高[3],与结构网络结果相反,提示MCI患者结构网络局部信息处理能力受损,但功能上出现了补偿机制。ZHANG等[6]发现MCI患者Lp下降;SHU等[7]观察到多领域型aMCI患者CP升高;BAI等[5]指出MCI患者额顶叶部分区域CP显著下降。本组结果与上述研究不尽一致,原因可能为:①大脑损害程度在疾病不同阶段有所不同[15];②网络构建方法不同,文献[6]以MD值构建网络,而本研究采用FN值构建网络;文献[5]虽亦以FN为阈值,但只观察了FN=3的结构网络;③样本量较小。

综上所述,MCI患者大脑结构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但其小世界特性受损。

猜你喜欢

白质受试者大脑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最强大脑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脑白质改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