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及发展对策建议

2020-08-04谢宽吴俊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政策措施产业发展中小企业

谢宽 吴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沿着抗疫防疫和经济恢复两条主线梳理疫情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中小企业为例,总结国家与地方政府发布的应急救助政策要点与不足,进一步给出后疫情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重要着眼点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疫情影响;中小企业;政策措施;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取得抗疫的胜利,金碚[1]认为需要进行“三战”:以阻隔传染(社交隔离)为主要方式的“保卫战”、以科研突破和医疗体系重构为主要方式的“攻坚战”和以恢复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为主要方式的“决胜战”。3月以来,随着疫情向全球范围的蔓延,各国经济都面临重大影响。本文沿着抗疫防疫和经济恢复两条主线,分析疫情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并以中小企业为例梳理相关救助政策要点与启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给出后疫情时期产业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与对策建议。

1 疫情发展及对相关产业的冲击影响

不同于一般的新发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扩散呈现起始突然、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结果不定等特点。从2019年12月8日武汉市疾控中心通报发现首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到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疫情在国内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潜伏、扩散、控制与平抑等不同阶段(如图1所示),在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3月,欧洲与美国的疫情确诊人数迅速增长,引发世界范围更为迅猛的第二波疫情。这种波段式发展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暗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

在缺乏特效药和抗病毒疫苗的背景下,为有效遏制传染,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全面动员,全面部署,把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采用民众社区隔离方式降低社会接触密度。从1月中下旬到4月下旬,因应疫情发展形势,不同阶段的抗疫和防疫手段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同波次的影响(图1示意)。在疫情由武汉向全国蔓延,以坚决遏制疫情为主线的1—2月份,全国范围严格的社区隔离直接造成人员流动性高、人员聚集度高的企业中断经营,交通、旅游、物流、餐饮、零售等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业首当其冲。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2020年2月份,PMI指数比1月下降14.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1月下降24.5 %,说明这一阶段的疫情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的冲击更为明显。在此期间,随着疫情热点区域由武汉为中心向东部和中部省份外源扩散,总部设在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核心生产线、主要客户集中在疫情高发地区的制造企业开始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产供销受到阻断,不少企业处于完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在国内疫情逐步控制、新增确诊人数快速平抑的3—4月份,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成为政策主线。一方面,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给众多处于停摆状态的企业带来利好;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疫情快速爆发,各国相继封锁国境,国际航运物流的减缓给外向程度高的行业带来严重影响,这一时期,全球供应链一体化程度高,核心部件、技术和境外客户占比高的制造企业面临订单下降、供应链中断的严峻挑战[2]。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出口3.33万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4%。不过,中国的制造大国底蕴也开始逐步显现,在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各国防疫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形势下,中国的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检测试剂、呼吸机和监护仪等重症病患医护设备开始大量出口,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成为疫情期间逆势上扬的亮点。

总体来看,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不明,众多国家经济活动处于系统性停摆的背景下,短期之内如何纾解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救助政策

根据清华大学朱武祥等[3]2月初针对全国1509家中小微企业问卷调研的数据揭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2020年营收预计普遍下调,59.1%的受访企业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31.9%的企业预计下降50%以上,而且营业收入越低的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更深;二是企业生存压力加大,85.8%的企业账面现金余额维持不超过3个月,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企业,账上现金余额仅能维持1个月的比例分别为39.1%和36.9%,大量中小微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就疫情期间企业的主要支出构成看,受访企业反映,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房租以及偿还贷款是企業现金流压力的主要来源,规模越小的企业越期望政府能减免税费,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规模越大的企业则希望政府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避免经营现金流断裂。

疫情爆发之初,党中央及国家政府部门就高度重视疫情对经济的潜在影响,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仅在1月20日—2月14日短短的26天时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212项应急救助政策,快速响应企业纾困诉求。对这些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表明,55.4%的政策主题涉及帮扶企业经营,其中45.5%的内容直接与中小微企业摆脱困境有关,同时34.6%的政策主题占比随时间逐步上升,说明政策支持力度日渐加大。我们对各级政府出台的小微企业补贴与税收优惠部分政策总结如表1所示。

