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0-08-03鲁荣赟
鲁荣赟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公立医院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医院实现战略目标。公立医院需要高度重视并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动对新医改的实践性。所以,分析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并研究对策是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现状;对策
一、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推动力
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10年执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中,要求将所有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2015年,财政部、国家卫计委联合指出,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要求所有公立医院到2016年年底建立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到2018年逐步完善。2017年7月,《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公立医院作为预算单位,所有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要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逐步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2019年1月,《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强化绩效考核导向,推动医院落实公益性,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绩效指标考核医院的运营效率。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充分展示了国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意味着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如医疗机构耗材管理辦法的发布实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财务监管制度的开展等,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了体现,同时也使医院运营压力加剧。公立医院作为政府举办的医疗服务主体,公益性的医疗价格收费与市场化的运营成本支出,使医院面临更大挑战,收入增加乏力,支出却在增速,促使医院通过建立预算管理控制体系带动管理变革,实现管理出效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医院的关键问题融会贯通,用内控的方式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二、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机制,有利于综合贯彻单位战略目标,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全面预算不等于预测,不等于财务计划,不是数据的堆砌和表格的罗列,它是指单位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对预算期内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预测、规划、执行、监控、调整、分析、考评,是一个全员、全业务、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医院在明确战略发展方向之后,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并对医院内部的人力资源、医疗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调研、分析和支配的过程。医院预算包括医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等,涉及医院运营和医疗事业发展的所有层面。因此,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医院自身和整个医疗行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医院各项活动的高效开展,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稳定社会民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
(二)有利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医院的顺利落实,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
(三)有利于医院遵循《预算法》“讲求绩效”这一重要原则,做到统筹兼顾、收支平衡;
(四)有利于医院规范财务内控,建立归口管理机制,激发管理价值创造。
三、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意识淡薄
大部分公立医院没有明确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或预算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医院高层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工作中引领与参与力度不够,齐抓共管难形成模式,实质性管理作用不强。
归口部门负责人认识不足,意识淡薄,主动思考和参与度不高,预算编制停留在财务对资金的简单归纳总结。预算与执行两层脱节,预算审核与监督形同虚设。
(二)医院战略目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引导作用不够有力
医院战略目标是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发展需求设定的方向和规划,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是医院健康运营发展的引导。而全面预算管理要做的就是将医院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计划、执行、控制、实现和奖惩。但是,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预算管理参与各方只立足本科室的情况,缺乏对医院战略目标的分析,导致预算编制脱离医院目标,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在医院管理中的引导作用。
(三)预算编制过于主观随意,论证不充分,缺乏有效支撑材料
医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有效论证,往往延续历年的习惯,未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因素与政策导向,最终导致预算执行出现偏差,又频繁追加调整预算,不利于医院管理。
(四)预算评价机制不健全,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
医院预算评价机制缺乏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覆盖,评价结果不与绩效结合,做不到奖惩分明,无激励作用。
医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或者没有覆盖全部项目,或者评价质量不高,绩效结果运用实效性不强。
(五)信息化水平不足,专业性人才缺乏
医院信息化发展虽然一直未间断,平台建设也在持续进行,但是由于需求部门分散,立足点又局限于本部门,导致信息系统都各成一派,缺乏全院信息共享,各平台联动性较差,缺乏医院预算管理全面开展的关键基础。
另外,医院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也是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一大困扰,单纯寄希望于财务人员,达不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效果。
四、关于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医院重要的精细化管理工具,通过目标引导预算,预算促进管理的方式,达到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相辅相成的效果。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高层引领,全员参与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医院需要明确战略目标,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发挥其作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分级授权进行权利划分,明确归口管理,形成医院党委会议、預算管理委员会与基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提高医院治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科普教育、开展讲座、组织培训等方式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文化宣传,号召全院员工共同参与,并且明确员工各自的岗位职责,增强预算意识和责任意识,最终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主体”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加强执行监督
医院在预算编制时,要将战略目标充分分解、落实,要加强前期论证,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强化控制,加强事中监控,使预算执行严格按照内控流程。最后,要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形成报告,动态监控。
(三)健全预算评价机制,合理设计考评指标
医院应根据科室的业务特点,多维度设计考评指标,对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同时,医院还需要强化考核应用,加强绩效管理。
(四)加强信息化支撑,完善全面预算信息系统
强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与医保管理、预算管理、药品电子监管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全院信息共享,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
(五)利用成本核算来规范控制支出
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对不该开支和不必开支的事项一律不开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
公立医院必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规范经济活动,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2018年9月1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
[3]李乐波.公立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不足与改进[J].现代医院,2019 (9):1293-1295.
[4]周礼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思考——基于新医改的视角[J].新会计,2019 (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