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春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2020-08-04赵兵
赵兵
摘要 玉米是恩施州來凤县春季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本文阐述了春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查苗补苗、中耕松土与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玉米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春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湖北来凤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3-0037-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有“鱼米之乡”“千湖之省”等美称。玉米生产在湖北省仅次于水稻、小麦,以春玉米为主、夏玉米为辅[1],玉米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施州属于季风性山地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2 ℃,降水量在1 600 mm左右。该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该地区非常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茶叶、烟叶和党参、黄连、当归等中药材。来凤县农作物种植面积3.4万hm2左右,其中玉米占8 000 hm2,通过近几年统计,玉米平均产量为5 250 kg/hm2。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新技术,在来凤县已推广多年,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但是需要积极探索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使之更加符合复杂多变的来凤县山地气候条件。
1 品种选择
根据来凤县种植区域特点,品种选择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根据来凤县热量、降水量情况进行选择;二是以来凤县生产管理条件和栽培特点为依据;三是结合来凤县土壤肥力、地理环境和土壤含水量的特点;四是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害强的品种[2]。近几年来,来凤县主要推广品种有恩禾单1号、腾龙1号、恩单368和中单901等。
2 种子处理
首先要精选种子,然后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选择种子时为了保证发芽率,选择大而饱满、有光泽、粒形整齐、无霉变、无虫蛀、无破损的种子。利用营养坨育苗时,对种子要求更加严格[3]。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出苗快和出苗齐。药剂处理还可以预防玉米黑穗病等苗期病害。
3 播种育苗
育苗时间基本上在3月15日左右。玉米育苗有营养块、营养袋和营养坨等方式育苗和苗床育苗。苗床育苗时,优先选择浇灌方便、背风向阳和距离移栽田较近的地块作育苗床。在整地时,要提前挖好排水沟,对易感染黑穗病的田块进行消毒,营养土的配比为土∶肥=1∶1,营养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尿素和复合肥。将提前配制好的土肥充分地拌匀,充分地淋上清粪水,堆积发酵,使水分慢慢地渗透到土壤中。
用营养坨育苗时,如果面积较大时当天制坨当天播种,把种子播种在预制的播孔上,以1粒为好,然后用细土覆盖,并注意填满营养坨之间的孔隙,再用地膜盖上。因为有覆膜的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较快,所以注意适时移栽。生产实践中一般出苗后2叶就要进行炼苗,将地膜揭开,使幼苗生长健壮,控制水肥是主要措施。在移栽前遇上晴天,可以适当浇水,为了保证苗健苗壮,可以用药剂处理进行控制。
4 移栽
对来凤县来说,一般情况下在3月底至4月初,幼苗2叶1心时可以进行移栽。玉米育苗移栽时间、移栽苗龄的大小与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移栽苗龄越大,产量越低。因此,在适宜的叶龄范围内,争取尽早移栽,从而减少与套种作物的共生时间。另外,在移栽时还要注意幼苗的生长情况,对大小苗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在起苗时尽量减少伤苗,保持营养坨完整。移栽前施足底肥,而且施肥要均匀。
5 查苗补苗
幼苗移栽后,当出现缺苗时及时补苗,一般用苗龄10~15 d、3~4片叶的秧苗最为合适,确保苗匀、苗齐和苗全。
6 中耕松土与追肥
中耕深度与土壤墒情有着较大的关系,应该区别对待,由浅入深,但是不得超过35 cm。土壤较为干旱时,为了减少跑墒,应该采取浅耕措施;土壤含水量较大时,采取深耕方式,从而可以减少土壤含水量。玉米在追肥时,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坚持行间深耕、苗旁浅耕。在玉米抽穗时要重施穗肥,可以促进雌穗生长;对于有病害的株苗,可以将其拔除,促进通风,为玉米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7 适时灌溉
影响玉米生长的时期有3个,分别为吐丝期、大喇叭期和灌浆期。玉米在吐丝期,遇到土壤干旱,影响玉米授粉受精,影响产量;在玉米大喇叭期,如果天气干旱,容易出现“卡脖早”现象,影响雌穗分化,使穗粒数减少;在灌浆期遇到天气干旱时,会使玉米籽粒重下降。
8 注意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会产生病虫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玉米纹枯病、锈病、玉米螟、粘虫、地老虎等[4]。在病虫害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适时做好病虫害防治,为玉米丰产保驾护航。
9 参考文献
[1] 曹鹏,羿国香.湖北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7(4):618-620.
[2] 莫洪勇,刘红英.会东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9):45.
[3] 刘艳.玉米育苗移栽高产种植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6):40-41.
[4] 黄后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16(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