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构建,让优秀传统文化润育童心
2020-08-04吴月波
吴月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融入幼儿的血脉,需要幼教工作者创设适宜幼儿的学习载体。研究构建适合幼儿园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根据《3—6岁儿童學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年龄阶段发展目标、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的把握和教育建议,幼儿阶段的学习要注重直接体验和感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尊重幼儿兴趣和学习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给予幼儿恰当的支持。
研究基础。我园“十一五”期间开展了省级课题“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的挖掘与运用研究”,“十二五”开展了“在幼儿园民间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研究”。教师们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选择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和艺术活动,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其文化内涵、教育价值,提升了传统文化素养和研究能力,也调动了教师热爱传统文化、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全园形成了师幼践行传统文化、环境展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为课程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程架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园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选材内容、课程目标、领域整合、教学手段等的确定,主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的目标和建议。
课程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基于教育幼儿文明有礼、乐于助人,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善于表达,懂得感恩,初步培养共情力、爱心力、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养成教育目标重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其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诚实守信和热爱劳动的品质;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传统礼仪,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民俗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课程内容。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会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教育内容、元素、形式众多,但在幼儿园实施必然要选择适宜的内容和载体。关于中华古诗词,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比较熟悉,有时也会脱口而出朗诵几句。古诗中蕴含了很多教育财富,如古诗的合辙押韵蕴含的韵律美,古诗词的词语美等。还有古诗词的朗朗上口、易记易学易懂,都使古诗词成为幼儿习得传统文化的最佳选择。我园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确定了以下4个板块。
快乐学古诗——品读与感受。教学方法:通过朗诵、唱诵、说唱、手语等方式学习,表现、表达古诗词。国学与格言——情境与表演。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角色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领会《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大学》等国学内容。萌娃养美德——体验与探索。教学方法:把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培养、行为规范与古诗、国学格言结合,以作品表达的思想为主线,确定活动主题。巧手创环境——创设与熏陶。教学方法:围绕每月主题活动,师幼共建班级主题活动墙,通过定期内容展示,实现环境育人。
在校本课程的构建和思考中,我们将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把最适合的给予孩子”,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幼儿血脉,滋养幼儿心灵。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