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意蕴

2020-08-04朱巧香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意蕴伦理共同体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连通了中国梦和世界梦,把中国未来和世界未来相统一,把中国生态文明和全球生态文明相融合,为人类生存及持续发展做贡献。在全球范围内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生态领域生成生态系统共同体,是十分漫长且坎坷的过程。本文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意蕴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伦理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定和平发展之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该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全球视野以及世界胸怀,有助于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中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为人类构建公正公平的国际秩序以及落实全球治理做出贡献。基于哲学视角而言,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对于人类命运的价值追求与终极关怀,其是以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为依托提出的。这一价值观凝聚了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不仅是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亦是我国外交的根本战略,具有坚实且浓厚的哲学基础。一般而言,人类生活势必具有伦理性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归属伦理共同体,习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阐述有着显著的伦理特性,具有浓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念

和谐作为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范畴,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共处亦是和谐价值观念应具备的义理。和谐不但要求人际和谐、世界和谐以及社会和谐,亦注重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共处。但是伴随工业革命发展,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提升,摆脱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生存境地。同时,因人类发展历程中对于自然无规划、无节制且无限度的汲取,致使人和自然间的矛盾持续深化,关系也不断恶化。当前,在全球各地与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人类都面临着生态自然对其的报复,因此有效解决当下生态危机十分迫切。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观念应运而生。习总书记强调在生态领域注重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视作目标,落实世界健康持续发展与人类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生,是人类繁衍的一种重要基础,以此为跳板,国家领导人提出生态道德观,强调把道德关心延伸至人和自然当中,真正尊重、顺应与保护自然生态。基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其可由人与自然的共生,来彰显出“共同体”意识的生态伦理内蕴,是生态自然界对于人类活动的是非、善恶及荣辱的评判理据。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依托的生态道德观念,积极引导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明确正确及科学的生态观念,是发展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驱动力与支撑点。

二、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念

在生态领域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伦理观始终存在争议,但是两者都没有针对人和自然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界定,两者均有着一定局限性。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中指出,人和自然归属生态自然观,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且不可分割。其不仅肯定自然价值,明确遵循生态细细客观发展规律的意义,也不否认人类正当利益,提出人可为了自身发展和生存向自然生态索取。习总书记曾表示,人和自然间存在着共生关系,伤害自然生态势必会伤害人类本身。同时,习总书记反对人和自然处在对立面的价值观,认为只有切实认知到人和自然间和谐共处,将人类精神利益、物质利益与生态利益充分融合,才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健康与持续发展。人类需要发展,生态自然亦要发展,不可为人类持续发展忽略自然发展,更不能为自然发展而放弃与忽略人类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涵盖的人和自然为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观念,在于平衡人类发展和自然发展,并坚定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建设美丽清洁环境的生态全球观念

全球生态问题导致人类必须建立起共同体关系,集各方力量一同面对与解决生态危机。习总书记提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同致力于美丽清洁环境的建设,这展现出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生态方面的观念。具体而言,生态全球观念包含下述几个层面的生态伦理意蕴:首先,生态问题原因的全球性。全球生态问题生成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既有历史原因,亦有现实原因。前者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行,过于注重物质财富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对自然生态的过度索取,造成生态危机问题。后者一方面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弱、发展时间短,为快速摆脱贫困滞后采用生态换取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并因技术和经费不足,缺钱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处在国际主导地位上的发达国家,追求本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把重污染和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导致发展中国家甚至全球共同承担生态影响成本。其次,生态利益全球性。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质检互动交流愈发频繁,世界被逐渐联系为不可割裂的整体。美丽清洁的环境将会为人类带来生态利益,能够使其真正享受平等化的生态收益权利,满足人类对于洁净、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期待。而残破不堪的环境对人类发展会造成反向影响,减少人类生存及发展空间,约束人类实际生产潜能。基于此,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贯彻绿色低碳环保观念,从而建设美丽清洁的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和全球生态文明科学建设起到积极、正向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助于社会群体明确生态伦理观,推动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亦有助于人类美好愿景的充分实现,對促进全球生态问题治理、建设全球性生态文明具有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兰军智,潘伟华,王聪聪,王海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生命共同体思想解构[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2):45-50.

[2]穆艳杰,张可. 重建与反思——论生态视域下共同体思想之理论演进及中国范式[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27-33.

[3]朱培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伦理意蕴[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02):25-31.

作者简介:朱巧香(1966.1),女, 汉族,浙江义乌人,教授,哲学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意蕴伦理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