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滨河景观工程改造设计思考

2020-08-04胡大勇

绿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调价值

摘要:指出了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办事处所辖淀港、横径港,其河道两侧居住用地密集,日益成为该区重要通廊,为了展现奉浦时代风貌、突出丈化特色、完善配套设施、构建滨河景观,特此对该地段进行景观工程改造。针对滨河景观工程改造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现状景观测绘、无人机航拍、水情调查、游览策划、居民区调研、景观提升设计等内容点亮奉浦社区绿色空间,充分协调社区居民与广大市民之间的资源共享关系,从而实现景观工程改造价值。

关键词:滨河景观;景观提升;协调;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3-0054-05

1 引言

上海市因水兴城。20世纪末,上海市以现代化水建设理念为指导,把河道整治与城市安全、城市景观、水资源利用以及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清淤、疏浚、建设、拆迁、绿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取得一定效果,全市区(县)管以上河道基本达到“面清、岸洁、有绿”的阶段性治理目标。2000~2008年,上海市完成了苏州河治理工程,继而2006~2008年,上海市推进了郊区“万河整治”工作,奉贤区的淀港、横径港也在其中,河道水环境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2 现状

基地分为两个带状地块,一号地块位于九华苑居民区西、北侧沿河,总用地面积16400m3;二号地块位于上院小区东侧沿河,总用地面积8800m3,两地块平面均呈近似“L”形。

一号地块西侧为横径港、北侧为淀港。横径港东侧滨河已有景观设施,但品质不佳,仅限于滨河绿化和一小段园路,淀港南侧邻近居民楼,为一带状基础绿化带,部分地段已经荒废,杂草丛生,多层居民楼附属管道井密集排布在楼后草丛中。另外,国顺路桥北侧人口有垃圾房及附属用房一处,阻碍了滨河交通,对景观环境干扰较大。

二号地块东侧为横径港、北侧为奉浦大道,南侧为韩村路。上院东侧滨河已有景观设施,但隶属小区物业,现状较为陈旧,道路狭窄,道路南北被小区围墙阻隔,小区外面的市民无法享用。小区南、北两侧沿奉浦大道及韩村路的绿化带,现状为封闭式防护隔离带,亦不便游览,两个地块滨河景观急待改造和提升。

3 景观环境分析

一号地块滨河景观带竖向较为平坦,总体西高、东低,植物特色不明晰,香樟为骨干树种,种植以列植为主,河边以垂柳、女贞高密度列植,缺少花灌木穿插点缀。建筑小品排除现状门球场及健身器械,基本为空白,淀港南侧驳岸全为重力式挡土墙,又设置有混凝土护栏,这样基本限定了滨河景观工程改造的横向层次,上述内容需要加以改进和提升。

二号地块滨河景观带两头高、中部低,韩村路桥和奉浦大道桥头均有人行道需要和设计景观带进行衔接,植物以垂柳为主、病虫害多发且枝条横斜,不利于通行,种植缺少开花灌木,春景较为匮乏,两处亲水木平台,建筑材料已经因风雨侵蚀而腐朽,急需更换,多项重要景观元素需要重新规划整伤。

两处滨河地块紧邻奉贤水网廊道,河道水量较为丰沛,滨河林带多种鸟类活动频繁,河道内部有鱼虾活动,其中,横径港驳岸采用了杉木桩驳岸,整体生态大环境较好,可以在景观改造设计中加以利用。基地附近分布有较多居住用地,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景观设施还不够完备,如何根据狭窄的滨河地形,排除市政管网干扰,起坡造景,贯通园路,突出绿化特色,成为景观改造设计的关键。

4 提升策略

针对基地内部景观环境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景观提升策略。增加滨河种植设计品种,一河一花,强调特色种植;建设适用景观,用健身步道贯通河岸,加强人本关怀,给广大市民留下美好的印象;保留现状长势良好的大乔木以及长势良好的灌木,营造节约园林、丰富滨河景观;协调居住区与公众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体现景观工程的社会价值。

5 设计主导思想

以展现奉浦社区风貌、完善滨河配套设施为目标,塑造“健康环保、绿色亲民”主旨,以两河景观提升作为奉贤的时代窗口,将奉浦社区的特色文化元素融入绵延风景中。

对于上海这座以高密度居住形态为主的城市,奉贤区核心地段属于其近郊卫星城,居住密度相对于上海市区而言,还算比较闲适,因此,滨河景观带的改造提升应该以种植设计为重心,适当配置休闲、健身设施,与实际景观需求相匹配。

