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020-08-03单亚蓓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翻转盏灯珠子

单亚蓓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以课前自学知识,课上交流讨论,内化知识为主要教学流程。笔者认为“先学、导问、分享”课模正合乎翻转课堂的精髓要义。

“先学、导问、分享”课模是将先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家或课前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内容的检测单。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辅导,实现个性化学习,并结合小组合作与交流,进行探究性学习等主题学习活动,从而达成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先學,奠定基础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的。要做到以学定教,先学提纲的设计尤为重要,要做到“三个自问”:(1)确定学生先学内容、先学要求。(2)先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3)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检测单,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先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简单的周期》是探索简单情境下的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首先,学生通过摆一摆绿珠子、蓝珠子来感知规律。然后,动手操作,并数一数,一共摆了几组?每组都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第二组第2粒是什么珠子?第四组第1粒是什么珠子?第8粒珠子在第几组第几个?想象一下,第10粒珠子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接着,分享交流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和算一算等方法。最后,进行复习巩固,加深理解,思考“有一些珠子如果按绿、蓝、绿、蓝、绿、蓝的顺序依次排列,第11粒珠子是什么颜色的?用你喜欢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将以上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并要求学生完成以下课前检测单。

1.先找一找规律,再画一画。

(1)△○△○△○(  )(  )……

(2)○○□○○□○(  )(  )……

2.小华观察交通岗处的信号灯变化情况是:红、绿、黄、红、绿、黄……如果从红灯亮开始,当信号灯变化到第12次时是什么灯在亮?

3.有一些豆子,按红豆、黄豆、绿豆、黑豆的顺序依次排列,第18粒豆是什么豆?

检测单第一题属于热身;第二题是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如果用算一算,就是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而第三题设计的是有余数除法,意在检测学生会用什么方法解题,能不能根据结果得出结论。此时,学生可能出现会列算式,但不理解算式的意思,单位名称有误或者算式正确,但不能根据结果(有余数或者没有余数两种情况)得出结论等问题。

先学,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研究,呈现出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捕捉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元素,建立更加强大的知识结构,最终他们创新的品质、创新的精神将会有更好的提升。

二、导问,生成问题

导问,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后大胆质疑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度探究,从而让知识性问题个体解决,技能性问题合作探究,同时推进序列化的展示交流和台阶式的巩固提升,实现螺旋式发展。

在教学《简单的周期》一课的讲评作业环节,对于学生掌握得好的题目,出示答案对照即可。对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教师就需将典型的错误作业与正确作业检测单拍摄照片,制成PPT,让学生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以下面两份作业单为例。

作业单一:

18÷4=4(豆)……2(豆)

答:第18粒豆是黄豆。

作业单二:

18÷4=4(组)……2(粒)

答:第18粒豆是黄豆。

提问:观察这两份作业单,有什么不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会发现两道算式的单位名称不一样,提出“4豆是什么意思?到底用什么作单位?”这一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时,教师需要先肯定学生再提炼问题:“是啊,到底用什么作单位,商表示什么呢?”教师将“4豆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提炼成“商表示什么意思?”,从而引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商表示什么意思?”

又如,教学例题:“彩灯按照红、紫、绿、红的规律排放,第21盏灯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在作业本上。

学生交流汇报如下。

生1: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1代表红色,2代表紫色,3代表绿色,一组就用1231来表示,21盏灯共有5组还余一盏,是红色的。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直观地得出第21盏灯是红色的。

生2:21÷4=5(组)……1(盏)我是用算一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第21盏灯是红色。(教师板书算式)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算式中除数“4”是怎么确定的?结果5组还余1盏,你怎么确定第21盏灯是红色的?

生3:因为每4盏灯为1组,所以除数是4,结果是5组还余1盏,第21盏灯就是第6组的第1盏,因为每组的第1盏都是红色的,所以第21盏灯是红色的。

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作为智慧的引领者,就要具备一种比学生看得更远、走得更前、洞察得更加深入的能力,通过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讨,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三、分享,收获喜悦

分享所学知识可以从小组内开始,再通过小组内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学生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内应有一定的分工,每一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习角色,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向小组其他学生质疑、提问等。有了这些准备工作,学生就知道小组该如何合作,如何探究,如何归纳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经验,并提炼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以下是小组合作难度系数两颗星题目的汇报。

生1:大家好,我是梧桐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我们小组共同讨论设计了黑、黑、黑、白、白的周期,设计的问题是第50颗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小组成员樊嘉龙说可以“摆一摆”,我们一起摆了棋子,发现第50颗棋子是白色的,就是有点麻烦。薛飞燕说可以“画一画”,但在画的过程中画错了一个,后来我们就放弃这种方法。最后,我们用算式来解答50÷5=10(组)答:第50颗棋子是白色的。我们一致认为,解决像这样数字比较大的题目,用“算一算”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发言完毕,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2:除数为什么是5?

生1:因为我们设计的周期是5个一组,所以除数就是5。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没有我们小组就汇报到这里,有请下一组精彩汇报。

通过分享,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增强学习兴趣、合作学习的欲望。

总之,通过“先学、导问、分享”的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批判思维,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

翻转盏灯珠子
巧分珠子
你在写语文作文时,为凑字数用过哪些套路
纸珠子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