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涵
——以昆山市周庄镇为试点

2020-08-06徐秋明

江苏地方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志书周庄

◎ 徐秋明 徐 同

(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江苏昆山215300)

提 要:如何鉴古思今,以文化底蕴支撑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命题。该文从昆山周庄镇逐步构建以传统志、旧志、名镇志、影像志、口述史、年鉴 “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的形成路径、创新要点、发挥成效进行剖析,探讨构建地方文献体系对延续地方文脉和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名镇·周庄影像志》拍摄过程中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中,地方志工作就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编一部资料文献性质的综合性志书,但如果上升并放大到社会层面的地方志事业,则地方志就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还有很多新的领域需要延展和开拓。昆山市地方志部门历时12年,以周庄镇为试点,强化规划和指导,探索构建了完整的、立体的、纵深的“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从依法编修第一轮、第二轮乡镇志书到试点编修《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从传统的纸质志书到动态有声音、有场景、有图像的《中国名镇·周庄影像志》;从传统文字静态描述到重在展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周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决策的鲜活史料,保留一代人的公共记忆《周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口述史》;从挖掘、点校、出版《周庄旧志三种》到记录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周庄年鉴》,周庄“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实现了从体例、载体、形式、途径等多方面的创新突破。

一、“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的形成过程

1.从首轮时段来看,周庄正处于开发前期,需要根据资料,恢复景点,讲好周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首部新编《周庄镇志》于1987年4月正式启动,历时3年半完成。1992年5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公开出版,1994年、2001年两次分别获得江苏省优秀志书评比一等奖。该志填补了由于清末至民国时期时局不稳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举而空缺的一百多年历史。同时利用修志搜集到的清《贞丰拟乘》材料,恢复了“周庄八景”,其中雨花庵废圮,小桥浜淤塞,故以“指归春望”“钵亭夕照”易之,由里人许南湖重新配诗记之。修复明代张厅,清代沈厅及南社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4次酣歌痛饮的迷楼;重建了沈万三水冢等;挖掘了“三月廿八汛”传统庙会,吃讲茶、阿婆茶等传统习俗,处理协调邻里关系;沈万三与周庄、陈逸飞与双桥的故事更是享誉海内外,对促进周庄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从二轮时段来看,周庄已发展20年,需要回头看,系统地编纂通贯古今的镇志,同时整理点校旧志。第二轮的《周庄镇志》,于2007年6月启动,历时7年完成,2014年7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2017年在江苏省优秀志书评比中获得乡镇类唯一“特等奖”。为了更好地满足海内外游客了解周庄的需要,向世人提供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周庄样本,并保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轨迹,该志贯通古今,横览周庄各个领域,力图用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审视周庄。在此基础上,突出周庄水乡河湖圩屿、拱梁津渡、文物胜景、古镇保护、旅游、沈万三、名人与周庄等地方特色,并注重村庄变迁、姓氏宗族等社会性、文献性资料,同时注重与“中国第一水乡”相匹配的审美表现,融志书的资料与周庄自身的水乡气息、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同时,2014年,《贞丰拟乘》《(光绪)周庄镇志》和《贞丰里庚申见闻录》三种旧志经点校、整理后,由广陵书社结集出版《周庄旧志三种》。建立起周庄自清以来可查可用的志书体系。其中《贞丰拟乘》编纂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属乡镇志中的先驱,民国《吴县志》给予其极高评价。

周庄镇“六位一体”相关地方文献

3.发展到新时期,扩大对外宣传需要,编纂名镇志、影像志、口述史。一是中国名镇志。2014年9月,启动编纂《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作为全国四部试点之一,历时1年半,2016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5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首发。2018年,作为中指组首批“走出去”工程试点之一,《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英文版)》在海外出版发行。传统志书强调“述而不作”,忽略对记载内容的本质研究和对志书内在精神层面的探求。由于志书可读性不强,对地方地情历史的普及作用难以显现。如何开发“信史”作为普及读本,满足当代人现实用志的需求,在讲究体例的基础上,更重视所记述内容的实际功用,《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作出了探索实践且取得热烈反响。二是中国名镇影像志。突破传统志书的局限,把过去30多年沉淀的历史智慧和遗存的平面图文资料、通过数字化的影像志站起来、动起来、响起来。2017年4月22日,中指组在周庄召开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名镇影像志”启动大会。作为全国第一部名镇影像志,《中国名镇·周庄影像志》历时2年,于2019年4月20日在央视七套首播,开创了全国名镇志编纂的崭新历史。随后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转播。三是周庄口述史。在1992年版《周庄镇志》、2014年版《周庄镇志》、2016年版《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和2019年4月在央视七套播出的《中国影像志·周庄》中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但囿于方志的记述文体,并不能将周庄20世纪80年代初至中共周庄镇第十一届委员会,这段从“横向联合”到“四条龙”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继而因地制宜利用古镇资源开发旅游业的改革创业史浓墨重彩地展现出来。因此,口述史项目于2017年和影像志项目同步启动,历时二年,2019年9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周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口述史》是全国方志系统第一部口述史著作,在2019中国名镇(周庄)论坛首发,中国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均有报道及转载,引起各方关注。

