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历史事实与文学表达的关联性

2017-06-20张芒

东方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历史事实表达文学

张芒

摘要:《红与黑》是根据当时法国社会发生的一件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小说。任何叙事都无法将事件完整地呈现出来。在事件和文学表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透过这种关联性我们能更深层地看到背后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历史事实;文学;表达

一、情节处理与角色塑造

《红与黑》本来是根据当时社会发生的真人真事为材料改写而成的小说。新闻报道注重的是事件来龙去脉的陈述和对当时社会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而文学作品更多的会注重作品的情节和对人物情节的塑造。

《红与黑》在叙事故事的时候十分注重情节的处理。小说中好几次写到于连和市长夫人背着市长约会的时候,都似乎着重去刻画市长夫人和于连的爱情,而让读者淡化这种行为的非道德性。市长夫人在面对于连的时候,内心也是十分矛盾的。小说将市长夫人内心的这种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市长夫人在面对于连的时候一方面有着对爱情的憧憬,于连正好符合他对爱情的想象,能满足她在情爱方面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市长夫人又受到了来自道德的谴责,社会的舆论压力和孩子们异样的眼光。这都使她不得不认真考虑跟于连的感情应该怎样发展,还是该就此终止。现实和爱情在市长夫人心理波澜起伏,相互博弈,不分上下。这种情节的设置能使读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在于连和市长夫人身上,而不单单以道德水准来要求,并以此来作出评判。

在角色的塑造上《红与黑》着力塑造于连的野心勃勃,欲望的膨胀。另一方面也将于连打造成了一个聪明智慧富有才华的英俊青年。正是于连身上的这些特质才决定了于连此后的经历。于连的个人奋斗历程能更好的说明性格决定与命运这一道理。

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同时有拥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青年男子。这其实与他从小的经历密切相关。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全家人都需要劳动力来投身于木材的加工。于连生来就不具备体格优势,自然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和赞赏。这形成了他强烈的自卑心理并拥有很强的自尊心,致使于连产生要想方设法出人头地的心理。

一个人有某方面的缺陷又渴望得到关注的时候,往往会注重挖掘自身其他方面的潜能和优势。于连不能干好锯木厂的工作于是在读书上就下苦功夫,他拥有丰富的学识,并得到上层社会人的赞赏和认可。这使得他拥有了所谓的一技之长,成功的契机。于连同时又是一个英俊潇洒、浪漫多情的青年男子。这样的角色设置不但能使于连形象栩栩如生,更使于连的形象成为典型人物,具有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具有的特点。

《红与黑》无论是在情节的处理上还是在角色的塑造上都独特的方式,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叙事效果。这种不同的表达效果很可能是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二、信息的突出与遮蔽

通观《红与黑》不难发现,文学作品尤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彰显形象性、情感性和个性化等特征来对事件的叙事有所取舍。

《红与黑》浓墨重彩得描写了于连与市长夫人和侯爵夫人的两段感情纠葛。淡化了与此同时上层社会诸如此类的肮脏事件。这有意凸显于连行为的情有可原,但最后却酿成不可挽回的苦果。这显然是有意为之。

于连和市长夫人的情感,小说更多的是从于连自身的感情出发。从小说中的情节刻画中能看到一个充满真情实意的于连。市长夫人毕竟是于连的初恋,也开启了于连的情感大门。与侯爵女儿的情感,完全是出于一种利益的驱使。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地位,更多的财富,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于连欺骗了侯爵女儿的感情。在这里侯爵女儿的形象甚至是行为都得到了一定的淡化和省略。于连从一个弱者的位置爬上了一个掌握权利拥有财富的位置。这无疑是令人兴奋和激动地时刻。

然而小说《红与黑》并未停留在于连巅峰时刻的刻画,反而马上转向市长夫人的祷告,并由此受到胁迫,最后不得已走上了控诉于连的道路。于连由巅峰迅速滑向了谷底。小说通过大篇幅的字墨来写于连的奋斗历程,而用简略的方式来写于连从顶峰走向最低点的过程。这有意凸显出于连奋斗过程的艰辛和路途的曲折以及其理想的遥不可及。即使最后理想短暂的实现,也成了昙花一现。这似乎暗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在当时的社会,平民出身的人,要想出人头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时的社会上富人之间相互勾结成群,窮人被狠狠地践踏在脚底难以翻身。这凸显的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虽然没有过多地写上流社会的腐败,却着重写了小人物的控诉和无力感。

小说通过彰显于连自身的才华和其完成理想的合法性和结尾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更能凸显出《红与黑》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三、特殊技巧的使用

小说《红与黑》通过对比和个性化语言的方法来达到文学叙事的某种目的和效果。

《红与黑》中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来彰显人物的特征。《红与黑》中从市长夫人的角度来比较于连和市长。市长出身于贵族有权有地位,但不懂得情调更不会对夫人付出真情实感。于连出身于底层,没有钱也没有地位,仅仅凭借清秀的长相和学识的积累赢得了市长夫人的芳心。

《红与黑》中通过同一人物自身的变化来进行对比。小说《红与黑》的中心人物就是于连。于连从一开始的自卑到后来的自信;从开始的地位低下到理想的实现;从初恋的苦涩到再恋的甜蜜。这些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于连自身的变化。

虽然于连对市长夫人和对侯爵女儿玛特儿的出发点都是出于利益的考量。但于连对市长夫人的感情到最后发生了质变,于连对市长夫人产生了真正的感情。很难说于连最后对市长夫人开枪的行为不包含于连对市长夫人的爱。很难说于连对市长夫人的爱和市长夫人对于连的爱不对等。不同之处在于,于连第二次的情感对侯爵女儿玛特儿的情感完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在此我们看不到于连有任何真情实感的付出,完全是处于逢场作戏。

通过于连对两次恋爱情感的变化来看,于连并非是一个完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人。他的这种特质与当时的社会显然是分不开的。这能增加读者对于连的理解和认同。

小说《红与黑》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鲜明形象,来达到自身的文学作品的叙述目的。于连在获得市长夫人芳心所说的语言,体现了他的风流倜傥和浪漫主义情怀;于连在上层社会机会的时候,通过才华的表露获得大家的认可。最后于连被市长夫人揭发,于连选择不再申诉的时候,他在法庭说的那一番话。赤裸裸地指出了上流社会的实质和黑暗。

总结

对历史事实的记录往往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新闻报道、采访录、电影播放和文学作品叙述等等。无论采取的是何种方式,最终呈现在读者或者观众眼前的都只会是某种意识形态的最终呈现。而不可能是真实历史事件的真实、完整的展现。若我们想要获取更多的事实信息,除了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外,我们可以通过摄取不同方式的展现并揣摩展现者的真正意图。

参考文献:

[1]吴婧. 红与黑—漆画艺术语言美感初探系列之一[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历史事实表达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文学小说
重视史料研读 提升历史素养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教学反思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