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0-08-04甘美泉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股权激励上市公司

摘要: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因此上市公司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已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股权激励使激励对象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是上市公司的长期目标。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改进措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企业价值

一、股权激励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股权激励的定义

中国证监会通过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将股权激励定义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基础,选取部分职工作为激励对象进行的长期性激励。即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通过获得公司的股权,使之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效果,让员工的自身目标与企业长远目标尽可能趋于一致。

(二)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者伯利和米恩斯首次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概念,之后Jensen和Meckling指出,由于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企业的所有者由于时间、自身学识和专业性程度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全面掌握和治理整个企业,所以市场中涌现出大批的职业经理人,掌握其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管理思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

2.人力资本理论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人力资源是一项潜藏的宝贵资源,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并且很大程度上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现代企业中,企业雇佣有能力、有经验的管理层为企业服务,主要是希望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经营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的价值,同时吸引管理人才为企业服务,企业会为管理人员提供丰厚薪资报酬。

二、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行权期限过短,长期激励效果弱化

企业绩效是判断股权激励能否成功的试金石,企业绩效好,代表股权激励效果显著;企业绩效差,代表公司现阶段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或是比之前更差。企业绩效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期限越长,反映的激励效果越真实。但上市公司计划有效期的设置普遍偏短,或者存在一种缩短股权激励期限达到输送利益的目的。

(二)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不健全

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首先,许多上市公司在绩效考核中所用到的指标均侧重于财务指标方向,但这些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其次,公司中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符合公司内部需求,不仅加大了上市公司的资本投入,而且考评效果会大打折扣。最后,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才是股权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强力保障,但大多企业的考核标准线制定不合理。

(三)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做支撑

激励对象努力工作达到激励方案所设定的目标,公司业绩增加、股价上涨,股权激励的作用才能实现。但前提建立在拥有有效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如果股价与公司的绩效水平相背离,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可能使管理层的努力付诸流水,挫伤其积极性,从而削弱了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容易受公司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公司的股价不仅会受到企业自身绩效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政策实施、宏观经济环境和投机行為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这种资本市场无序状态与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很难衡量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是否有效。

(四)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让股权激励机制发挥最大的价值,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部门构成。一方面,上市公司呈现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管理都会由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来完成,董事会疏于管理,监事会缺乏监督,两权分离就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较为普遍的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这就使得股权激励成为其利益输送的有效手段,董事长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信息,而中小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了解,企业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加之监事会的监督不到位或有故意舞弊现象,会严重损害中小型股东的利益。

三、对股权激励提出的改进意见

(一)完善股权激励制度,防范员工操纵

上市公司可以延长计划时间,制定中长期股权激励发展战略,或者制定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并存的激励模式来适应公司的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试行。同时,将长期股权激励机制与公司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结合,让激励对象的行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相一致。另外,监管部门应提高股权激励的门槛。延长行权解锁条件的期限,严格制定行权条件,防止利益的变相输送。制定内部操作违章行为的惩罚措施和公司资产损失的追回制度,遏制管理层以权谋私而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二)构建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

上市公司应加强上市公司业绩考核制度的建设,提高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一方面,在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时,指标的选择方面可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综合考虑。另一方面,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地区等外部环境设置具有公司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业绩考核指标应该做到灵活运用,做到让激励对象能够“跳一跳”摘到“苹果”,这样才能保证股权激励的有效实行。

(三)培养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

一是调动上市公司的参与程度,配合政府提出有效的市场改革机制;二是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应尽量避免行业竞争对经营管理者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快多层股权市场的建设,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并且将其纳入多层资本市场体系,改善优化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和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

(四)优化公司内部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一方面,要健全董事会制度。从公司的的内部治理有效性作为出发点,应将有经营管理权的管理职位与有实际决策权的董事职位进行分离,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避免权利集中于公司一人或几人手中。另一方面,应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并且就董事会和管理层存在问题时提出建议或予以纠正。在董事会、管理层及监事会三方达到良好的协同关系时,将改善企业内部治理,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 Jensen MC,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cial Electronics,1976,03.

[2]平蕴涵,杨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7(11):154+156.

[3]赵庆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8(16):82-84.

作者简介:甘美泉(1995-),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股权激励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