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探讨
2020-08-04刘青
刘青
内部控制是制约单位权力运行的有效管理机制,自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习主席提出“全面治党、狠抓腐败”的管理政策。而会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十分有利,也影响着国有资产价值维护、单位稳健运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概述
会计内部控制指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对单位各项管理活动进行查错防弊;同时,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从预算、收入、支出、货币资金、资产等领域出发,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和改革阶段,国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颁布了新《政府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要想适应政策环境,就必须要加强会计工作建设,保证各项经济支出的规范性,避免会计信息造假、财政资金外部循环等问题,增强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够建立平等互信且相互制衡的内部管理环境,保证单位各层级之间能够围绕着同一管理目标科学开展各项业务规划,实现单位管理层对各项运营活动的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和社会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实施现状
(一)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起步晚,缺乏相关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其一,单位基层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会计内部控制就是对会计岗位的职能控制,使得会计内部控制局限于财务部门当中,其他业务职能配合程度较低;其二,会计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当中,尚未针对收支管理、采购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关键岗位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也没有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使得单位在会计处理及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其三,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目前所实行的会计内控只涉及到基础的财务收支、经费报销、会计核算等层面,无法适应单位的多元化发展及内部管理需求。
(二)业务活动方面的问题
在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管理进程中,业务活动的控制成效也会直接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工作仅注重于制度建设与执行,缺乏对单位整体的战略规划,尤其在业务流程再造环节。从业务收支环节控制层面来说,虽然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已经按照政策要求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各项财政收支进行预算计划与控制。但由于预算执行不严、预算外支出、私自更改预算项目、预算结余资金过大等现象依旧存在,再加上单位资金支出审批控制不严,使得财政资金整体的使用效率较低;从政府采购业务控制层面来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责任人没有依据采购相关的规定和流程开展物资采购工作,在采购申请、采购招标、验收入库以及后续管理等环节缺乏规范化,物资储备情况与账目数据差异较大;从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层面来说,虽然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单位资产进行全面盘查,但由于各单位资产数量较多,很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在账目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很难按照规定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尚未针对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管理以及处置等环节建立规范的操作系统,闲置资产较多,且资产未入账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了后续的资产会计核算环节。
(三)内部审计方面的问题
内部审计本身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涉及内容较多,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足,既没有建立严格的会计监督体系、设计审计内容、审计周期以及审计流程等,也没有明确审计范围。单位的审计工作往往只是在年终对财务报表信息数据进行简单核对,没有对单位各部门的业务操作流程、预算执行过程、项目投资成效等进行全面审计,内部审计报告中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舞弊缺陷环节,造成会计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三、行政事業单位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充分了解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对基层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还要重塑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将内部控制工作从财务部门中脱离出来,发挥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人事部门、纪检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协调作用;同时,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全部纳入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范畴之内。其次,为了保证各项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都能够有章可循,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在当前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体系上进一步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决策、执行、监督和考核作为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流程,制度内容涉及到决策联签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岗位责任制、预算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监督审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对财务部门的各关键会计岗位进行职能分离,并实行严格的岗位轮换制,有效避免腐败徇私等问题。例如:财务会计岗位主要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开展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编制财务会计报表;预算会计岗位与财务会计岗位分离,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出纳岗位负责资金结算及财政收入上缴工作;财务稽核岗位协助开展财务收支与预算管理工作,对报表各项信息进行不定期审计稽查。
(二)全面落实单位的业务控制工作
从资金控制层面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要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财政资金作为预算编制的核心,针对管理费用、业务支出、专项支出等编制差异化的预算计划,统筹单位的资金支出安排;充分发挥预算分析机制的作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支出进度以及现金流量等编制分析报告,强化资金支出关口的控制;加强“三公经费”的管理,要求招待费、差旅费以及会议费等运用公务卡结算,以此来强化资金流向的透明性。从采购控制层面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采购申请程序,以单位实际需求和预算计划为基础,采用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等方式,按需采购;财务部门与库管部门要全过程参与合同签署、质检入库以及信息录入等过程,保证采购环节高效透明。从资产管理控制层面来说,固定资产使用及管理涉及到单位的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库管部门等,在这一过程中,单位不仅要落实各部门的归口责任,还要制定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及时对资产盘盈盘亏并录入系统当中,保证账实相符;财务部门要依据新会计准则要求,依据资产的规格、寿命以及价值等信息,确定折旧年限,采取合理的折旧方法和资产残净值计算方法,做好后续的账务处理工作。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为了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审计对象和审计流程,并缩短审计周期,对单位的财政资金收支、审批授权执行、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会计凭证、业务操作规范性、预算执行过程等进行全面盘查,严禁资金账外循环,加强对贪污腐败的稽查;同时,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客观性,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引入外部审计机构,或通过定期公开财务信息、发表审计评估报告等方式发挥外部监督力度,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方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逐步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