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链激活情境线索式教学设计
2020-08-04张鹏
中学历史教学即将步入通史教材教学的新时代。历史教材变革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寄托了中学历史课程和教学变革的愿望。[1]对于践行教材变革的精神,笔者对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的思考,认为通过案例创设情境,进而设计教学线索,通过问题设置来推进教学环节顺利展开,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思路。通过问题链激活情境的线索式教学,既有助于落实学科素养,又有助于统编教材历史教学的成功实践。
一、设计依据
本课教学是依据教材明清历史事实,创设隆庆朝议的情境,通过设立历史教学问题来开展和推动课堂教学。一方面,统编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正文部分历史事实陈述较多,学生理解和素养的培养需要借助史料、情境來实现。另一方面,历史事实,是历史学的基本内容,[2]历史事实和史料是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起点。[3]离开历史事实,培育学科素养是空谈。本课教学设计要解决教材历史事实的学习掌握和理解问题,也要落实学科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设计过程
教学环节(一)
教学导入:教师提问学生们的明朝印象,和学生互动探讨,并提出问题:明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明朝?
情境创设:
材料1: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俺答“复率众数万分三道入井坪、朔州、老营、偏头关诸处。边将不能御,遂长驱攻岢岚及汾州,破石州,杀知州王亮彩,屠其民,……男女死者数万。……游骑至滦河,京师震动,三日乃引去。”
——《明史》
材料2:隆庆帝召集群臣议以“蓟为畿辅重地,今虏势猖獗,谁能锁钥北门?”
——《戚少保年谱耆编》
问题1.明朝新皇帝隆庆帝遇到了什么问题?
问题2.频频被北方敌人入侵骚扰,难道就印证了明朝弱的印象吗?明朝到底是强是弱?
问题3.隆庆帝在此朝议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意图:依靠材料解读、创设的情景,突出北方俺答的威胁严重和明朝的强弱历史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究愿望,同时通过教学问题链,推进教学环节展开。教师的口头语言需要补充的是,隆庆帝的简介和明朝强弱的基本概况,意图是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配合问题和情境创设。
过渡:隆庆帝提出了“锁钥北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边疆问题,须探讨明朝内政和强弱,须要了解当时的明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明朝?
教学环节(二)
材料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皇明祖训》
问题1:隆庆朝大概处于明朝历史的什么阶段?
问题2:明朝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
问题3:导致丞相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4:明朝丞相制度的变迁造成了什么影响?内阁获得票拟权是否意味着丞相制度的重建?
意图:历史问题链是紧扣教材中的历史事实,突破重难点而设置。结合教师的叙述和材料,展示明朝由盛而衰的大历史。上承教师和学生探究的明朝印象,制造学生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讨明朝丞相制度变迁的历史。基于明朝总体发展的史实,让学生知道隆庆朝在明朝大历史中的大概阶段,为分析“隆庆朝议”打好基础。
过渡:既已认识隆庆朝以前明朝制度的变迁,那么隆庆朝以前的明朝历代皇帝有无处理边疆问题或者对外关系的经验可供借鉴探讨呢?
教学环节(三)
材料2:明成祖时期明朝疆域(略)、郑和下西洋图(1405—1433)(略)
问题1:永乐朝时期,内陆边疆问题上有何成就?
问题2:永乐朝时期,对外关系上有何成就?
问题3:如何看待教材中郑和下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一主要目的?
处理和意图:通过探究明朝前期处理边疆的成效及郑和下西洋,突出明朝国力之强。基于明朝边疆的历史事实,指向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从而突出明朝国力之强的印象,进一步构建情境中的明朝是否强弱的认知冲突,也为明朝朱棣大力北伐试图解决蒙古问题而未果,更为处理长期以来蒙古问题是明朝的主要威胁的“学习聚焦”做好铺垫。
过渡:永乐朝既然这么“强”,何以在隆庆朝遭遇严重的北虏之患?
教学环节(四)
材料1:明朝万历十年疆域图(1582)略 明万历十年疆域图部分(略)
材料3:倭寇袭扰形势图(略)
问题1:万历朝明朝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变化?
问题2:根据表格,从宣德到隆庆,明朝出现了什么问题?该问题主要集中的方位在哪?程度如何?
问题3:根据图片,14至16世纪,明朝出现了什么问题?该问题主要在哪发生?程度如何?
问题4:北虏和南倭哪个问题更严重?为什么?