6 设计内容

6.1 景观结构

规划设计制定“一河一路”、“多点开花”的景观结构,沿河点缀景观小品、烘托社区休闲和健身氛围,同时对滨河绿化带进行梳理和提升,营造简洁明快、疏朗大气的价值景观。

6.2 景观设计

一号地块,根据九华苑小区的实际情况,先在横径港东侧布置一条通透景观围墙,把滨河空间界定清晰,以游线设计为基础,配合绿地改造,构建空间骨架。国顺路桥头两侧,重点打造人口花境景观,然后把景观改造重点放在淀港南岸、九华苑居民楼北侧,按照休闲需求,布置健身步道、景观廊架、休闲坐凳、景石、儿童游戏场地等景点,沿游园路多点配置海棠,营造特色植物景观。

二号地块,根据上院小区的实际情况,先拆除南、北两端的小区封闭围墙,把滨河空间打通,然后设计通透性景观围墙,把小区用地红线与滨河空间划分明晰,红线内部是小区居民专享空间,红线外还绿于民,实现社会公平。以游线设计为基础,配合园林景观树木的精巧配置,将绿地的空间骨架搭好,然后按照休闲需求,布置棋桌、寵物乐园、休闲坐凳、亲水平台、儿童游戏场地等景点,沿游园路多点配置樱花,营造特色景观(图1,2)。

6.2.1 竖向设计

一号地块,在国顺路桥南、北两侧画龙点睛,设定制高点,然后根据现状地形,因高就低,给健身步道设计道路纵坡,坡度控制在0.5%~5%之间,确保跑步健身的舒适性和无障碍通行;横坡为了便于排水取1%~1.5%,地形土丘一般相对高程控制为0.3~0.9m,滨河顺应现状地形坡度,适当起坡,尽可能土方就地平衡。

二号地块,在韩村路桥头和奉浦大道桥头,滨河景观带的起始端设计高程与现状人行道边缘平顺衔接,然后根据种植设计及景观节点的布局需要,适当做纵坡起伏,坡度控制在1%~5%之间,确保植物造景与设计地形土丘相协调,人们休闲健身无障碍;横坡为了便于排水取1%~2%,地形土丘一般相对高程控制为0.6~1.2m,地形土丘总体上注重层次变化,顺应滨河狭窄的立地条件,既有呼应,又有独立点缀,总体上做到了节奏舒缓,主体突出。

6.2.2 种植设计

一号地块,九华苑滨河景观带种植设计以“海棠”为特色,总体保留了滨河长势良好的香樟乔木林带、水杉林带,适当补植榉树、紫叶李、石楠、桂花,沿设计健身步道,运用列植、对植、群植、混植、孤植等多种配置手法,把海棠(垂丝海棠)巧妙贯穿于整个游线,形成“春花烂漫”的整体景致。

国顺路桥头营建地形花境,配置以罗汉松为点景的植物景观,迎面可见金边黄杨的鲜艳、罗汉松的挺拔、红色狼尾草的铺垫、长春花的蜿蜒。沿路花卉品种尽量做到丰富多彩,繁花似锦,主要配置有紫娇花、黄金菊、马樱丹、金光菊、五色梅、金边麦冬等。

对于多层居民建筑周边,交通不容易到达的空间,种植设计多采用复层混植的植物配置形式,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搭配,在不影响一层居民采光的情况下,布置观赏花卉和植物模纹,在重点的交通拐角处,点缀花境,丰富种植色彩,提升景观档次。

二号地块,上院滨河景观带种植设计以“樱花”为特色,总体保留了滨河长势良好的垂柳林带、水杉林带,巧妙穿插健身步道,运用列植、环植、对植等多种配置手法,把樱花巧妙贯穿于整个游线,形成落英缤纷的景致。对于银杏、马尾松等现状长势良好的景观树种予以保留,对于桂花丛、丝兰、石楠等对人行产生干扰的树种予以移除或移植。对于因景点布置,需要加强效果的位置,则增加配置新的观赏树种,力求生态多元。对于奉浦大道南侧地段,种植设计考虑了香樟片林的布置以形成高大伟岸的林冠背景;而韩村路北侧地段,种植设计考虑了对设计健身步道的退让,对现有灌木丛进行梳理,保留和补植榉树,形成开朗明快的健身线路。

奉浦大道、韩村路端头配置以白玉兰、广玉兰、无患子、栾树、榉树、银杏、桂花、鸡爪槭、早樱、小叶黄杨球、红叶石楠球为主景的复层植物景观,强调常绿落叶树种的搭配和经典植物群落的构建,中部为了丰富植物层次和嗅觉效果,点缀海桐、桂花、月季、腊梅等香花树种,形成简明、舒适的植物景观效果(图3、4)。

6.2.3 建筑小品设计一“双廊”

九华苑滨河景观带,东部地段较为宽敞,除布置儿童游戏场地外,还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休息和纳凉,设计了并排的菠萝格原木廊架,长4.5m,宽2m,高3m,梁下净空2.45m,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墩,与座凳形成整体,木结构与其通过预埋件焊接牢固。廊架整体朴素、简约,与周边建筑风格和环境十分融洽。

