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治学:对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2020-08-04王翔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文科批判性研究生

王翔

摘要:本文简述了“批判性思维”提出的背景和概念定义,梳理了美国“批判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高校“批判性思维”教育现状进行对比,明确了我国研究生文科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并提出建议。

一、“批判性思维”的提出背景和概念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素质人才成为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目标逐步发生变化,这对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要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批判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批判性思维指导创新活动的具体实践,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创新。

所谓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或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的作出主张的过程”[1]。它主要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批判精神体现为:习惯性质疑,善于反思,具有创造性,善于联想,评价观点客观、公正等思维习惯;批判技能表现为:分析、推理、解释、归纳、演绎、评价和自我调控等。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二者相辅相生,缺一不可。批判精神表现为“勇于批判”,批判技能表现为“善于批判”[2]。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主题要有意识的进行批判性思考,第二个层次是在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具有批判性特质的行为。

二、美国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批判性思维运動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对国内高校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美国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新知识越来越多,但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落后于其他的工业化国家。当时的美国学者把社会运作的规则比作一架傻瓜相机,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只是能够熟练使用这架相机的人,而能够改进或者发明新相机的人却越来越少,他们把具备后者这种能力的人称为“科学知识份子”,美国的调查研究表明,“科学知识份子”的数量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这让美国的教育家们有所警觉。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思维这一带有反思性质的思维方式逐渐受到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注意,批判性思维运动拉开了大幕。

除了把“批判性思维”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外,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这对于授课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须自己先接受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再把这种能力教授给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从问题的准备,到提供有关资源,从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到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从在关键点上对学生进行提示、启发和引导,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估,教师成为“场外教练”。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课堂里,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一个引路人,老师传授的也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式,辩证思维的能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欧美高校的课堂里,老师可能会盘腿坐在课桌上和同学们讨论,学生会可以毫不畏惧的说出自己看法,各种新奇的教具走进课堂,各种奇思妙想在教室里碰撞,擦出知识的火花。而我国的高校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一点,教师讲课仍然以教材课本为主,以考试通过率和高分来衡量教育水平,我们要想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就要向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学习,从根源上改革教育模式,培养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中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和建议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为主题,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其宣言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批判性思维[3]。中国高等院校正在逐步融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之中,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硕士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很多国内顶尖大学都先后开设了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例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但是从效果来看,中国目前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教育部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更是差距明显,我国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任重道远。

研究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如果不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然而,王迎超等人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 (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Inventory,CCTDI),对国内9所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上较弱.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文科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上弱于理科研究生[4]

结合学者对我国文科硕士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研究和本人自己的感受体会,对硕士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小建议。

(1)从死记硬背走向批判思维。我们周围不乏存在这样的人,他们认为文科就是死记硬背,不可否认,记忆是文科学习的基本功,是文科学习的起点,但不是最终目的。研究生不能只限于做到记忆,而应该像更高级的能力转化,那就是批判思维,只有理解、运用,知识才能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2)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参与。被动的学习效果远不及主动探求知识的效果更加深入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研究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进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讨式、启发式、师生平等、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相互质疑和共同探索的对话型教学模式。

(3)建立创新团队合作和创新平台。该团队的类别可以有导师驱动型、平台驱动型、兴趣驱动型、项目驱动型等。形成以研究生为主体、以批判性思维培养和科研创新为目标、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的研究型群体。

参考文献

[1]青年认知心理学家之会 (19 93 ),(认知心理学家谈教育》,65页。京都:北大路书房。

[2]张梅,印勇.批判性思维:研究生开启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9):29-32.

[3]UNESC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R] Paris:UNESCO .1998.

[4]高虹,刘惠琴.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研究型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54-55.

猜你喜欢

文科批判性研究生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