意图:对比永乐帝朝和万历朝时代的历史地图,了解明朝前后期疆域的变化,知晓明朝国力由盛而衰、北方蒙古边患日趋严重的问题。探究的目的是彰显明朝中后期南倭北虏之患。至明朝中后期,由于宦官势力膨胀等综合作用之下,王朝走向衰弱,以“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国力衰弱、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危机”等关键词构成明朝中后期的印象。笔者截取了万历十年疆域图的北部部分,突出北部边界的变化,加深学生对于边疆和京城之间的“咫尺”距离的印象,进而为隆庆帝朝的边疆危机做好铺垫,以此突出了隆庆朝二患并存,但北虏之患甚于南倭之患,紧扣“朝议”情境渲染。
过渡:虽则隆庆朝要早于万历朝,但隆庆朝的疆域基本和万历朝疆域近似。接下来我们再回隆庆朝议“现场”。
教学环节(五)
材料1:隆庆帝召集群臣议以“蓟为畿辅重地,今虏势猖獗,谁能锁钥北门?”
——《戚少保年谱耆编》
材料2:
材料3: 戚继光抗倭形势图(略)
材料4:血战歼倭,勋垂闽浙。
——《明神宗实录》
问题1:“虏势猖獗”之虏是何虏?
问题2:明朝通过什么方式来防御北方强敌?
问题3:谁来回答“谁能锁钥北门”的问题?通过举荐谁比较合适呢?
问题4:举荐戚继光的依据是什么呢?
问题5:结合教材,可惡的明朝倭寇起因是什么?明朝除了任用名将军事打击来犯的倭寇,之后是如何解决倭患的呢?
意图:教师依据难易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通过叙述和互动,探究当时内阁首辅徐玠和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等举荐能够担负拱卫京师重责的人会是谁呢?他们举荐的依据是什么?通过指认明朝长城示意图和京师、蓟镇的地理位置,突出选用名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追问举荐戚继光的依据,来认识戚继光抗倭的成就及评价,总结探讨明朝为解决倭寇的对策。
材料6: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
——《明神宗实录》
问题1:结合材料,如何认识戚继光的功绩?
问题2:结合教材,如何认识隆庆和议的作用?
处理和意图:表格中用红色字体标注1571年隆庆和议一行。基于该年的历史事实,结合教师叙述张居正和戚继光处理北虏的政策,以及隆庆和议之后蒙古和明王朝的冲突对抗走向缓和的大势。通过问题和学习任务,探讨戚继光在北方守御边疆的功绩,进而讨论隆庆和议的历史作用。
过渡:蒙古问题在隆庆和议之后缓和,问题链照应了教材中“学习聚焦”的问题:蒙古虽是明王朝的主要威胁,但取代明朝的却是满洲的清王朝。
教学环节(六)
材料1:
问题1:戚继光在万历朝遭遇了什么?
问题2:结合教材,明朝东北疆域出现了变化?
问题3:结合教材,明朝末期明朝内政和边疆问题出现了什么变化?
意图:上承教师叙述明朝的主要威胁蒙古问题在隆庆和议之后消减,而满洲入侵问题突出。利用戚继光一生的时间轴,教师讲述明朝张居正死后,张居正的政治遗产被清算,戚继光是张居正所保举而牵连等中枢内斗的简单历史,讲述“独木难支”明王朝的衰亡。再讲述明朝内忧外患,李自成进攻北京,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清兵入关等历史事实。通过大事记时间轴、图片和讲述,了解明清易代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材料3:
根据历史时间轴和图片,创设问题:
问题1:1644年后,中国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2:当中国仍还在新旧王朝更替的时候,世界历史发生了什么?
意图:上承明朝大历史的时间轴,展示世界大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追问学生明清易代和世界大历史中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对比意味着什么?得出明清易代是旧封建王朝的更替和轮回,而欧洲已然开始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的结论。学生通过对比中西历史,形成强烈的时空观念,深刻体会中西历史已经有了“碰撞”:葡萄牙入据澳门、荷兰西班牙侵占台湾岛等历史事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基于教材的特点和课时限制,本堂课使用时间轴、表格、历史地图或图片、材料等统合历史事实,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整合了教材资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发挥了教师叙述历史的功能,整堂课紧紧围绕历史事实的变化展开追问,整合历史事实的同时,追问历史事实,兼顾了历史性、故事性和趣味性。
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通过问题链深化落实学科素养,是充分继承了上一轮专题式教材教学的智慧。对历史教学智慧的传承,既能激励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自信,也贯彻了中学历史教师探究科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教研初衷。
【注释】
[1]张鹏:《通史教材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变革探析》,《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年第3期,第44页。
[2]万斌:《历史·历史事实·历史学》,《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25页。
[3]朱继军:《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的逻辑起点》,《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3期,第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