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浪潮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2020-08-03张治钦张辰源怀佳俊曾楠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

张治钦 张辰源 怀佳俊 曾楠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复合型的金融人才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金融人才供不应求。本项目在此背景下,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检索、现场访谈等方式,分析金融专业人才必备素质,针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从而更好的推动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校金融专业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融科技  高校金融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一、金融科技

(一)金融科技背景

1.经济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逐渐深入,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参考报》3月26日刊发题为《机构加速抢滩布局金融科技》的报道。文章称,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正跃上新风头。一方面,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注金融科技因素。另一方面,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快速的崛起。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也愈加紧密,金融科技发展生态正在形成。

2.社会背景。由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科技始终处于高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都处于快速变革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出现供需不匹配现象,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成为一个较为沉痛的社会现象。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浪潮逐渐强势,高校只有对自身的金融专业进行调整,才能培养更多符合金融行业需求的人才。

然而并非所有高校都明晰金融行业发展方向,事实是只有少数院校有了成熟的改革想法和办学思路,而大多数院校仍处于摸索阶段,甚至是不知如何改变。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意义。第一,本项目有利于高校改进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人才适应金融行业的需求。第二,本项目有助于提升金融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金融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本项目有利于帮助相关企业了解到金融科技人才缺失的症结所在,并主动与高校寻求合作,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定向地培养金融人才。

2.现状。当下金融科技飞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但是国内高校对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国内高校对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遇到的困难以及出现的问题大概有三个: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清;二是企业与高校没有进行及时的对接;三是多学科综合教学难度大。

3.创新点。一方面,研究视角的创新。在对金融科技的研究中,传统的研究视角是从整个宏观的金融科技入手进行研究,本研究项目从高校培养金融科技人才模式这一微观角度入手,给研究金融科技带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研究对象的创新。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大多数研究方向是企業如何挖掘和培训员工的科技素养,而本研究项目将研究对象着眼于高校,研究高校如何培养更多的金融科技人才,这是本项目的又一大创新点。

4.前景预测。在这个经济繁荣的时段里,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已是必然趋势。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6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正逐渐从用户流量驱动向金融科技驱动转型,我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给予了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2017年,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的营收总规模达到6541.4亿元,预2020年金融科技企业的营收总规模将达到19704.9亿元。政府、企业等等越来越多的领域进军金融科技。

二、实地调研

(一)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的主要区域有北京、烟台、汝州、萍乡四个城市,根据各个地区的高校分布情况和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过程

1.问卷调研。张辰源同学于2019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在汝州地区各高校及金融工作场所进行了纸质问卷的分发和收集工作。并于7月26日晚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集、分析、总结。曾楠同学于2019年8月 3日在萍乡地区高校及金融工作场所进行了纸质问卷的分发和收集工作。并于当日下午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集、分析、总结。

2.专家教师调研。(1)实地寻访教师。调查组组员张治钦于2019年7月30日上午前往烟台大学对一位金融教师按照访谈提纲了进行采访,并对采访内容进行了汇总整理与分析。(2)网络教师调研。由于时间冲突,调查组组员怀佳俊与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王娜老师决定采取线上微信采访的方式,于2018年8月8日对王老师进行了关于金融科技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影响等相关问题的线上采访,当日下午对采访内容进行了汇总整理与分析。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后可以清晰地发现: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更大的就业平台,为金融人才的才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培养金融人才的机构以及高校建设更加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两位老师认为如今的科技浪潮是无处不在的,它就是信息化,以数据为支持掀起的新的技术革新。对于传统人才金融行业的需求量的减少势必向高等学校金融人才金融教育提出一个挑战。

四、项目结论

(一)金融科技含义

金融科技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二)金融科技影响

《经济参考报》3月26日刊发题为《机构加速抢滩布局金融科技》的报道。文章称,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正跃上新风头。一方面,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注金融科技因素。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快速的崛起。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也愈加紧密,金融科技发展生态正在形成。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无疑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给金融专业人才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三)高校应对措施

1.创新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完善金融人才的结构。(1)调整优化金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引入对金融科技的学习。目前国内金融科技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上,要引入对金融科技的理论学习,同时加入金融科技硬件设施的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高校要积累教学资源,其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各个数据库搜集或整理国内外有关于金融科技教学的公开文献;二是通过对国内教学现行试点的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走访,积累教学经验;三是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关于金融科技研究的高端学术会议,了解金融科技发展最前沿动态。(2)加强校企结合,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存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最快捷的解决方法就是校企结合。高等院校与金融机构、金融企业建立金融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实行高校企业共同研究需求、联合制定方案、协同互动的培养模式培养人才。(3)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金融人才必须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个高校在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要积极寻求国际交流,采取开放式办学的方式,开拓国际化视野,高校必须创造条件,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开展国际交流的机会。这里有三个具体方法:第一,中外高校联合办学;第二,采取国外留学生与国内学生混合教学培养的方式;第三,建设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教师队伍。(4)创造金融科技人才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更想要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气氛。一方面,学校需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除了学分制的评判标准,可以设置第二课堂,除了课上学习的知识,课下可以主动将知识投入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开办关于金融科技方面的实操比赛。

2.地方性高校金融学专业应定位于为地区金融机构或企业输送普惠金融人才。地方性的高校生源具有地方区域性特征,生源和就业主要集中在本地,因此必须摸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学特色教学模式。不同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与金融科技的应用程度也不尽相同,而当地拥有金融学专业的高校作为其人才的主要来源,应该做好自身的目标定位,积极寻求与当地金融机构、金融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张敏锋.经济新常态、金融科技与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01):91-94.

[2]王颜超.合格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四原则[J].金融电子化,2004(09):14.

[3]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沙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钟伟. 金融科技在荣耀和争议中迅疾前行[N]. 第一财经日报,2019-08-13(A11).

[4]刘光仿.“四支柱”人才战略促金融科技创新[J].企业管理,2019(08):67-70.

[5]賀建清.金融科技:发展、影响与监管[J].金融发展研究,2017(06):54-61.

[6]黄丽,刘红梅,牛静敏.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金融科技教学改革探索——以《金融科技专题》为突破口[J].教育现代化,2018,5(48):87-88+90.

[7]许一帆.金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7):15-17.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