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0-08-04赖秀梅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赖秀梅

摘要:对于语文而言,其不仅是小学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将关系到其今后知识的掌握,并且也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作用,更好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终身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过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指导学生进行读、写,阅读素养的培养重视不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受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对于学生而言,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对其进行阅读素养的培养是最为有利的。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涯刚刚开始,是各方面习惯、素质形成的最好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才能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其全面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提高兴趣实现主动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学生有兴趣,才能够做到爱读、乐读[1]。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逐步提高,作为教师应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其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阅读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性的阅读,使学生爱上阅读,能够主动地阅读文章,并积极思考,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在学习《顶碗少年》,教师就可以选择民间的传统技艺进行教学,将传统的顶碗表演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技艺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学习实现思维发展

在过去的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逐字逐句的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内涵、作者思想与情感,在小学高年级,这种情况依旧存在,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一旦遇到考试或课外阅读的情况,没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自己无从下手。对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目标。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就提出以下问题:1、班长用缝衣针做的鱼钩,为什么却说是“金色”的鱼钩?2、你认为,当“我”看到班长艰难地咽下草根和鱼骨头时,心情怎样?3、如果你是老班长,你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4、你是怎样评价这位班长的?[2]通过问题提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分析,这样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中,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多样化阅读方法深化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对文章更加深入的理解,情感也得到深化。

如,细读法。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还不是十分完善,对于文章中的内容还无法很好地理解把握,这时就需要进行深入阅读,可以带着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资料查阅或请教教师,细化文章内容与情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3]

再如,快速阅读法。在小学阶段,有些文章是有一定趣味性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丰富自身的知识,这时学生就可以利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那些通俗易懂的文章,在此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帮助学生选择容易理解的文章指导其快速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也能够提高其阅读的效率。

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文章中的句子、段落十分优美,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进行摘抄记录,加深印象,深入理解,并做到学以致用,将这些摘抄的句子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如“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數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四、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为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便更好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以课内阅读作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丰富。如在学习《草船借箭》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其他篇章的内容。在学习鲁迅的作品后,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推荐给学生。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课外阅读也是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其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阅读更加感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活动的开案,如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课外读物数量比赛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让学生说一下自己阅读过哪些书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4]。通过阅读演讲,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种类的读物,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得以丰富,强化文化素养。

此外,教师可以设置阅读角,依据学生的阅读需要放置课外阅读读物,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让学生迅速的进入到阅读状态,丰富学生的阅读数量,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不同角度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美,更好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强化其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胤鑫.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38.

[2]盖成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39.

[3]谢景琤.语文情怀增内化 “四真”策略促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浅析[J].新教师,2020(01):55-56.

[4]牛玉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80.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