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通识教育教学笔记之五:经济学开篇

2020-08-03梁媛

时代金融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经济学模型

梁媛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长期从事经济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的总结与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切入经济学的授课。一是经济学本身的学科地位,二是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三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简要模型。文章作为经济学授课的开篇,为相关课程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经济学 模型 假设

目前在很多高等院校里,经济学除了作为经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以外,已经作为核心通识课在各高校广泛开展。专业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通识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有大局观的人,一个完整的人。生活在现代经济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经济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让同学们看以下这段话: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发展面对比任何工业化国家过程中都困难的资源约束,支持工业化的45种主要矿产品中有25种是严重短缺的。这25种都是大矿种,如铁,铜,铝等。我国的铜资源的人均储量只有13.2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俄罗斯的10%,美国的8%。我国人均铝土矿资源只有283公斤,相当于世界水平的7.3%。看完以后,我會让同学们总结大意。之后我们会把同学们的答案拓展一下,即这段话表明:物品是稀缺的。因为不仅仅是段落中提到的金属矿物,我们的土地、时间、精力、货币等都是稀缺的。物品的稀缺性是客观现实。

接着我会让同学们看清朝的一首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同样,我也会让同学们总结这首诗的大意,即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前面的一段话和这首诗形成一对矛盾。而经济学就是用来解决这对矛盾的学科。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求得人类无限欲望之最大满足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科学。经济学与技术科学研究的内容并不相同,技术科学侧重研究某一特定用途上,如何使资源发挥重大的作用。

经济学侧重研究如何将资源在多种用途上进行选配,以使资源发挥重大作用。举个例子,如果把一片土地作为稀缺资源给到农业科学家手中,他们考虑的问题可能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种出数量大、质量高的粮食,即让土地这一稀缺资源如何在单一用途上发挥最大的价值。而如果把这片土地给到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考虑的问题是把这片土地用来种粮食、还是种水果,是修建一个工厂、一所学校、一个公园,还是修建商品房。经济学家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土地这片稀缺资源在多种用途当中进行选配,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

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类便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他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我们并不能把微观经济学简单加总来设想宏观经济学。例如,在微观经济学当中,个体消费越少,储蓄越多,财富会积攒越多;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看来,一国消费增加,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推动整个国家GDP的增长。所以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微观经济学理论加总,并不能形成系统的宏观经济学,会产生合成谬误。

二、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一)了解你生活的世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经济现象。如厂商的价格战,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价格战,而且打价格战的大都是小型企业,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经济现象。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行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而有的企业却享受着垄断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让一些行业成为竞争的市场,又是什么让一些企业具备很强的垄断力量,竞争和垄断对于消费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很多商品的价格会自由波动,有时候升高,有时候又会下跌,价格起起伏伏的原因也是经济学要解释的现象。我们爱说,商人有利可图我就去做,否则我就不做。学过经济学之后,大家会发现有时候企业没有利润,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会继续生产或提供服务;而有时候即便是有利润,企业也不会做。这些现象都有经济学原理作为理论支撑。还有一个我们经常见到的经济现象,即丰收悖论。农民伯伯原本应该迫切的希望丰收年的到来,但往往在丰收年,农民伯伯的收益却比之前更少。这些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经济现象,它们为什么存在?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第一个原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

(二)帮助你更精明的参与到经济生活中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面临权衡取舍,也就是很多决策需要我们做出。例如大学四年毕业之后是继续读研还是工作;如果有一定积蓄是用来炒股还是存放银行;工资收入是用来储蓄还是消费;你公司的产品应该如何定价,定高价还是低价,是定一个统一的价格还是不同的价格。

由于我们的资源是稀缺的,稀缺就意味着你面临权衡取舍,决策就必须做出。所以学习经济学的第二个意义便是帮助你做出决策,让你的决策有坚定的理论基础,让你更睿智的参与到经济生活中。

(三)理解经济政策

我们看到政府的很多政策。例如刺激内需。什么是内需,为什么要刺激内需?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来源之一,税收征收的对象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生产者,那向消费者或生产者征收税收,是否税负就一定由直接被征收的一方承担呢?课堂上的同学们往往会疑惑:谁给钱,谁承担。这似乎没有争议。但是经济学会告诉大家税收向谁征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供需弹性。我们国家2008年开始实施反垄断法,为什么各国都有反垄断的法律制度?各个国家各个城市都在实施最低工资法,我们如何看待最低工资?这些政府的政策都是经济学要解释的内容。政府官员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制定经济政策,调控经济;经济学家做经济研究是为了更好地预测经济未来,避免经济风险;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学习经济学是为了看清生活的周遭,做出明确的决策,看懂甚至预测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而指导自己的微观行为。

猜你喜欢

经济学模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经济学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