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古祠堂建筑空间形制特征研究
——以罗东舒祠为例

2020-08-04毛天扬王雪洁柯春珊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罗氏祠堂徽州

毛天扬,王雪洁,柯春珊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马鞍山 243000)

今天的黄山市,它的前身则被称为徽州地区。该地区的祠堂建筑与宗族文化相辅相成,作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一大奇迹的呈坎村是其代表,原因正是巧妙融合了天然与人文八卦。明代中后期,为了纪念罗东舒,村内建立了融“古、雅、美、伟”于一体的罗东舒祠,作为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它有着营造精细和规模宏大的特点。徽州的传统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硕果仅存,这些年来,随着乡村城填化地高速发展,使得传统古建筑正在迅速消失,因此古建筑的相关测绘、分析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不仅对古祠堂的周边环境做分析,也从建筑形制本身出发,对其装饰、造型艺术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求能更好的提取民间传统建筑精华,从而使徽州古祠堂得以有效保护和修缮,意义重大。

1 徽州地区古祠堂特征分析

徽州的古祠堂起源于宋朝,与明代中期开始兴起,在清朝时期则达到鼎盛。古祠堂与古牌坊及古民居中的天井并称为徽州三绝,整个徽州地区只要经济情况允许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的家族建设一座祠堂。“相逢何须通姓名,但问高居何处村”这句民谣,可形象体现这一现象。从古至今,徽州祠堂都是徽州人民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瑰宝。风格各异的上百座古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是教化的平台,宗族议事的场所、重要公共活动的处所、是独特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悠千载古徽州,徽州现存的古祠堂尚有300多幢,它们保存完整、装饰精美无双、大大小小、风格各异且种类繁多。本文将以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的罗东舒祠为例对徽州古祠堂的建筑空间特征及装饰艺术进行分析研究。

2 罗氏祠堂建筑空间特色初探

2.1 罗氏祠堂选址与布局

徽州人在营建宗族祠堂时,对于祠堂位置的选定以及朝向的安排极为重视,将儒家思想和道家八卦理念共同糅合。宗祠一般位于“坐下龙脉、有形势”的风水宝地,地理位置显著,起到引导、统辖的作用,其具体位置一般位于村落首尾和中心。罗东舒祠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村,祠堂坐西朝东,祠堂的前面是灵金山,背面是葛山,在布局上有山有水,是徽州人最为崇尚的理想生活环境。

2.2 罗氏祠堂的平面形制与特点

徽州古祠堂一般有三进,一为仪门或大门等,二为享堂,三为寝殿,其中大多数为徽式天井廊院式和徽式民居式。而罗东舒祠,当地人称小孔庙,它的布局几乎是完全仿孔庙而建的,平面布局形式为“四院-四进式”,其占地面积2997㎡,见图1。

图1 罗东舒祠平面图

3.3 罗东舒祠的平面形制及特点

1.多进院落式通常情况下按地形、功能等灵活布置,布局不死板,韵律感十足,见图2。

2.内在逻辑性考虑周详,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微 妙,合理紧凑。

图2 罗东舒祠A-A剖面图

棂星门在照壁的对面,有26.5 m宽,是用黑色木栅栏建造的牌坊式木制门,这也是徽州的建筑特色之一。在它的顶部雕有祥云一样的纹路,并伴有奇珍异兽的图案。在石柱下设有夹耳石,檐内外通常都附有挑檐坊及如意斗拱等。这是进入祠堂的第一道门,它的建造风格精美简洁,精雕细琢的细节装饰理念值得后人研究学习,见图3。

图3 棂星门立面图

3 罗东祠堂的空间特征分析

“四院四进式”是罗东舒祠平面布局形式,即由寝殿,以及女祠等共同组成,同时高耸的门坦南北院墙各有一个高3.8 m、宽1.5 m的劝门。门户对着照壁,通过祠堂中间的甬道,也可沿着桂花庭南北两侧的前廊前往拜台,这就进入享堂了。罗东舒祠的享堂有5个开间,用8根极为珍贵的金丝楠木圆木柱作支撑并辅以方形的石柱。宗族里的大事都在享堂中进行的,顺着享堂的后中门或由两边侧门即来到了罗东舒祠后天井,即全祠的第四进院落,后天井又可由左、中、右三条甬道进入后进寝殿,在享堂后面的寝殿供奉着罗氏祖宗灵位,严禁族人随意出入的,这种严格的行为约束赋予了后进寝殿以神秘与庄严的色彩。其第二层不是原先的,而是后来加建的,用来存放皇上赏赐的宝物的宝纶阁。三个三开间加两个楼梯间计十一开间共同组成寝殿,规模十分罕见。从这种“君在上、臣在下”建筑布局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皇权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仿文庙建筑形制的祠堂建筑布局。

表1 罗东舒祠建筑形制

4 罗氏祠堂的结构构建及装饰性构建

罗氏祠堂雕梁画栋,尤其是宝纶阁,几乎每一个构建,都雕刻了花纹。罗氏后人充分的将美学与建筑学相融合,这种结构与装饰一体化的方式,让人很难分清哪一个是结构构建,哪一个是纯粹的装饰性构建,每一个物件都巧夺天工,古人超高的建筑智慧不禁让我们叹为观止,见图4。

图4 罗东舒祠梁柱及三花檩

在三花檩的两侧通常还会建造一对伴檩,在山界檩的上面设抱梁云和山雾云。罗东舒祠的庭院回廊雕刻手法使露台的布局疏朗,全为花鸟树石。罗东舒祠内现有匾额大致有4类,共29块,例如悬挂于寝殿的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宝纶阁”享堂的“彝伦攸叙”,见图5。穿斗式以及抬梁式都是罗东舒祠所采用的方法。在前檐设有12根立柱。里面设10根方形石柱,外面则设2根圆形木柱。

5 结语

每一座祠堂都是徽州文化、艺术、经济等的浓缩与提炼,徽州古祠堂的建筑空间特征是在当地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下形成的,是古徽州文化的直观表现。研究古徽州祠堂的建筑空间特征及装饰性艺术对于研究徽派建筑文化以及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希望在徽州传统建筑空间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人们更好地领略徽州建筑的风采,感悟徽州文化的久远与深邃。

猜你喜欢

罗氏祠堂徽州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梁家祠堂史话
徽州人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
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