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县级审计监督工作成效的思考

2020-08-03吴雪萍

财会学习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审计监督审计

吴雪萍

摘要:县级审计监督工作是确保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中结合笔者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就县级审计监督工作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改善县级审计监督工作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审计;审计监督;工作成效

近三年来,我县审计机关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心和上级审计部门的工作安排,着力提升经济事项的查证能力和投资项目监督结算能力,以“大数据”为支撑,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通过加大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揭示和反映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县审计工作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注重把审计成果更多地体现在为宏观决策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在推进我县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廉洁高效政府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基石和保障作用。

一、县级审计监督工作总体成效

(一)加强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促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我县审计工作以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通过对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执行管理、重点资金使用、重点项目推进、重大政策执行、重大风险防控的跟踪检查,揭示和反映财政经济运行中普遍性、典型性、趋势性问题,推动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围绕中央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制精神,大力推动地方税务机关落实好“放管服”和地税体制改革有关政策要求,切实提升税收征管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了依法治税和地方税收征管体制机制完善。近三年来,共完成县财政预算管理审计3个,地税征管审计2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63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137235万元(2016年问题金额27680万元,2017年问题金额616657万元,2018年问题金额492895万元),移送案件5件,追究刑事责任3人。

(二)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权力运行制约

近三年来,我县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相关要求,还把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三公”经费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审计范围,并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开展自然资产资源审计。

(三)加强政府投资审计,促进财政建设资金高效使用

我县采取“自己审”与“中介机构协审”相结合的模式,着力抓好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和重大项目跟踪审计,保障政府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制止随意变更行为,有力促进政府建设项目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营,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共审结政府投资项目1443个,审计投资总额354461.49万元,审减工程结算价款27329.72万元,审减率7.71%。审计还发现了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国有企业实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存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未财评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建议。

(四)加强审计规范管理,审计工作方式逐步转变

我县着力转变职能职责,审计工作向常态化监督和制度化监督转化,一是从注重合理合法性向注重政策绩效转变,二是从有法规依据向支持深化改革鼓励创新转变,三是从揭示问题向预警问题、解决风险转变。审计工作结合行业特点,集中反映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度是否规范,责任边界是否清晰,以此来促进完善制度,保证审计成果运用。

二、县级审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审计的功能从最开始的“查账员”,到“经济医生”,到“经济监督工具”,到“经济社会免疫系统”。但审计成果转化和运用工作成为制约审计监督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审计职能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现阶段,我县在审计项目安排和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广度和深度不够

对公共资金实行“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在成效”的全覆盖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审计机关促进公共资金合理高效使用是应尽的职责。近年来,我县在财政审计过程中采取“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对公共资金运行审计全覆盖,2019年度对102家预算单位进行了数据分析审计,对57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核查,提升了公共资金监督成效。但受人员力量不足、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大数据审计能力较差的影响,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广度和深度不够,制约了审计全覆盖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审计的宏观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跟踪审计通过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把审计关口前移,发挥防患预警作用,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它不仅是现场监督,更多的是控制,把问题消灭在源头和萌芽状态,是对某种经济行为的事中控制。但目前受审计人员能力不足,仍局限于传统审计理念的影响,跟踪审计重点过多关注揭示具体问题,对宏观问题的分析研究不够,缺乏深度挖掘和提炼,在推动解决宏观问题上还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三)各单位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

审计发现问题是基础,整改落实才是关键。个别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整改过程,存在“选择性整改”“拖延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由于审计整改不到位,出现“屡审屡犯”现象,影响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审计成果应用未取得成效。各部门各单位无相应保障措施促进审计整改,主要表现:一是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屡查屡犯的情况依然存在,审计整改质量不高;三是审计后续整改跟踪不够,问责缺失。

(四)内部审计工作亟待加强

部分单位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够,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或者长期未开展。一是部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二是內部审计工作计划不合理,工作开展不足,对审计工作配合衔接不到位;三是内部审计整改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未能正确发挥内部审计预防、监督和决策参谋作用。

三、工作建议

为全面发挥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要求,我县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审计机关宏观管理的职能新定位和审计全覆盖的明确要求,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一)强化审计职能,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一要加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要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政策跟踪审计工作部署,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各审计项目重点关注,持续跟踪审计县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政策措施情况及效果,密切关注打好三大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推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情况,着力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促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维护政令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审计过程中做到查问题与宣传政策相结合,共同推动各项政策落实。着力宣传审计宏观管理职能,破除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只审财务”的错误认识,重点梳理和宣传相关政策,提升相关人员政策理解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深化认识,促进重大政策落实到位。

二要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县级审计机关要在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聚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在关注权力运行的同时促进依法行政,在关注是否合法的同时关注效益,关注政府部门及其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用制度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提高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水平。通过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进一步规范审计内容和评价,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

三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逐步实现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性地组织推动所有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围绕县委县政府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内审工作在继续保持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不断拓展内部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在专项资金使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政府性资产管理等领域多措并举、共同发力,着力消除审计监督的盲区,力争实现在全县范围对公共资金、政府投资项目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内部审计全覆盖。

(二)做好两统筹,加快推进审计全覆盖

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工作要求,拓宽审计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有效推进审计全覆盖。一要充分整合审计项目。将预算执行审计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有机结合,采用“全面审计+延伸核查+重点专项”的组织方式,实现推进落实“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持续增强审计工作整体效能。二要充分整合审计力量。整合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种审计力量,解决审计力量上的不足与审计全覆盖要求之间的矛盾。三要坚持科技强审,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进一步提升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和管理能力。

(三)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加强审计整改工作

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强化整改责任、加强督查督办、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结果运用等有力措施,突破整改监督工作瓶颈,形成人大监督、政府督办、审计督查、巡审联动、内审协作的大整改工作格局,实现审计整改从“单打独斗”到多部门“群策群力”的转变。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四)注重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加强审计能力建设

一要推动实现预算执行审计“三个转变”。即从真实合法性审計为主向绩效审计并重转变,从微观查出问题为主向促进体制机制完善并重转变,从传统手工审计为主向大数据审计技术为主转变;二要加快知识技术更新。通过举办审计大讲堂,组织业务培训等多种方法,实现了解现代社会治理和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好财政、金融、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要努力掌握大数据审计技能,不断提升大数据审计水平。三要加快审计理念更新。树立审计宏观管理理念,注重从宏观角度去查找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完善体制机制;树立审计的绩效理念,围绕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的转变,重视预算绩效审计,客观评价预算绩效。

参考文献:

[1]沙亮.审计全覆盖下县级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5):276.

[2]罗蜡梅.审计全覆盖下县级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 (08):300.

猜你喜欢

审计监督审计
前移审计监督?预防腐败滋生工作机制研究
浅谈独立审计招投标制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