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元”育人培育工匠精神
2020-08-04赵聪梁海兰
赵聪 梁海兰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校企“双元”育人”,加强校企合作,双元双主体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实训实践基地、打造教师团队、培养工匠精神等,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关键词:双元;校企合作;工匠精神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双元”育人是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具体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就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创新驱动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一、校企“双元”育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1.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力发展和重点特色企业的崛起,对技术高、能力强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双高”建设及1+X改革试点等,特别是职教20条的出台,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更加可操作性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部分高职毕业学生不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所学技能与企业需要不同步,存在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企业招聘不到人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行校企“双元”育人,这是落实国家政策,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能解决高职院校供给及企业需求不平衡的问题。
2.符合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要求
大力弘扬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工匠精神”要求具备技术精湛、品德高尚、精益求精,有团结协调能力的综合素质。当前高职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专业所要求的技术技能,但对企业文化及企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还不够,这就需要更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元”育人能很好的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欠缺,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校企“双元”育人存在的不足
1.政策支持还不够
因目前尚未出台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文件,导致目前校企之间的合作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文本规定,仅凭借校企双方的约定来实施,大部分公办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对双方利益的分配没有相关规定,这些都限制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部分企业因没有政策支持及优惠举措,参与高职办学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双方探索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院系,部分高职院校和企业也进行了探索,但还难以普遍推广,对管理权限及双方利益的分配还存在不明晰的情况。总之,政策上支持力度还不够,也影响了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2.企业深入参与高职教育不够
企业是追求经济和社会利益,同样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也是如此,但目前的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大多局限在学生实习实训、企业招聘和校企双方员工互访参观等,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也是一种工作状态,而非简单学习状态,企业指导老师指导还不够。部分企业愿意参与到高职教育中,与学校共建混合制二级学院的意愿也很强,但因政策及其他的原因,普遍参与度还不够。
三、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1. 校企共建专业
校企双方应该共同推进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应该以专业大类为依据与企业开展合作,双方共同调研专业发展及专业定位,按企业行业需要,形成以企业需求为目标、能力培养为结果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以实习实训、技能大赛、创新创业为载体的培养方式,及时调整或新申报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专业,形成特色专业群。
2.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合作,成立课程改革实施小组,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标准、考核方式等,将企业生产标准引入课程中,学校可组织教师经常到企业一线,参与企业招聘和生产环节,对企业一线用人需求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中,把企业的用人标准转化为学校的教学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共同开发在线课程、网络课程等,建设教学资料库。
3. 校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校企双方应全力打造兼具实习和生产相一体的基地,既可以作为学生上课实训场所使用,平时又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培训,或企业生产基地使用,学生实习实训使用的是真实的生产装备和场地,严格遵守企业生产规定,这样就直接让学生通过实训和具体工作相结合,有效避免了所学与所用的不一致,能提高技能的养成,掌握就业所需职业能力。
4 校企打造“双师双技”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引导者,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就需要培养“双师”教师团队,校企双方应组建一支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等人员组成的教师团队,加强教师团队培养,积极培养成为“双师双技”人才,即学校专业教师可以聘为企业顾问及一线人员,高职院校聘用企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双方互通,共同锻炼,以同时具备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形成双向引导。
5. 探索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探索多元化办学主体,引企入校,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目标,以企业化的管理,将企业的标准与二级院系发展融合,实现灵活的办学形式。积极推动“双元”育人,校企明确权责,学生入校即与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办学中,学校承担基础理论课教学,企业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践环节不少于50%,日常学习中学校学习企业标准,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去企业工作,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实现课堂与工厂的有效对接。
6. 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
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双方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将企业生产作为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实训过程变成真实的生产工作过程,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教学中,把企业标准、规范作为重要的教学环境,利用“職教周”“文化节”等活动及讲坛等方式,邀请大师、企业能工巧匠为学生授课,组织学生到大师工作室、企业车间参观等,培养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养成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