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水第一村”里的风水秘密

2020-08-03

新传奇 2020年25期
关键词:曾氏赣州太监

“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风水在三僚”。“中国风水第一村”,指的就是江西省兴国县的三僚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媒体之前也有不少的报道,但真正读懂这个风水村的并不多,村里有很多秘密。

唐朝风水大师隐居的地方 三僚村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自然村寨。村里年长者称,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战乱纷纷,当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的杨益,趁乱归隐山林,最后落脚三僚村。

杨益,就是风水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杨救贫”,是当时朝廷的御用风水师。杨益归隐征程上,一路寻龙看砂,最后相中了人迹罕至的三僚村。这里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站在高处看,村子就极似一个罗盘,盆地中间的石头山状如罗盘指针。

作为一名风水大师,杨益决定归隐于此,与跟随的两名弟子动手搭建了茅棚,三人结庐而居,从此潜心研习风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峦头派风水理论,其《撼龙经》《疑龙经》《龙脉经》“三龙经”,至今在民间流传。杨益也由此成就了一代宗师的伟名,被峦头派奉为祖师爷。

村中神秘的风水文化元素 三僚村因风水而出名,也因风水而致富。村里到处可以感受到风水文化,风水元素多多,犹如走进了一座“易学博物馆”。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村子里,布满了历代风水大师们留下的独具匠心的风水文化建筑。

沿着村中条形石的两侧建立的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4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8个景点,正好对应《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

三僚的山山水水几乎都被赋予了风水内涵。在曾氏祠堂开阔的空地前面,有一条小溪四季长流,小溪由两股溪流组成,靠近曾姓的水流冬暖夏凉,水质清澈。而靠近廖姓的水流则是冬冷夏热,水质浑浊,水流从很远的地方源源而来,两股水似乎互不相犯,当地人称之为“阴阳河”。

在廖氏宗祠周围,有许多人工开挖的池塘,其中“七星池”和“百口塘”名传海外。村里老人介绍,廖屋的自然环境并不理想,村子是建造在山坡上,兩条山溪从山上向祠堂方向冲来,来势很猛,对村庄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这种地形叫“四煞临身”。为了避煞消煞,廖姓先祖廖厚公在明洪武年间以“文公无蚊祠”和“月洲堂”为中轴,利用五行生克和制化的原理,在“文公无蚊祠”的后背由南向北开挖“七星池”,让它们就像人体的七窍一样,通气聚气。

三僚村还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就是看上去每家每户都有一口池塘,并有古人留下的水沟连接。这里有一个说法:挖“七星池”的同时,廖厚公又在村中开挖了108口水塘,如人体的108个穴位。这样,“七星池”和“百口塘”全部用小溪贯通,象征血脉畅通,起到蓄气聚财、藏风得水、人丁兴旺的作用。

风水村里的传奇故事  有风水的地方就有风水故事,三僚村有三个故事最为神奇。

村民常说杨益的故事。唐末,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请杨益为其卜天子地。杨益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于是在杨益酒里下毒。杨益察觉后,立刻带着徒弟回家,途中他问弟子曾文秥此处何地,曾文秥说是药口。杨益叹道:“药到口必死矣!”杨益在临死之前告诉曾文秥,去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而真正意义为: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了卢光稠。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卢光稠背长痈疽而死是否真与杨益遗言有关?谁也不知道。今人在听闻这个传说时,都认为杨益后人过于神化祖师爷了。现如今,只有在于都县博物馆,可以看到一块收藏的“杨公墓碑”。

村里“下砂”的传说也十分传奇。在村委会办公室东面,绵延200米长的土墙,名叫“下砂”。相传明初曾氏的风水师曾从政,发动族人筑起“下砂”,以贮财聚气,但屡次遭到另外一姓氏族人的强行阻挠。明朝永乐年间曾从政成为国师,病故北京后,明成祖遣宫中的黄衣太监两名,护曾从政灵柩还家,并助曾家筑完“下砂”。两名太监到三僚村后,三天内在曾氏水口堆起了一座山梁。但其中一名太监突然身亡,一种说法是太监不服水土病故;另一种说法是曾氏族人为了消灭与己斗争的另一姓氏,故意毒倒太监,并将其尸体偷偷放在那一姓氏家门口,嫁祸对方。最终太监被葬于“下砂”,有了太监的“皇家官身”镇守,再无他人敢破坏“下砂”。如今,“下砂”仍在,太监墓依然立于竹林间,大理石墓碑的碑文仍依稀可辨。

“剥九尾杉树皮”的传说:在三僚村后龙山上有一棵九尾杉,已有1120多年树龄。据说是杨益亲手种植,树身围约4米,高达9米,历经千年风雨无数次劫难,虽然至今仍显勃勃生机,但树身已经被掏空。九尾杉缘何变成“空”树?一种说法是,相传三僚村曾氏兴旺发达,其他姓氏村民剥下杉树皮泡茶喝,就可制约曾氏人丁发展,只要曾氏有小孩新生,其他村民就剥一次树皮,加上九尾杉曾遭遇火灾,所以千年九尾杉才会变成如此模样。

传说虽然无从考证,但许多外地人听说九尾杉有灵气,不远万里赶来剥皮泡茶喝。

(朱权利荐自《读天下》)

猜你喜欢

曾氏赣州太监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璀璨的明珠
明清太监也读书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山村除僵尸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曾国藩:十年征衣
一个字的笑话
“宦官”与“太监”