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析

2020-08-04王晓燕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定义风险特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戰略成为我国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渠道。国际工程的经营模式也在近年不断创新发展,从单一工程项目投标及中标项目的施工管理扩展到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等模式,参与的行业也从传统的公路、房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到园区、港口、矿产、环保、水资源等多领域。经营规模更是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经营模式的改变、经营行业的增多,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国际工程的复杂性及高风险性。本文就国际工程项目定义、特点进行简要叙述,说明我国国际工程管理面临的各种风险及解决方案初探,为同类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定义;特点;风险;管理

1  前言

国际工程项目与国内工程项目相比,建设规模难度大、周期长、建设风险高,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目前,一般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项目工程准入门槛较高,我国承接的国际工程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然而,发展中国家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因素不稳定,社会人文环境面临挑战等,都会给项目建设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笔者从其参与管理和项目前期工作的尼日利亚中非莱基自贸区、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以及巴西萨尔瓦多-伊塔帕里卡岛大桥等项目中总结发现,针对国际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管理识别并深层次分析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中各种风险,有效预防或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加强风控人才储备,是有效保证我国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确保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上的地位,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2  国际工程项目的概念与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针对某项工程项目的建设,通过面向不同国家进行招标,确定项目建设各个阶段(项目的咨询、融资、采购、承包、管理及培训等)参与方,并按照国际通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确定的多国参与项目各个阶段的建造的工程项目。因国际工程项目参与方涉及至少两个国家,有些更是涉及多个国家,存在政治、文化、经济、法律、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差异性,项目之间的差别很大。与国内工程项目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涉及学科覆盖范围广。国际工程项目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学科多,对工程管理人才要求高,需要掌握除技术外的其他如法律,物流,合同管理,健康、安全、安保和环境HSSE(Health,Safe,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 )目标管理体系知识,需要理论知识全面、沟通技巧娴熟、管理经验丰富、拥有创新能力及突出风险防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实现。第二,工程参与企业具有多国性。国际工程项目参与的企业主体不限于一个国家,国家之间对项目条款的要求、规范、遵守的法律条文具有多样性。第三,项目建设管理风险明显高于国内项目。国际工程项目受各个国家,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更迭、经济环境变化、社会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差异、战争、宗教等。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所处外部及内部环境,这无疑增加了项目建设风险。第四,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项目管理。国际上针对国际间项目的管理有固定的工程项目管理参考模式,项目建设中各参与国企业需按照国际工程管理和国际合同条件严格执行,促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有效的约束各方利益,确保各参建方的权益。

3  国际工程项目建设风险

国际工程建设风险远远高于国内项目建设风险,按照获利机会可分为投机和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是根据国家政策、市场变化等,有获利机会或损失的风险;纯粹风险即损失风险,无法获利,如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洪水、火灾等事故。按照风险的成因可将其分为政治、信用、合同、技术、经济与管理风险几种。政治风险是国际项目可能面临的一种重要的风险内容,项目各参与国是否具有稳定的政治背景,国家政权是否稳固,项目所在地参与的地方机构运行是否良好,都直接影响项目管理进程,该风险项目各参与方无法左右。企业的信用是其立足市场的根本,项目各参与方若出现行为不规范、建设主体混乱、无法遵照市场秩序、不按项目合同执行、拖欠项目款、履行合约不及时等现象,会给项目顺利执行带来困难。另外,国际工程项目是国际化的合作,因经济波动、文化差异、法规差异、翻译失误等会带来合同风险,导致项目各参与方利益受损,严重危害着项目建设的顺利执行。技术风险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某工程技术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如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人才带来的技术风险,或给项目执行的顺利与否带来风险,可能会产生设计与实际运用不符合、材料采购风险、项目变更风险等。经济风险也是项目建设中常见的一种风险,这与项目参与各方的经济能力、国家发展状况有较大的关系,通货膨胀会使项目建设投资大幅提升,造成项目工程建设损失。若项目参与方较多,则带来的风险管理因素加大,提升项目管理的难度。