4.为第三轮修志积累资料,同时也是对外推介需要综合性地情文本的需要,编纂周庄年鉴。由于昆山市下辖的11个区镇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众多的新举措、新路径、新成就在《昆山年鉴》中难以全面、翔实记述。乡镇年鉴作为县级综合年鉴的拓展和延伸,可为研究制定乡镇战略,提供实践活动和历史智慧,同时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解政府信息的平台,增强百姓的家乡认同感和文化自信。2018年4月,《周庄年鉴(2018)》率先在苏州市启动编纂,年内由广陵书社公开发行。开本选择上摒弃年鉴常见的“重大厚”,选用更易携带的小开本,排版上也更加注重图文结合,使得可读性更为增加。在篇目设置上也尝试创新,开篇设置“特别报道”,取消原概览中的综述,将全镇年度内最关键、最热门、最关心的事项采用报道的形式呈现。在篇目设置上注重结合地方特色,设置了“休闲旅游”“遗产保护”等特篇。2019年开始一年一鉴,《周庄年鉴(2019)》年内如期出版。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右三)向大英图书馆赠送《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英文版

二、“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的创新之处

1.就全国范围而言,“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具有“独一无二”性。至2019年底,周庄镇完成了以“综合志、旧志、名镇志、影像志、口述史、年鉴”组成的“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构建,从纵深历史到当下记载,从文本到影像,从官修志书到口述记忆,周庄做到了地方志所有内容的“全覆盖”,这在全国来说,应该是唯一的。

2.就地方志系统而言,“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具有“可复制”性。昆山市地方志部门以周庄为试点,以一、二轮综合镇志编纂为基础,逐步开展旧志整理、年鉴编纂、名镇志、影像志、口述史等等工作,并将此经验逐步复制推广到其他区镇,实现了4个“全覆盖”:昆山所有乡镇二轮修志完成“全覆盖”;周庄、锦溪、千灯、巴城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编纂中国名镇志“全覆盖”;9个区镇14种乡镇旧志全部点校完成“全覆盖”;已有6个区镇完成年鉴编纂,2020年将实现区镇年鉴的“全覆盖”。由此逐步推进各区镇纵深地方文献体系的构建和昆山全市范围内横向志、鉴网络的构建。

3.就周庄镇地方而言,“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对现实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系统、纵深、立体的地方文献体系为周庄古建筑修复、古镇风貌复原、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并在对外宣传、重大活动、对外招商、交往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研究周庄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历史借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工作成效

周庄镇“六位一体”的地方文献体系的构建,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内涵支撑,为科学、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同时利用完整的地方文献,激发爱乡爱国情怀,培育社会责任感,实现以文化人。在实践中,地方文献体系的完整呈现,为周庄旅游开发、镇貌更新提供了依据,为推介周庄、宣传周庄提供了样本,为记录发展、反思过往提供了载体,为延续文脉、激发情怀提供了平台。

1.对外界而言,是推介周庄最为权威的“宣传书”。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出国访问时多次携带《中国名镇志·周庄镇志(英文版)》作为赠书;周庄名镇志英文版在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亮相,进一步宣传了古镇周庄独特的水乡魅力和人文环境,助力世遗申请;重大招商推介活动及节假日,《中国名镇·周庄镇志》《周庄年鉴》都是必备礼品用书。这一系列的地方文献成果,已成为周庄对外推介的最好载体。

2.对百姓而言,是保存乡愁最为信任的“传家书”。

以地方志独有的文化内涵为支撑,创新读志用志形式,以影像、图文、口述等形式让志书走进百姓身边,走出本镇本市,保留乡愁乡思。周庄地方文献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得到广大本地居民、投资客商以及热爱周庄的人士的广泛认可。

3.对政府而言,是乡村振兴最有价值的“参考书”。

地方文献体系完整记录了周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不仅对周庄探索的经验和历史智慧,有了完整的记述和传承,同时也用地方志全面翔实地记录新时代下周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弘扬乡村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文化自信。以周庄镇祁浜村为例,在乡村旅旅游规划、党群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讲习所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资政作用。

4.对地方志系统而言,是三轮修志最精准有效的“历史文献”。周庄“六位一体”地方文献体系,从不同时间段、不同角度记录周庄历史。旧志和一、二轮综合镇志完整地保存了周庄有史以来的历史变迁;名镇志、影像志充分展现乡村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资源;口述史原真性地展示了周庄在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艰难历程;年鉴科学全面地记述乡村振兴过程中年度成就和大事要事。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志书周庄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落日之下的画卷
可圈可点
周庄古镇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