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拙趣”理念下幼儿班级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020-08-04龚红艳

家长·中 2020年5期

龚红艳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建与装饰、主题墙环境创设能使幼儿产生主动探索主题活动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同时有意义的主题环境的创设,更有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促使其手脑并用,使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班级里的很多集体教学活动很难在“一堂课”上让幼儿“完全”接受全部的教育意义,为了能够弥补这些缺陷,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环境教育资源,为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并大胆尝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设良好的机遇条件。班级里的主题墙应是动态的,它能够随着幼儿的学习与探索需要而变化,它是为班级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及幼儿的各方面学习品质的主动发展而服务的。同时主题墙也是互动的,可以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最关键的主题墙“留白”,更是把班级主题活动的“生成”“发展”“变化”“结果”这些难以事先预料的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延展目标。

关键词: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主题环境创设的价值;幼儿主体

幼儿园班级主题环境创设是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提供服务和环境支持的。而幼儿园主题活动是根据教育活动目标进行选择和设计的。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课程模式,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一、幼儿园班级主题环境创设

(一)主题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的严丝合密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这个大课堂,是看不见的教师,教师应该时刻促使幼儿,引导其成为班级环境的主人。

引导幼儿在自己喜欢的、自己创建的环境中,运用自己的能力与智慧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同时在班级环境创设上要重视主题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整体性:主题内容发展轨迹的显现、幼儿学习轨迹的体现、师生互动的呈现、家园配合学习的展现。从而使幼儿的认识能力、技能发展能力在主题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一览无遗。

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注重幼儿处于该环境中的情感表达、品质道德方面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流程。

(二)幼儿园班级主题环境的添“能”加“力”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以主题为载体,充分调动多层次的整合功能,将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以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关注幼儿个体和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在班级主题开展的过程中,随之创设好的班级主题环境在这中间就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

例如:在《家乡的地铁》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的《地铁新工程》主题环境,就为该主题创设了主题墙:地铁大世界。其中有:地铁知识调查表、地铁是如何制造的、地铁线路图、绘画——我设计的地铁、如何乘坐地铁等轨迹板块。这些板块的创建,来自了幼儿自我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对知识的引导过程、家长与幼儿一起实践探索的配合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构建知识面的主导者,通过幼儿个体观察与欣赏其他个体幼儿的知识板块的结果,幼儿会对自身学习结果进行整合与揉捏,达到知识面相互补充的效果。而在该班级主题背景下创设的区域活动,就更能体现幼儿在学习探索知识过程的内化效果得以显现的过程。

二、幼儿园主题环境的有利发展

(一)体现发展变化

如今的幼儿园环境:环境色调统一大气,有环保的组合拼接多功能玩具柜,可以作为班级各个区域的隔断;各个区域都陈列着教师、幼儿收集的丰富的低结构材料,方便幼儿个人或小组选择性的操作,同时班级的整体环境会一改陈旧的传统分布,会以开放式区域活动环境进行分布。区角若在四周则腾出了中间的空地,区角若占用一半室内则腾出另一半空间,以便保留集体教学的位置。在此,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的意图正在尽可能地客体化,教育目标隐蔽在环境和材料中,并且在个体操作和集体教学的互补中得到实现。

例如:常州的地铁2号线即将开通了,幼儿园附近就有一个站点。很多孩子产生了疑问:地铁都是在地底下开的吗?地铁会掉头吗?怎样乘坐地铁……在孩子们的交谈中关于地铁的话题也越来越多,越说越激烈。关注到孩子们的兴趣后,教师对地铁的話题展开了价值分析,促成了“地铁来了”这个主题活动。随着主题探究的层层深入,主题环境也越发丰富,记录了孩子的地铁探究之旅。

根据幼儿对地铁构造的观察与了解,他们将地铁的修建放入了班级的结构游戏中。孩子们对地铁话题的激烈讨论,根据他们设计轨道并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走廊上修建出了一个活动的地铁来进行展示交流游戏。

(二)多方面有机结合

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有机结合,以有关节日、纪念日为主线进行环境创设;与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的情感,环保行为乃至习惯,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中。如:江南水乡,就是通过用简单的材料加一些独特的创意就可以打造出一个完美的环创,不用复杂,可以更换,让孩子不局限在一种环境,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保持孩子的童真。江南的记忆,蓝花布的质朴无华之美渗透了江南水乡的古韵自然之美,蓝花布的质美融入了太多的情怀。一笔丹青,水墨流年,中国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简单的笔墨,勾勒出万象云烟,延续了水墨特色,传承了中国独特的古典韵味,让孩子们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结语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既有利于用班级环境对幼儿进行学习探索活动的综合教育,更能刺激幼儿内在潜力的发生,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总之,班级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引导幼儿在环境中学习,在环境中成长,只有幼儿成为学习环境的主人,才能让环境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