4  提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1  按照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优化项目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需要遵守经济性、适度性、社会性与战略性的原则,降低项目管理风险。项目管理过程需要消耗各种资源,因此需要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经济最优化预算,避免无限制的投资资金,带来项目建设经济负担,通过科学的预算,降低项目建设总投资。项目管理风险无法完全避免,需要讲究适度性原则,使用正确、科学的管理态度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尽可能保证人、财、物的安全。项目风险管理中各参与方不可将风险随意转嫁,作为项目建设参与方需要有社会责任感,需要有大局意识,可以自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际合作的原则。项目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需要各项目参与方遵照项目制定的原则、主动参与项目管理过程,服务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4.2  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项目综合管理水平

提升国际化项目管理的水平,需要从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化入手,识别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做好风险评价。风险识别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判与分析,并按照风险的等级、特点、因素等进行分类、分解与判定,它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且随着项目的执行,可能会出现项目识别之外的风险,它属于动态的管理过程,贯穿在整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风险评价是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量化和深化,通过风险评价来掌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损害程度。对风险要进行有效的处置,以提升项目执行的效果。风险处置可以采取回避、控制、转移、接收等措施。风险回避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针对带来工程风险的风险源进行阻止或中断,规避风险,降低潜在损失,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置方式。相反而言,风险控制是一种积极风险策略,它是利用系统、科学、详实的风险控制计划,针对风险对应的等级进行风险策略控制,按照指定的计划消除或降低项目风险带来的损失,实现项目損失最小化的效果。风险转移的方式无法降低或消除风险,仅是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责任的承担方主体变为第三方机构,而风险本身依然存在。风险接受是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直接面对项目过程产生的风险,消极接受,或通过项目前期的应急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则属于积极接受。明确了项目风险等级与可采取的措施,根据项目风险可发生的概率与风险等级,综合判定风险处置的措施。针对政治风险可积极联系我国驻地大使馆,保持沟通,时刻关注政治形势,出现较大政治变动可适当申请我国工程所在地政府或相关机构的帮助,有助于维护企业正当诉求。提升对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加强科学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程序,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风险管理上的认知,健全风险管理及评价体系,加强对外各种知识与市场变化的学习与分析能力,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4.3  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风险是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类别,项目质量管理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重点。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支撑,可使项目管理更加有序化。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项目前期的招投标管理,促进管理严要求,高标准。利用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监督,促进项目相关材料、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更加严格,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验收单要求,避免工程管理疏漏带来的质量事故,同时进行质量与结算挂钩的结算方式,促进质量问题的快速改进。

4.4  加强风控人才储备,夯实国际项目人才队伍建设

国际项目管理人才的选用与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工程有序进行的前提。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扩大人才储备,建立企业人才信息资源库,应配备一定比例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合理搭配管理中所需的风控人员,完善风控在线培训系统,定期对项目运行中参与的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升人员风险管控素质与技能。可以将风险控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岗位职责、权利、责任、义务协调统一,并与个人收入挂钩,分享企业发展红利,吸纳更多风控管理人才加入,提升海外项目整体风险控制能力。风控人才管理还可以遵照属地化管理方式,积极利用当地人力资源,扩宽人才引入渠道,加强人才配置。

5  总结

中国企业在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和商业风险等,海外布局要循序渐进、防范风险,做好战略规划和策略准备。国际化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及安全性的原则,尽可能的做好风险识别,并按照风险的不同分级,做好风险评价, 确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方式。同时,促进管理更加精细化、长远化,增加项目风险可预见性,加强风控人才储备,降低企业在国际项目上投资的风险系数,提升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更多企业“走出去”,加快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推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彬.浅议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9(8):236.

[2] 张婕.浅议国际工程项目的汇率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9(12):111~112.

[3] 杨行宇,林沛强.浅谈海外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经验[J].中国建材科技,2019(4):136~137.

[4] 杨海红,陈晓华,杨琳.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5]郭青松.国际工程风险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9):30~31.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82-)女,汉,安徽颍上,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定义风险特点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