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
2020-08-03张玉琴
张玉琴
摘 要:在当前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赏识教育是比较普遍的,而挫折教育则相对较少。同样在家庭教育中也缺乏对幼儿的挫折教育,导致幼儿很少面对挫折和失败,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幼儿潜能,强化幼儿心理素质,增强幼儿的意志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幼儿园应该适当加入挫折教育,使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健康成长。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广大的教师和家长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挫折教育;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5-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8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些家长对孩子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为他们创造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也很少让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这就导致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将来孩子步入社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面对这些挑战与挫折,则极易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幼儿时期就注重挫折教育,教师要训练幼儿逐步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鉴于此,应当在幼儿园教育内容当中加入挫折教育模块,以便使幼儿能够在日后遇到困难以及挑战时能够拥有应对和解决的勇气,并且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幼儿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挫折教育时,必须把握好幼儿的身心特点,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并采取鼓励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模式,促使幼儿更好地动手和动脑,以此来帮助幼儿逐渐摆脱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心理,最终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
一、挫折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挫折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托挫折教育能够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发展;开展挫折教育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一致,通过挫折教育可以让幼儿逐渐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
(一)依托挫折教育能够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有效发展
幼儿非智力因素一般涵盖幼儿的情感因素、意志因素、需求因素、动机因素、兴趣因素、价值观因素等。从幼儿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能否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在实践当中,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往往又是会被教师以及幼儿父母所忽视的因素。因此,通过开展挫折教育,能够帮助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效发展。
(二)开展挫折教育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当幼儿成年之后,他们首先要学会在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只有让幼儿具备了较强的心理素质、较好的适应能力之后,其成年之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鉴于此,幼儿园应当依托挫折教育,让幼儿的心理素质以及适应能力得到同步的锻炼,这将使幼儿日后在社会中遇到挫折时,不会一蹶不振,而是能够积极应对。
(三)通过挫折教育可以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主体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幼儿内心通常会伴随着沮丧情绪、失落情绪以及紧张情绪,前述情绪均为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主体的心理健康。同时,这些负面情绪亦会导致主体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某一幼儿同其他幼儿争夺玩具,如果未能如愿,便会对其他幼儿加以攻击,此种行为便是受其自身的负面情绪影响而做出的。而通过开展挫折教育,则能够使幼儿正确面对和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逐渐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
二、幼儿园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教师在开展挫折教育时,应当善于创设情境,以便借助情境教学的模式使幼儿能够直观地接受挫折教育,并从中得到成长的契机。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挫折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合理地設定教学难度,也就是说,挫折教育的内容应当同幼儿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以免因为难度过高而让幼儿产生畏缩心理,从而也避免了因为过于浅显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其次,幼儿教师应当确保所开展的挫折教育内容在幼儿的承受力范围之内,以免造成对幼儿的心理伤害。最后,幼儿教师应当对幼儿加以鼓励,以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养成健康心理。
三、幼儿园如何开展挫折教育
幼儿园开展挫折教育,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和着眼点,其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不同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的幼儿,总结了几方面的挫折教育策略,下面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给幼儿介绍挫折,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对于幼儿来说,挫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小麻烦,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那是挫折,他们对于挫折并没有任何概念,遇到挫折以后的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哭闹或者发脾气。要开展挫折教育,就需要让幼儿懂得什么是挫折,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比如,幼儿摔倒后,在没有受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不是立刻扶起来嘘寒问暖,或者为了安抚幼儿情绪而故意拍打地面以示报复,而是应该告诉幼儿,摔倒这些小麻烦、小挫折都并不可怕,反而还能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学会怎样避免再次跌倒,所以这种挫折也是一个宝贵的财富。
我们还要教育幼儿面对这些挫折要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和老师,并且教师要多多表扬班里那些做得比较好的幼儿,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讲自己是怎样做的,在班内创设一种勇于面对、敢于战胜挫折的良好氛围,培养幼儿战胜挫折的初步意识。
(二)为幼儿树立榜样,带动幼儿积极地面对挫折
幼儿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相互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为了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我们可以为幼儿树立一些身边的榜样,带动幼儿积极地面对挫折。
比如,在幼儿园户外“走独木桥”的活动中,有的幼儿会勇敢地进行尝试,也有的幼儿害怕会摔下来,不敢尝试。那么,我们在鼓励那些不敢尝试的幼儿时,可以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要向那些勇于尝试的小朋友学习,既然他们能够顺利通过独木桥,自己也一定能克服这个小困难。
同时,也可以鼓励那些尝试过的幼儿为不敢尝试的幼儿加油、鼓气,带动这些幼儿积极地面对挫折。当然,同伴榜样的力量很关键,但是教师作为幼儿模仿的榜样,其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行为等对幼儿影响很重要。因此,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成长。
(三)尝试为幼儿创设挫折情境,适当设置小困难、小麻烦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受住考验:一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二是虽没有逆境可言,但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的个性。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没有逆境。要想让这些孩子成才,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应付挫折,便成了挫折教育的重点。但是很多幼儿从小生活养尊处优,很少遭遇挫折,也就不懂得如何去面对挫折、处理挫折。
为了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尝试着为幼儿创造挫折情境,适当地设置一些小困难、小麻烦,让幼儿多接触到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境,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当然,这些挫折的创设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来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和挫折,并且及时对其加以引导。
(四)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渗透赏识教育
我们前面提到了可以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比如给他们设置小麻烦、小困难,这对于他们以后面对挫折、处理挫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一味地设置挫折,赏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获得赏识,幼儿会提高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与他人相处融洽;通过接受挫折,幼儿会懂得人生道路的不平坦,从而提高抗挫力。
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赏识,要在幼儿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们应对挫折,也要在他们有一定的进步、收获、有一些闪光点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赏识和肯定,使他们在肯定和鼓励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正确的行为;当幼儿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五)正确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要因材施教,正确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积极保护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比如,前面的“过独木桥”的例子,对于普通的幼儿,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使他们克服困难,勇敢地走过独木桥,但是也有的幼儿内向、胆小、敏感,或者是肢体协调能力较差,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他要学会对抗挫折、解决挫折,而坚持要求他独自过独木桥,可能对他来说是非常痛苦、非常恐惧的体验,甚至如果幼儿心理素质差、肢体协调能力差,还可能会在独木桥上摔下来。因此,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比如牵着他们的手走过独木桥,或者鼓励其他幼儿牵着他们的手慢慢走过去。在我们的帮助下,幼儿成功地走过了独木桥,会发現原来并不难,至少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再去征求他们的意见,是否可以独自再走一遍,慢慢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应及时科学地调整幼儿个体发展的目标,应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不能过多地采用横向比较,应多采用纵向比较,即让幼儿跟自己之前比,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否比之前进步了,是否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勇气。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幼儿受挫的承受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幼儿园里适当地实施挫折教育,让幼儿“吃点苦”“受点委屈”,培养他们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鼓励幼儿面对挫折,坚定信念,自我鼓励,从而有意识地磨炼意志,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结语
现在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幼儿出生时便有很好的生活条件,有来自父母和更多亲人的关爱与呵护,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在今后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教师只有在幼儿阶段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将来步入社会后遇到了压力和挫折时,他们才不会感到手足无措,才有能力和信心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杨莉.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爱——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J].家教世界,2013(9).
[2]李霞霞.阳光总在风雨后——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策略[J].幼儿100:教师版,2019(1).
[3]潘晓燕.谈幼儿园挫折教育的实施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1).
[责任编辑 薛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