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2020-08-04赖辉荣蔡宝家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赖辉荣 蔡宝家

摘要:本文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为切入点,认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要提高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应从保障并科学分配采访经费、做到选书有“法”可依、优化采访模式、做好书商的选择和管理、重视采访质量评估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双一流”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服务“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图书采访是一个连续不断补充新出版物的过程[1],它是文献资源建设的最基础工作,处于图书馆业务链的最前端。因此,提升采访质量对提高图书馆馆藏质量和服务“双一流”建设质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意义重大。本文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该如何做好中文图书采访工作,进而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借鉴。

1 保障并科学分配采访经费

毋庸置疑,采购经费是保障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高校对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入相对有限。为了解决中文图书采购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图书馆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以此为理由来向学校争取更大的经费投入。例如,图书馆可积极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助力,以此赢得校领导的肯定。再如,图书馆可定期开展读书节活动,加大馆藏资源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各类资源利用率及读者满意度,创造出显著的办馆效益。另一方面,图书馆可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馆座谈,使他们了解图书馆,认识到图书馆的困难,以此来游说校领导。此外,鉴于采访经费的分配是采访工作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经费分配对于保证图书馆馆藏结构体系的系统性及科学性,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双一流”建设,笔者认为,采访经费不能再仅基于文献的类型和语种来分配,而有必要在高峰学科、高原学科与一般学科之间进一步细分,以保证采访经费投入与本校学科建设的需求与发展相匹配,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 做到选书有“法”可依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也应遵循一定的“法”。这个“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各馆制订的采访方针和采访原则。

2.1 把握并及时修订采访方针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应依据本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围绕本校学科专业和办学特色,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需求,再结合本馆的藏书基础及文献布局情况,参考有关的评估指标要求,科学安排学校下发的购置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与本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源,建设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科学的馆藏结构。图书馆采访馆员应主动开展与读者互动,了解学科动向,收集有效反馈信息,同时应加强与图书馆流通部门联系,通过统计和分析各种图书的借阅流通情况,适时调整采购策略。根据学科专业变动,及时修订各类图书的采访比例,补缺补漏。

2.2 严格遵循采访原则

“以最少的花费给最多的读者以最好的阅读”[2],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麦威尔杜威提出的这“三最”观点在各高校冲刺“双一流”建设的今天仍然是高校图书采访工作的根本遵循。为此,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应讲究文献经费配置的经济性、学科覆盖的广泛性及思想内容的价值性。具体地说,第一,遵循总体原则。即纸质与数字资源并重,各种文献形式和载体类型资源之间协同发展。在确保本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同时,也要兼顾一般通识教育的文献资源。在品种与复本的关系上,做到品种精选,复本适宜。在采访工作中应注重重点学科用户的调研,听取读者的荐购意见,以提高文献采访的精准性,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在采购级别原则上,对于基础级(或教学级)文献资源,主要应收藏该学科的代表作和经典著作等;对于研究级文献,主要应全面收集包括非正式出版物在内的相关主题的资料。第三,在具体采购标准上,应坚持“保品种,压复本;高利用,多复本”的原则,优先选择各学科专业领域核心出版社出版的核心文献。

3 优化采访模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普遍采用的采访模式有书目预订、现场采购、团队选购、网上订购等。书目预订,是采访馆员根据馆配商发来的征订书目进行择订,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图书采购的系统性,但缺点是馆配商供货周期长,并且容易造成误采;现场采购,即图书馆采访人员到中标书商举办的书展(市)或指定的书店自行选购所需图书,该模式的优点是图书价格较低、馆配商供货周期短,缺点是工作量大而且时间紧、易出现重复或漏订,难以保证图书采购的系统性;团队选购,即图书馆采访人员联合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用户共同确定采购书目,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体现了用户的主体地位,专业性强,能较好地实现精准采购,但缺点是这些重点用户因工作繁忙参与人数寥寥无几,网上订购,虽然采购便捷但图书质量无法保证。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读者决策采购(简称为“PDA”),该模式的基本流程是将书店提供符合图书馆预设要求的书目数据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读者通过图书馆OPAC检索平台查询所需图书[3],读者下單的图书经信息核实无误后书店就直接将书发给读者,费用由图书馆与书店进行结算。很显然,这种采购模式充分体现了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但该采购模式在国内图书馆界实际工作中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机制和操作平台[4]。

应该说,每一种采购模式都有其利弊。我们认为,图书馆采访人员应综合利用上述各种采购模式,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按照各自图书馆的年度采购计划的要求,确定以书目预订为主(通过与中标馆配商合作)、现场采购为辅(参加书展)、网上零星订购(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为补充的图书采购模式。

