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08-04于万里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篇文章教师应中职

于万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将新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鉴于此,笔者谈谈新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一、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故而,在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设备等带来的社会热点资讯、网络热门信息等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严格按照“以生为本”的原则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选择具有高价值且丰富多彩的文本,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语文学习的潜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有效整合资源,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例如,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下载下来,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通过自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其内容,探寻语文学习与人生之间的关系,进而转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及时植入“大语文”的概念,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再如,《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是一篇在微信平台上广为流传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个生活坎坷的漂泊者辗转从事过多份职业,在绝望的时候与文字结伴,靠着文字给予的强大精神支撑活出了希望和尊严。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让学生设想自己遇到这种生活境遇该怎么办,在科技冲击下自己的行为与精神该如何转变,怎样运用人文精神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文学的力量。

二、营造教学情境

感官接受是所有知识学习的开端,故而,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进一步感知文章与作者的情怀,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新媒体技术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时空界限,营造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善良》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善良归家》这一短剧,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合理撰写剧本。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演绎不同的角色,并用新媒体播放应景的音乐和动画。在特定情境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情境、进入角色,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善”的深层次内涵。

再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上课伊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凤凰传奇演唱的《荷塘月色》这首歌,让学生在优美的歌曲、赏心悦目的MV中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下,纷纷投入到对课文《荷塘月色》的学习之中,深入感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文字和思想,进而由景生情,获得新的感悟和体验。

再如,在学习《好雪片片》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渲染情境,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并且让学生思考“你认为流浪老人有什么优缺点,你想对流浪老人说些什么。”通过新媒体技术与问题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思考人性中的美。虽然流浪老人的生活非常贫苦,但他是一位心地善良、品德高尚的人,正是人性之美,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脉脉温情。

三、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在中职语文教材中,部分课文知识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要灵活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应启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改善语文教学效果,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言文,这些生僻、难懂的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在学习《师说》这篇古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搜索一些有关尊师重教的名人演讲,让学生跟着这些演讲理解“师者”的内涵,然后带着这一内涵再重新回到课本之中,理解韩愈的《师说》之道。再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与荔枝有关的小故事、民间传说等,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买的荔枝带到课堂上,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到讲台上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感悟。通过新媒体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化难为简”,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四、突破教学重难点

毫无疑问,新媒体技术为我们开展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形式,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我们在应用新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规避一些误区:首先,勿让新媒体喧宾夺主。语文教学是利用教师的能动性带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不是某种技术可以取代的,单纯依靠新媒体也无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肯定新媒体技术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要认清技术的作用和教学边界,思考人与技术的互动机制,认清技术的潜在价值,让教师和学生主导课堂。其次,要加强教学规律研究。教育领域的任何创新都要尊重教学规律,违背教学规律的技術创新必然会导致失败。教师应认真研究新媒体技术的实际作用,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始终是依附于教学的外在性力量,围绕教学规律及教学实际需求判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从根本上认识技术、把握技术,使技术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上的体现。

例如,在《雷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人物形象散布在文章的多个角落,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就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对人物形象有准确的把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也就事半功倍了。又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教师一边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一边播放PPT图片,让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变成直观的图画风景,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把握了文章描绘的景象,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进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单位信息内传递的信息量,也提升了语文课堂的知识密度。中职语文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零碎,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满堂灌无疑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采用新媒体在短时间内直观展示教学信息,可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优化课堂教学。

总之,新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巨大优势,教师应从整合课程资源、营造教学情境、拓宽学习空间等角度发掘其巨大的潜能。甚至可以在课堂上线上与线下结合、课下以线上学习为主,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河南省外贸学校(450002)

猜你喜欢

篇文章教师应中职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