6.2.4 设施小品设计

小品设计将“贤”字与城市家具(座凳)相结合,突显“奉贤”的地方知名度,设计具有文化特色,以贤文化寄以滨河景观带新的活力。

灯具设计是实现绿地景观效果的重要环节,首先考虑它与基地的整体景观风格的协调,第二考虑维护的便利及坚固耐久。设计最终选定了古朴、简洁的景观草坪灯作为前景点缀,同时选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庭院灯作为园路及人行道沿线的主导光源,两者相互搭配,营造出柔和、典雅的夜景效果。

为了照顾周边居民喂养宠物的需求,特别在上院小区滨河景观带东北侧布置宠物乐园一处,乐园采用实木栅栏长条形围合的形式,中部留门,便于动物看管,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图5、6)。

6.2.5 铺装设计

滨河铺装采用多种材料,有彩色透水沥青、小青砖、透水砖、花岗岩板等。健身步道与现状人行道平顺衔接,方便残障人士使用,材料选用红色透水沥青.儿童活动场地采用蓝色透水沥青(图7),这与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相吻合,同时为了方便体育锻炼的市民辨识,采用醒目的地面自线提示了慢行系统的走向;道路铺装为人字铺透水砖(图8),这种铺法坚固耐用,局部小型场地铺装采用小青砖及花岗岩板,丰富铺装类型,提供不同的场地,供人们使用。

7 设计难点

7.1 设计游线受制于现状乔木

景观带现存水杉、香樟、垂柳等行列式大乔木,健身路径的线形设计既要柔顺,又要不干扰现状保留乔木,设计师现场数次踏勘,制定保护路线,减少资金浪费和生态破坏,然后结合场地功能需求,反复调整景观方案,最终确定优化线路。

7.2 种植设计思考良多

为了方便施丁几、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种植设计分成3个步骤来实现,其一,绘制绿化现状踏勘图,对场地植物进行精确定位;其二、,制绿化移植图,以梳理、剔除不良植株;其三,绘制绿化新增图,实现景观提升和植物配置更新。

7.3 规划布置受制于建筑附属工程管线

由于滨河景观带中存在着大量的建筑附属工程管线,如:检查井、配电箱等,对于规划布局产生较大的干扰,只得由设计师、甲方领导、市政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综合协调[5],采取避让、迁移、加高、屏蔽等多种方法加以解决(图9、10)。

7.4 补充测绘

因甲供测绘资料信息有限,基地现状工程管线及园林植物分布情況,必须自行补充测绘,这些要求设计师在滨河现场,凭借专业知识,详细踏勘调研,记录树种名称、规格,绘制现状植物分布图、工程管线检查井布点图、消防通道预留等。

7.5 协调居民意见

九华苑小区西侧垃圾房距离河岸很近,为了理顺滨水交通,必须把垃圾房的附属用房拆除,才能使得国顺路桥头的景观环境更为疏朗美观,设计师与甲方领导及物业多方现场协调,考虑到人行安全和美观,最终做出了拆除附属用房的决定(图11)。

九华苑小区西北角居民楼距离滨河景观带比较近,不愿意看到原来方便使用的绿地空间被围墙阻隔,要求围墙分时段通过,设计师与甲方领导及物业多方现场协调,特地在西北角围墙尽端留出小门一处,方便小区夜间安全管理(图12)。

7.6 绿地改造和河道管理的协调

横泾港是通航河道,且实行河长负责制,景观改造设计同样对河道的行洪安全及行人安全加以考虑,在滨河景观带人口及重要驻留节点设置安全警示牌,对现状的防护链条及防护网进行加固和色彩掩护处理;淀港此段不属于通航河道,景观设计保留了现状的挡墙和栏杆,并通过种植设计对之加以掩映和装饰,确保了行人安全。

8 结语

奉浦街道办事处所辖淀港、横泾港,其滨河景观工程改造项目是上海滨河景观工程改造设计的具体案例,它对于奉浦社区乃至奉贤区,都具有代表性。从项目补充测绘,到方案形成和深化,再到最后的施工图设计,均遵循生态设计理念,从手法到选材、从竖向到种植、从技术到协调,从环境到社会,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思考,敢于落墨,也得益于甲方、设计、施工、物业、市政管理等多部门协调分工,最终形成优良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1192-2016.公园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420-2007(2016年版).城市绿地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50513-2009(2016年版).城市水系規划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51163-2016.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武林.城市绿地发展改造——宁波三江六岸启动段绿地改造工程;[J].上海建设科技,2015(3):53一55.

收稿日期:2019-12-10

作者简介:胡大勇(1974-),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协调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