4 做好书商的选择和管理

4.1 严把招标工作关

由于书商的货源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图书采访质量[5],因此,图书馆应选择信誉好、实力强、报价合理、售后服务好的书商作为合作伙伴。目前,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从源头上有利于控制图书采购质量,但中文图书招标采购也存在着诸多缺点,例如,很多图书馆通常是1~2年招标1次,招标周期短显然不利于书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再如,由学校资产处主导的招投标使得处于协助地位的图书馆无法按照自身藏书建设规律自主选择供应商,导致馆藏覆盖面受限;而且,过于注重折扣,缺乏有效竞争,影响书商服务质量[6]。为此,为了克服招标对中文图书采购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在招标前,图书馆应充分开展实地和网络调研,摸清楚各书商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拟定招标文件时,图书馆要更加注重书商的售后服务质量,不能一味追求价格上的优惠。对价格指标的评审建议采用较为客观的有效折扣率的算术平均值[7],另外,图书馆可将本馆的个性化需求或要求写入招标文件。

4.2 完善采购合同

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8]。一方面,馆配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可能只向图书馆提供有利可图的“高折扣进价”的图书书目信息,而那些在书商看来所谓的“低折扣进价图书”却往往是学术价值颇高的学术专业图书,长此以往,出版社也会出于利润考虑,干脆少出版或者不出版质量高学术性强的学科专业图书,结果导致图书市场的“逆向选择”,出现“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采访质量。另一方面,书商的“超低价中标”会产生信息经济学中“道德风险”。书商为了能中标入围,投标时可能会在图书折扣上做文章,大幅度压低价格,但中标入围后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超低折扣中标的书商往往会在其后的服务过程中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导致其售后服务难以达到图书馆采购的服务质量要求,从而损害图书馆利益。因此,需要完善采购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图书采购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要求;对到书率、订准率(出现夹带非本馆订购图书)、退换货、补缺、重点出版社书目信息覆盖率、配送频率等方面加以明确。特别是为了防止馆配商延迟供书时间(馆配商为节省成本,往往会把积累到一定量的多期订单一次性打包向出版社订购或与别馆订单凑合起来后再批量订购;或者抓住图书时效性强—出版时间越长图书越便宜,这一特点有意压单一段时间后再去向出版社进货),合同应明确到书时间。合同也应要求书商在规定时间内(如每年的6月和11月)提供未到图书的清单,并以书面形式反馈无法订到图书的原因(以便图书馆能与出版社直接联系补订购或者委托其他馆配商订购)。此外,对书商投标书中提出的额外优惠条件和服务条款等承诺,均应加入合同中以防止书商为达到中标目的而盲目虚假承诺。

4.3 建立交流机制

为了保证书商服务质量,图书馆与中标书商之间有必要建立适时交流机制[9]。健全的交流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图书馆采访人员能及时了解到中标书商的情况;另一方面书商也能及时获得图书馆的反馈需求信息,便于改进工作。

5 重视采访质量评估

5.1 重视读者评价

读者对馆藏图书的满意度是评价图书采访质量的重要标准[10]。图书馆采访人员可通过读者评价来获得采访的有效信息,例如,所购图书的品种和复本是否满足本校教学科研和读者学习需求;又如,新书到馆后进入流通部门供师生借阅的时间是否过长,等等。为充分收集读者评价信息,图书馆可通过网上图书荐购系统、设立意见箱、举办读者座谈会等渠道收集读者采访意见建议。图书馆也可建立学科联络员制度,要求学科联络员定期到各个学院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读者反馈意见,采访人员通过分析研究学科联络员收集反馈过来的读者意见建议,及时修订采访方针和原则,并改进采访模式。

5.2 重视馆藏评价

从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流程上看,馆藏评价既是采访工作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图书馆应充分地认识到科学的馆藏评价对提升图书采访质量的作用,为此,图书馆应成立由馆外专家、读者、流通部人员、采访人员组成的图书馆馆藏评价委员会,对图书馆一定时期内所采购的中文图书的数量与质量(包括图书的内容价值、利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科学评价;同时,也可采用与标准书目对比的方法来评价采购质量并对馆藏进行补缺补漏。

参考文献

[1] 刘兹恒.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EB/OL].[2014-06-16].http://www.doc88.com/p-77940900910.html.

[2] 蒋鸿标.高校图书馆中文计算机类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9,29(4):62-68.

[3] 孙广霞.PDA在我国图书馆的推行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4] 蒋鸿标.公共图书馆中文纸本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9,33(2):1-6,11.

[5] 王玲.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研究——以著作方式和著者类型为例[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8,32(4):1-4,11.

[6] 赵健琳.我国高校教材营销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

[7] 赵洁,张锐.“双一流”背景下面向学科化服务的中文图书采访策略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7):128-131.

[8] 张静,史淑英,檀树萍.PDCA循环管理模型在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2):65-70.

[9] 曾瑛.以用戶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策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5.

[10] 蒋鸿标,吴为民.中文图书出版同质化采访控制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28(2):59-63.

猜你喜欢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