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06吴荣毅阳江市第三中学

灌篮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验组身体素质专项

吴荣毅 阳江市第三中学

一、引言

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育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中做出的自适应性改革。也正是因此,近些年微课的应用与普及,已经逐步成为了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那么,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成效究竟如何?会对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和立定跳远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理清上述问题,本文就基于对比实验的思路开展了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二、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

(一)实验对象

本研究以阳江市第三中学4个班的212名学生(每班53人)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年龄介于15-16岁之间,均无不适合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身体类疾病。

(二)实验方法

实验遵循对比实验的思路进行,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实验实施流程具体如下:

(1)实验分组。正式对实验对象施加实验刺激之前,首先进行了实验分组,将212名实验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2个班,各有学生106人。

(2)实验前测。分组完成之后,对参与实验的所有学生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和立定跳远测试,以了解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基础和立定跳远运动基础。其中,在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中采用的测试指标为50米跑、纵跳摸高和三级蛙跳。

(3)给予实验刺激。基于微课组织实施实验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教学,即:针对立定跳远教学中的知识点、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等录制教学微课,并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展之前,提前7-10天左右利用班级微信群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借助微课自行进行学习,并可根据每次微课的内容设置问题或者是练习任务。进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之后,基于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讨论和练习。对照组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组织开展立定跳远教学。

(4)实验后测与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再次针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和立定跳远成绩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针对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利用SPSS19.0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1.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数据及对比结果

在正式针对两组实验对象给予实验刺激之前和一个学期的实验结束后,分别以50米跑、纵跳摸高和三级蛙跳为指标,对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进行了测试,并针对前后两次测试数据在SPSS19.0中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观察表1中数据可知,在正式开展实验对实验对象施加实验刺激之前,两组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十分接近,并且在将两组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时,无论是两组学生的50米跑测试成绩,还是两组学生的纵跳摸高测试成绩,抑或是两组学生的三级蛙跳测试成绩之间,得到的P值均大于0.05。这说明,针对两组学生正式施加实验刺激之前,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方面具备同质性。

表1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数据及对比结果

但是,在历时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结束后,两组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却出现了明显不同:(1)在50米跑和纵跳摸高两个指标上,对照组学生的测试成绩虽然相较于实验前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50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值仅比实验前测得的平均值提高了0.05秒,纵跳摸高测试成绩的平均值仅比实验前测得的平均值提高了0.02米。并且在针对对照组学生前后两次50米跑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时P值大于0.05,在针对前后两次纵跳摸高测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时得出的P值也大于0.05,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组学生的测试结果则明显不同,实验组学生50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值相较于实验前提高了0.26秒,且方差分析得出的P值小于0.05;纵跳摸高测试成绩的平均值相较于实验前提高了0.09米,方差分析得出的P值也小于0.05。(2)在三级蛙跳测试中,对照组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从实验前的4.95米提高到了实验后的5.02米,提高幅度为0.07米,且将前后两次测得的三级蛙跳成绩进行方差分析得出P值小于0.05,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实验后的三级蛙跳测试成绩相较于实验前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从实验前的4.97米提高到了实验后的5.45米,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学生更大,为0.48米,且前后两次测试成绩方差分析得出的P值小于0.01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并且针对实验后两组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横向对比还发现,原本实验实施之前三级蛙跳测试成绩非常相近的两组学生,实验后测得的成绩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应用微课组织实施立定跳远教学的实验组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幅度更明显,发展情况更好。说明,微课在高中跳远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2.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数据及对比结果

除了前后两次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进行测试之外,正式给予实验对象实验刺激之前和一个学期的实验后,还前后两次分别对参与实验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进行了测试,并同样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数据及对比结果

观察表2中数据可知:给予实验刺激之前,两组实验对象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相差无几,实验组的成绩均值为1.92米,对照组的成绩均值为1.93米,非常接近,并且在利用SPSS19.0进行方差分析时,P值大于0.05,无显著差异。可知,给予实验刺激之前,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运动基础具备同质性,确保了一个学期的实验后两组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之间的可比性。

进一步观察表中实验后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可知,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之后,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照组学生的成绩由实验前的1.93米提高到了实验后的2.02米,提高幅度为0.09米,并且经过方差分析发现前后两次测试的成绩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接受实验刺激之前测得的成绩为1.92米,实验后测得的成绩为2.13米,提高幅度为0.21米明显大于对照组,并且前后两次测得的立定跳远成绩之间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此之外,将实验后测得的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得出的P值也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之后,采用微课组织实施立定跳远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已经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由此可知,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立定跳远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

(二)分析讨论

综合上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应用微课组织实施立定跳远教学的实验组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更好,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提高幅度更明显。说明,微课在高中跳远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立定跳远运动技能的掌握均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

(1)经过课前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知识、要领或是练习方法。此时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就无须再次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因此,相较于常规教学中需要从头到尾详细讲解示范的情况,微课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而节省下来的时间,一方面可以用于重难点的针对性讲解与讨论,加深学生对技术要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吸收;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技能练习,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水平。

(2)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拓宽了立定跳远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常规立定跳远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运动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高,教师讲解示范的技术动作很快就能够学会。但是有些学生的运动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即使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和示范才能够理解。这样就使得常规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不得不因为需要照顾这部分学生而放慢教学进度,也可以说所开展的立定跳远教学是“等待下的同步走”,教学效率显然不够理想。但是在采用微课组织开展立定跳远教学时,由于在课前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学和讨论,并且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微课”这种使用便捷的自学素材,设置了因人而异的自学任务。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反复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在进入课堂教学阶段时,接受能力就会更好,教学成效也会更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历时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表明:应用微课组织实施立定跳远教学的实验组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更好,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提高幅度更明显。从而验证了微课在高中跳远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和立定跳远运动技能掌握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建议

微课在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均大有裨益。因此,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体育任课教师应积极尝试运用微课组织开展高中立定跳远教学,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实验组身体素质专项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锻炼
新发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