可以看到,各级政府的救助政策力度很大,针对性也很强,涵盖了广大企业的主要诉求。不过,根据朱武祥等2月14-17日对542家企业回访政策落地情况的调研显示[3],75.3%的企业认为现金流压力还没有缓解,此外,无论是银行的贷款优惠还是政府的税费减免,国有企业的享受比例均高于民营企业。这反映出,一方面,政府的救助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效存在时滞,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的长期化,企业的经营纾困不仅需要立竿见影的临时性救助措施,更需要长期的精准施策,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3 后疫情期我国产业发展着眼点及对策建议

经过多月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应对,我国有效遏制了疫情在境内的发展,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并向世界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物品帮助,分享抗疫经验和信息。尽管疫情未来走势还不甚明朗,但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将有解构并重构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面貌的可能[4]。面对疫情对制造业的强力冲击,我们需要化危为机的积极主动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应对准备。首先,化危为机的意识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制造业对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作用,转换思路,把疫情带来的企业经营损失视作企业主动创新的动力,因势利导,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次,树立底线思维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从最好可能着想,从最困难处着手,做好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生产与储备,抵御全球供应链脆弱引致的风险。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对策与建议:

第一,从短期看,重点加强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补血造血”救助措施。

由于疫情终结时间不定,全球范围的社会隔离措施还将延续,企业面临供给不畅和需求不足的双重隐忧。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也是维系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已有的调研数据表明,2月份已出台的救助政策更多利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建议各级政府因业定策,因业实策,出台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税費减免定向扶持政策,避免中小企业大范围破产倒闭[5]。此外,在扶持方式上,将政府主导的政策扶持与商业银行、行业龙头企业等协同的市场化帮扶结合,创建中小微企业产业扶持基金,打通临时性的金融纾困与产业链金融的诸多环节,引导部分外向型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开发国内订单,为民营企业“补血”的同时,帮助其自身“造血”能力的恢复。

第二,从中期看,加快制造与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集群建设刻不容缓。

疫情不仅重创了全球产业链,也将改变各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全球化获取、生产全球化配置和市场全球化布局的固有观念。一些国家可能会在疫情结束后采取逆全球化行动,加快部分重要生产制造业的回流,降低对外依赖。现有的全球产业链格局面临重组,世界经济发展转向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也不无可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中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降低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需要考虑加快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地区的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链集群建设,通过“引资补链,集智强链,服务延链”等举措,打造一批空间上集聚,上下游协同、配套集约高效的新兴服务型制造产业集群,做强供给端,做大需求端。具体而言,以制造产业链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引资扩链和引资补链,增强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关联性和集成性;围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补短板抓创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关突破;以产业链协同配置资金服务,创新金融支持手段,聚焦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延伸制造价值链的两端,积极培育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总集成总承包等创新服务,发展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构建更优的服务型制造产业生态。

第三,从长期看,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契机,定义并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制造业态。

疫情常态化防控已经带来人们行为的一系列变化,数字化、网络化工作方式渐趋主流,一方面,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众多领域将加快互联网化的线上迁移,另一方面,无法线上迁移的线下生产与服务活动,也将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变得更趋向智能化。以疫情为改变,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并定义面向未来的新型制造业态:快速敏捷地按需响应,创新的材料与生产工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工厂与产品、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等,都将成为未来制造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要实现这一重大转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以5G、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将为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将为新制造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与创新空间;支撑科研开发、产品研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将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 金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学理解[J/OL].人民论坛 · 学术前沿:1-8[2020-06-05].https://doi.org/10.16619/j.cnki.rmltxsqy.2020.30.015.

[2] 洪卫.疫情冲击对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分析及“后疫情时代”的政策取向[J/OL].西南金融:1-10[2020-05-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587.f.20200422.1057.002.html.

[3] 朱武祥,张平,李鹏飞,等.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困境与政策效率提升——基于两次全国问卷调查的分析[J].管理世界,2020,36(4):13-26.

[4] 原烽.新冠疫情将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哪些深刻影响[J].企业观察家,2020(3):52-53.

[5] 魏江.因业因地 长短结合 精准施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产业政策建议[J].浙江经济,2020(2):23-25.

猜你喜欢

政策措施产业发展中小企业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及比较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