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称谓词“姐”的泛化研究
2020-08-04李中杰
李中杰
摘要: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姐”的泛化使用为研究对象,分三部分对“姐”的泛化现象进行研究,从对称、他称和叙称三个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姐”的泛化使用,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泛化后的“姐”。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词;姐;泛化
亲属称谓词“姐”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泛化后的“姐”出现的次数同样居高不下。“姐”与[+血缘关系]、[+年龄]和[+女性]三个义素紧密相连,即{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泛化后的“姐”,其义素有增有减,而“姐”的泛化使用又可以分为三类:自称、对称和叙称。
一、用于自称
说话人自称,就是用“姐”来称呼自己,有固定句式可以套用。在使用这样的固定句式时,一般要表达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用以表达调侃、戏谑、不满的情绪,另一方面反映出随意发泄、抬高自我的心理特征。用“姐”来称呼自己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血缘关系”和“年龄”这两个义素,即{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
1、固定句式的套用
(1)姐V1的是01。
例句一:姐吃的是枪药。
例句二:姐过的是非洲时间。
(2)姐V的不是01,是02。
例句一:姐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
例句二:姐喝的不是酒,是解药。
(3)姐V1的是01,V2的是02。
例句一:姐喝的是酒,消的是愁。
例句二:姐吃的是薄皮月饼,想的是家人团聚。
(4)姐V1的是01,不是02。
例句一:姐听的是心情,不是歌。
例句二:姐要的是红色的那个,不是蓝色的这个。
除以上所列举的固定模式之外,“姐”的自称用法还有“姐就是adj/n”和“姐姐要V/n”等等。
例句一:姐就是这么牛。
例句二:姐就是你穿不起的名牌。
2、用以表达调侃、戏谑、不满的情绪
(1)姐的文章岂是“凡夫俗子”能看懂的?(调侃)
(2)姐的世界你永远不懂。(戏谑)
(3)姐就不愿意看见她,怎么啦!(不满)
3、反映出随意发泄、抬高自我的心理特征
现如今以“姐”自居者,在虚拟空间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使用范围和频率都在不断扩大。以“姐”自称者,会忽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等社会行为规范,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在使用时要么任意拼凑,要么灵活运用,反映的是一种随意发泄、抬高自我的心理特征。
(1)姐游戏玩的就是比你好,你个菜鸟。
(2)姐吃的饭比你吃的盐还多。
(3)姐的生活姐做主,不用你管。
二、用于对称
“姐”的对称使用,就是用“姐”来指称听话人,这种用法在日常交际和网络交际中都很普遍。
]用“姐”来称呼听话人时,“姐”的义素分析要分两类,一类不需要考虑“血缘关系”和“年龄”这两个义素,即{姐}二[血缘关系,-年龄,+女性],另一类则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即{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
1、不需要考虑“血缘关系”和“年龄”因素,即{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
例句一:你看看你的光景多好啊,黑姐。
例句二:实在抱歉啊,姐们儿,库房没货了。
2、考虑“年龄”因素,即{姐}二[血缘关系,+年龄,+女性]。
例句一:老师,今天好漂亮,像个大姐姐。
例句二:大姐姐,你又老了一岁。
三、用于叙称
“姐”的叙称使用,就是用“姐”来称呼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第三人。用“姐”来称呼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时,“姐”出现了新的义素,如“职业”和“事件”等义素。“姐”的义素分析分别为{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职业]和{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事件]。
1、考虑“职业”的义素分析,即{姐}二[血缘关系,年龄,+女性,+职业]。
例句一:果不其然,空姐可是既漂亮又有礼貌。
例句二:你与时代脱轨了,竟然连“的姐”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2、考虑“事件”的义素分析,即{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事件]。
例句一:周扬青前往医院检查身体,点名蝴蝶姐姐。
例句二:前几年热度挺高的翡翠姐不也凉了吗?
四、结论
传统亲属称謂词“姐”的三个义素分别为[+血缘关系]、[+年龄]和l+女性],即{姐}=[+血缘关系,+年龄,+女性]。本文从自称、对称和叙称三个角度,使用义素分析法对“姐”的泛化现象进行分析。“姐”的义素有增有减,在特定情况下“血缘关系”和“年龄”两个义素消失,在某些情况下又出现了“职业”和“事件”等新的义素。总之,“姐”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会停滞静止的,在日常生活中要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