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

2020-08-04曾志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曾志超

【摘要】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年级开展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社会以及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学校以及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第一负责人,要重视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本文对班主任如何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作了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小学教育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部分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在班级管理中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对于德育漠不关心,导致班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并且模仿能力强,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德育作为如今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班主任在端正对德育的态度,提高自己素质的同时,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为社会以及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班主任以及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小学班级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学校以及班主任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中被管束的对象,表现为学生无权管理班级中的事物,班级中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锻炼等都由班主任进行掌控。这种管理模式会使学生逐渐失去积极性,最终都不愿参与班级活动,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其次,部分班主任存在班级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小学生性格多变,家庭关系复杂,一些经验不足的班主任很难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也就无法做好班级的德育管理。

第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小学生由于自身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原因而导致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表现出好动、好奇以及叛逆的心理,在学习以及生活方面很多时候需要班主任强行进行管理。其次,学生家庭带来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都非常疼爱学生,过分的宠爱就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学生将这些不好的习惯带入课堂之中,给班主任的管理造成了困难。

第三,小学班级管理实施道德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开展德育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正是学生培养人格魅力,端正三观的最佳时期。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就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在班主任的身上,学生会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所以,为了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更好的开展,班主任自身综合素质必须要过关,要以自身的影响力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的策略

第一,结合时代发展,创新德育新方法。改进德育方法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最有效的措施,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负责人,首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班级管理中以身作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道德教育发挥最佳的效果。道德教育是要在班级管理中慢慢渗透,而班主任是可能是学生竟相模仿的对象。学校对于班主任的德育素质要定期进行考核,一些考核不达标的班主任需再次进行培训,直到符合学校要求后,才可以从新申请当班主任。其次,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班级管理的能力,结合前人的经验,不断摸索出符合自己本班级的班级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不仅智育得到很好的开发,其道德品质同样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比如在班级班干部人选上,班主任要学会放下权力,将班干部的选择权交由学生,学生才可以选出自己满意的人选,主要还能使学生对班主任建立信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第二,开展多元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小学生的性子活泼开朗,如果在学生平时自习管理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所起到的效果比较差。而活动能释放学生的天性,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会根据活动的制度开展游戏,其中就会凸显出很多道德教育的素材。比如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每个小学都开展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活动,学生也比较乐于参与这些活动中。班主任通过开展“六一”活动,可以不断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如在进行“盲人摸象”的游戏中,有些学生不按照规则,投机取巧,在游戏中并没有蒙住双眼。班主任可以借此向学生讲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果每一个人都不遵守规则,那活动就没有开展下去的意义。又比如在进行糖果的领取过程中,有些学生插队。班主任就要及时遏制学生的这种行为,并要求进行改正。由此可见,开展活动是小学班主任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节日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道德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促使学生强身健体,心情得到愉悦。班级的凝聚力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前提,良好的班集体,必然是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只有班级学生的身心连在一起,班主任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才会得心应手。

第三,家校结合,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结合开展道德教育是目前德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学校和家庭都有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责任以及义务,小学生年纪小,除了受学校老师的影响之外,就是家长的影响最大。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而共同实施德育。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单独的德育总是效果不明显的,因为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都是不够多的,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大,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采取德育,往往受到的效果很差。比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举行“学雷锋活动”,借此提高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的高尚品质。但在统计参加人数时发现,很多学生不乐于参与本次活动。此时,班主任就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家长做好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将雷锋精神发杨下去。班主任在班级中突出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家长在家中又鼓励学生参与本次活动,学生就会认真对待,从而体现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生是国家的花朵,从小对学生进行德育,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班主任作为德育的主要负责人,本身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要学会结合时代发展,创新德育新方法;开展多元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家校结合,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燕.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9).

[2]何登峰,徐翠芳.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探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9(3):150.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