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流浪者之歌》中感悟“静”

2020-08-03赵宏文

参花(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林怀民流浪者舞剧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都忙碌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很难静心沉气,找时间去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欣赏一部舞剧。舞剧《流浪者之歌》改编自赫曼·赫塞的同名小说,编导林怀民使用独特的创作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万籁俱寂的冥想世界,正如林怀民说的那样“在喧嚣的时代里带给观众安慰与宁静,那穿过菩提叶隙,斜阳照射的阳光”。

关键词:《流浪者之歌》 林怀民 静

林怀民曾说,如果这一生,能留下一部作品,他希望是《流浪者之歌》。起初,笔者并不理解与赞同,但这句话最终在多次欣赏这个作品之后得到了认同。在《流浪者之歌》中,没有激烈高昂的音樂,也没有紧张热烈的情绪,甚至没有极具戏剧性的剧情。林怀民选用了佐治亚民谣作为背景,刻画了求道者、摆渡者、修行者安静的内心境况,与三者无声相对应的是稻米从天而降的“唦唦声”,使得舞台上有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流浪者之歌》被称为是“云门舞集”中最安静的舞蹈,它不再过度地强调编导技法的展现,而是更加重视作品的思想内核,与完成了从“外”到“内”的转变,表达了饱经风霜最终回归平静的一种态度。

一、《流浪者之歌》中的“静”

《流浪者之歌》是一部考验观众心性的作品,在全场90分钟的演出之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激昂的配乐,没有高超的动作技巧。整部舞剧的气氛庄严肃穆,像极了一场神圣的祭祀仪式,观众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去聆听舞台上的一切声音,金色的稻米掉落地面唰唰的声音,舞者喘息的声音,一切在舞台上真实存在的声音。舞剧带给了观众真正的“静”,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有时间去思考、去感悟。

这部作品的创作源于林怀民菩提树下的顿悟,在他的眼中印度是个真实的地方,一切的生老病死都发生在身边。恒河是印度人眼中神圣的象征,作为印度的母亲河,每天承载着印度人的生死轮回。当林怀民煎熬于对自我的怀疑否定时,他去了佛祖得道的菩提树下静坐思考,突然一切变得安静了。他将这种领悟带回了台湾,与云门舞集舞者的静坐结合,创作出这份独一无二的安静。

二、《流浪者之歌》中的“镜”

《流浪者之歌》成功之处在于它犹如镜子一般,幻化万千又包罗万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所体会到的《流浪者之歌》中展现出的一切含义都源于自我感官赋予。作品中最大的道具是三吨的金色稻米,在舞剧之中稻米表现出犹如谷泉、谷河、谷丘、谷瀑、谷水及谷轮的自然化形态,以及千沟万壑的地理环境,呈现出了壮观而真实的画面感。求道者在稻米中举步维艰,他们缓慢前行,没有高超的技巧,没有优美的动作,似抽搐般的怪异舞姿,加上沉重的呼吸,这都是求道途中无尽苦难的表达。最后当金黄色的稻米在舞台后方如倾盆大雨般一泻千里时,求道者们以米洗身祈求得到光明,从而在痛苦之中得以解脱。稻米是万物的化身,又化身于世间万物,它作为道具渲染了环境背景,营造了自然景象,仿佛带有一种庄严的宗教气息,塑造了独特的人物形象,帮助情感关系更好传达。双手合十的僧人,自始至终任由清泉似的稻米从天而降却一动不动,他像是来自彼岸的观察者,目睹众生生命的起伏。在笔者眼中,他更似一种信仰,静立在前方,任由你经历挫折艰难,但永远给你指引方向。看似所有形象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实则所有意象都存在于观众的内心。

舞剧的点睛之笔在于最后一部分《终结或起始》中的摆渡人,长达15分钟的表演,给予了观众无限的思考与遐想。但据说这个精彩的部分最初并不是在编导的计划之中,而是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形成,给观众留有反思的空间。摆渡人手拿犁耙,在专心致志一圈一圈地推摆着稻米,像是丰收之后晾晒果实,又像是在讲述世间万物的轮回,所有观众屏息凝气,内心明了却又期待着奇迹的发生,似乎一眼万年,亲眼见证着生命的轮回。

三、《流浪者之歌》中的“境”

赫曼·赫塞在小说中写道:“什么是沉思冥想?什么是躯体舍弃?什么是持戒奉斋?什么是屏息呼吸?那是从‘自我中一种短暂的飞离、从生命的苦痛中一种临时的逃避;那是对生命痛苦的一种缓和、对生命愚行的减轻。”与传统意义上的叙事性舞剧相比,《流浪者之歌》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境界,传达了对生命中痛苦的一种解脱,舞者们利用肢体动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求道之旅。流浪者的终点是什么——是忘我,是解脱,是摆脱苦难,是走向光明。我们不要像那群衣衫褴褛的男女一般在世俗的物质洪流中徘徊,而是如那个修行者一般心如止水,去除浮躁,像那个耕耘者一样通过踏实劳作,自我苦行,这才是我们得道的途径,才能走向光明。正如林怀民在菩提树下的感悟:“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为了利益众生,苦思出让世人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林怀民将西方现代舞与禅结合,用现代舞来表达禅,用禅训练舞者、引导观众,在日常训练中使用静坐、冥想等方法,使禅可以真正地融入身体之中,又通过身体反映给观众,引导观众融入其中,最终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四、结语

《流浪者之歌》带领观众“由静入镜”,最终到达“境”。林怀民给观众创造了一个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着无限可能的空间。他善于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创造,所以他的作品可以被世界各地的观众接纳、喜爱,在舞蹈中寻找到自己的灵魂归宿。走进剧场,放下陈念,用心去聆听属于《流浪者之歌》的安静,用心去感受舞蹈带来的纯粹。

参考文献:

[1]李沁憶.舞蹈中的观“象”生“意”——以林怀民《流浪者之歌》为例[J].大众文艺,2018(19):155.

[2]朱一峰.从呼吸出发——品《流浪者之歌》[J].戏剧之家,2018(06):113.

[3]赵海潮.赏析《流浪者之歌》——从身体语言和多模态话语媒介角度[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04):48-51.

[4]李洪墨,胡博.浅析现代舞《流浪者之歌》的表现内容与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5(21):121.

[5]陈依雯.欲望、生命与信仰——浅析现代舞《流浪者之歌》中的人文情怀[J].音乐时空,2015(19):32.

[6]欧建平,林怀民.关于《流浪者之歌》——欧建平对话林怀民[J].艺术评论,2011(05):68-71.

[7]庄点.谈《流浪者之歌》中的禅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81-82.

(作者简介:赵宏文,女,硕士研究生在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2018级,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及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林怀民流浪者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云门掌门人林怀民最后的谢幕
巴士车上的“浴室”
林怀民:一不小心走遍了世界
林怀民说《稻禾》:乡愁通世界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云门舞集的两个细节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