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08-03张秀芳

财会学习 2020年16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管理会计

张秀芳

摘要: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维护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工具有助于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管理会计工具的合理应用方法,为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强化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

关键词: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增大了市场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对此,企业要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成本管理。而基于管理会计工具的重要作用,强化管理会计工作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出必要性,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一、强化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合理方法

(一)加强财务团队建设

为了强化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应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明确成本管理对于经济效益的保障作用。同时应该注重加强财务团队建设。例如: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组织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让员工熟练掌握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方法,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动力。与此同时,应该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强化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引入,可以通过技术能力考核的方式筛选人才,为财务团队融入强大的力量。进而通过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实现管理会计工具的高效应用,推动企业成本管理。

(二)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新时期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化了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也应该在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信息化保障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以及经济管控成果。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并且制作出动态的成本统计图表供财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进而为成本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二、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为管理会计工具的组成之一,作业成本法(ABC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业成本法也称为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其应用过程主要包括工作成本计算、成本要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等[1]。作业成本法实际应用中,以产品在操作中的所有程序为基础,深入分析产品作业过程中对于企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而合理分配成本,尽可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例如:企业内部某两种产品的生产量分别为2000件和3000件,每件产品所消耗的人工费用是7元和5元,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消耗为12元和10元,利用这些信息,会计人员可以运用作业成本法分析出两种产品的资源消耗情况。同时还能够结合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资源、设备维修与调整费用以及产品质检过程中所需花费的资金,进而综合全面地给予企业管理者规范的产品资源消耗数据。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两种产品的资源消耗对比情况,进而依据相关数据进行定价,实现良好的成本管理,强化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区别于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的应用主要将市场发展现状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基础。在深入调查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依托于市场导向进行产品的目标利润制定,然后对产品的周期成本以及相关的资源消耗进行合理规划,进而主观性的对成本进行管理控制[2]。由于目标成本法涉及到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划,因此工作应该从产品的开始设计阶段展开落实。例如:经过严格的市场调查,显示企业即将生产的c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定价为1600元,而企业自身对于产品所定的利润目标为300元。根据上述信息就能确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应该少于1300元。进而利用目标成本法对各项资源消耗内容进行合理分配,规范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在强调各工序按规定执行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切实控制企业生产过程的资金消耗,维护企业经济效益。

(三)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指的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运用计算方法制定标准成本,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的基本现状,然后将实际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数据比对[3]。针对其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生产流程中存在的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进而在强化成本核算质量的基础上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例如:企业在生产D产品时,单个产品标准成本为5元,而在实际生产中,单个成品的成分超出了标准成本,为5.5元。那么在生产数量为1000件的情况下,实际成本超出标准成本500元。基于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容易辨别出具体生产过程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而针对差异性规范生产流程,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标准成本法在经济业绩评价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辨别出不同工种以及不同产品生产线对应的员工绩效,有助于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四)变动成本法

變动成本法也是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其应用效果不亚于标准成本法,特别是基于变动成本法所具有的产品成本形态分析特点,可以有效确定产品成本的高低,这对于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变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中,主要将产品的成本、生产期间的消耗成本(期间成本信息)分别列入到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生产成本中,进而采集期间成本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报告给企业的管理人员,然后让管理者以数据为依据,利用贡献式损益计算程序控制生产成本。例如:假设企业在某年计划生产20万件产品,并且全部销售完毕,依据往年的销售情况所制定的目标利润为12万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年产量超出了20万件,产量为21万件,利润为13万元。表面上利润已经超过了目标利润,但实际情况应该根据变动的成本进行分析,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到多出的1万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和企业资源。只有依据变动成本法才能更好地了解成本管理情况,进而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强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

(五)预算管理工具

预算管理工具也是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重要表现,在全面展开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其他生产与投资活动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预算安排。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理论依据,寻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模式,进而在相关项目实施之前,对项目的资金投入进行全面定位,同时还能够根据以往的数据信息展开分析讨论,结合客观因素对财务支出进行合理预算,进而以高质量的预算管理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切实发挥管理会计工具的积极作用,推动新时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资金管理工具

资金管理工具相对而言应用频率较少,主要原因是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工具本身就稀少。此类工具主要功能是将企业运营的资金进行系统的规划,也就是将某一时刻企业的流动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进行计算,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关系,进而给财务人员掌握企业的发展现状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财务人员依据企业发展现状给出针对性的成本管理对策,同时还能够促进财务人员运用科学的资金筹集方式维护企业的资金调动,不仅能够合理强化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保证资金流动的安全性,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具有深远意义。

三、结论

总之,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具有深远意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重视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强化自身的成本管控。不论是作业成本法还是目标成本法,乃至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都应该在特定的时机发挥作用,维护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让企业有更强的动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李锐.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 (20):57-59.

[2]臧丽.探析管理会计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8):260.

[3]李媛.《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管理会计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